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人民珠江》2011,(2):63-65
"十一五"期间,珠江委的水土保持工作紧紧围绕"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珠江,争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流域典范"的治水理念,以监督管理为重点,推进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珠江上游水土流失、石漠化综合治理不断加快。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实施,成功探索出石灰岩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抢救  相似文献   

2.
贵州织金县石漠化防治对策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高贵 《人民长江》2010,41(9):101-103
岩溶地区石漠化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生态建设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贵州西部岩溶地区织金县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现状,基于石漠化治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适合项目区实际情况的石漠化治理对策与模式。最后指出,通过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区将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了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发生的成因规律,根据其不同立地条件及石漠化程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石漠化相关治理措施和辅助工程的思路和方法,并进一步提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的对策及综合治理模式,实现喀斯特地区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河兰州段水污染状况有望在“十一五”期间得到有效改善。兰州市政府目前已研究制定了计划投资74.36亿元的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实施,重点实施三大水污染防治项目:一是兰州市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新建9座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项目建成后,可使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达到80%。二是兰州城市河洪道综合治理项目,包括南河道治理工程、洪道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洪道42条、修建13km长的防洪工程和13.7km黄河河堤,目前南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拆迁征地工作及清淤疏浚主体工程,计划2007年5月完成截污管网工程。三是兰州市城市垃圾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务川县由于毁林、陡坡开荒种植、不合理耕种等引起小流域生态恶化,石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6.3%,石漠化严重等问题,结合《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对石漠化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方案重点以封山育林恢复生态、人工种草圈养为主,具体包括林业植被建设、小型水土保持措施、草食畜牧业发展、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治理岩溶面积58.56km2,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双赢、农民脱贫致富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Markov的石漠化景观演变特征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漠化是岩溶山区脆弱生态系统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土地退化过程,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分析石漠化演变特征,预测其发展趋势,对石漠化的治理和防御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以贵州六枝特区1990年和2010年遥感解译石漠化数据为基础,分析石漠化演变特征,运用马尔科夫法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1990—2010年,研究区石漠化演化以不变型为主,占研究区喀斯特面积的46.79%;②通过预测,到2030年轻度石漠化为研究区主导石漠化景观类型,无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面积大量减少,轻度和中度石漠化面积大量增加;③在现有模式下,研究区预测时段内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应加大土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模式的调整,重点加强潜在石漠化区域的生态保护,避免石漠化生态修复进入死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7.
麻江县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中国水利》2014,(14):45-48
2008年以来,贵州省麻江县共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86.53 km2,治理区生态环境、群众生产生活及生存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其主要做法是培育支柱产业,将石漠化治理与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加强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缓解治理投入不足;加强人口管理,扩大劳务输出,减轻人为干扰,促进生态修复。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应加大宣传和投入,加快治理步伐;探索创新工程建设监理模式,加强协作和管理,努力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及时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修编,加强生产建设活动监管,有效保护治理成果及现有林草植被;加强监测工作等。  相似文献   

8.
吴勇 《湖北水力发电》2015,(3):46-48,50
针对务川县由于毁林、陡坡开荒种植、不合理耕种等引起小流域生态恶化、石漠化严重等问题,结合《规划大纲》,对石漠化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和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方案重点以封山育林恢复生态、人工种草圈养为主,治理岩溶面积58.56 km2,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双赢、农民脱贫致富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9.
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生活安全的重要自然灾害,制约和束缚着喀斯特山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该区域的贫富程度。通过对云南省目前的石漠化现状和治理措施的介绍,分析云南省喀斯特山区的基本属性,总结现阶段云南省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模式,为云南省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近年来京郊小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方式,对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和打造特色村镇有重要作用。以怀柔区长哨营乡东川区域为例,对打造京郊特色旅游村镇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进行探索。首先分析了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然后阐述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的定位和规划,最后介绍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总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的经验,形成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通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将东川区域村镇打造成宜人宜居的京郊特色旅游村镇,为新形势下的京郊特色小流域建设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罗勇  顾再柯 《中国水利》2010,(16):40-42
贵州省麻江县共和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被评定为优良工程。该工程的主要做法是:加强领导,分工协作;建章立制,完善建设管理制度;强化施工督查,确保工程质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人口管理,扩大劳务输出,减轻人为干扰,促进生态修复。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大宣传和投入力度,调整实施组织模式,加强协调和前期工作,加强监督执法和管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以田林县城区防洪整治工程为例,论述了山区河流乐里河田林城区段综合整治的工程措施,通过建设生态防洪堤及护岸、对河道局部裁弯取直、建设生态景观工程等措施实现了河道防洪、排涝、灌溉的目标,同时营造了以乐里河为主线的城市生态景观轴线,使河道兼具景观、休闲、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3.
石阡县石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平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10):1113-1115
通过对石漠化成因的分析及对石阡县石漠化现状和危害情况的阐述,得出造成石阡县石漠化的深层原因及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石漠化、水土流失空间分布与面积变化趋势,以石漠化现象较为严重的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利用2000,2005,2010,2015年遥感影像获取务川县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与估算石漠化等级空间分布,并运用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建立的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方程进行水土流失计算。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石漠化与水土流失有显著影响,林地、草地面积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水土流失量。务川县2000~2015年林地面积增加80.37 km~2,旱地面积减少91.69 km~2;2010~2015年重度石漠化面积减少263.73 km~2;2000~2015年微度侵蚀面积增加636.13 km~2,轻度侵蚀面积减少157.21 km~2,中度侵蚀面积减少356.28 km~2,强烈侵蚀面积减少111.23 km~2。务川县2000~2015年实施的退耕还林与石漠化治理工程使得水土流失现象有了明显的好转。  相似文献   

15.
针对揭西县棉湖镇贡山溪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从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为广东省正在进行的相似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严重,虽然通过石漠化治理措施遏制了整体扩张趋势,但是治理形势并不乐观,生态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针对中国西南石漠化治理存在的治理成果难以有效维持、无法彻底消除人地矛盾、治理难度不断提高等问题,在系统梳理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特殊性、石漠化成因、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从重视区域整体治理与系统修复、探索喀斯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途径、加强喀斯特地区生态补偿、探索喀斯特地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协同机制四方面,提出了面向区域整体治理与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治黄方略初探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王浩  赵勇 《水利学报》2019,50(11):1291-1298
"水少、沙多、水沙调控能力不足"是治黄历史矛盾。新时期治黄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沙多"得到了大幅度控制,"水沙调控能力不足"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水少"已经演化成为主要矛盾。面向新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应对治黄矛盾的思路在于"增水、减沙、提高水沙调控能力",促进流域水沙关系协调。实施西部调水是破解治黄矛盾的战略性举措,不仅可以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支撑流域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还能够有效提升黄淮海平原生态环境质量。基于治黄矛盾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提出了新时期治黄五大方略,即坚持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以水为脉的系统治理保护、应对极端灾害风险的综合预防、流域自然-社会水循环协同管控、流域和区域统筹的五大平衡控制。  相似文献   

18.
应对气候变化与植被恢复是岩溶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以云南石林岩溶区为对象,采用1987-2017年的长序列植被指数和气象站点数据,融合Sen's斜率分析、Morlet小波分析、偏相关分析与Mann-Kendall非参数检测等手段,从时间序列变化的匹配性视角研究岩溶区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波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4种植被类型呈现出减少趋势,均存在约21、11和6a的时间周期,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的突变年份发生在2009年,而石漠化灌草丛发生于2004年;植被NDVI与降水量间呈现为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呈现为负相关关系,1987-2017年植被NDVI的趋势性变化、周期性变化是降水韵律所控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3种植被类型的突变由降水量的突变引起,而石漠化灌草丛的突变则由气温的突变引起;石漠化灌草丛较其他植被类型稳定性最差,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较石漠化灌草丛更稳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更强。本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南方岩溶区植被恢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