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四川康定"11. 22"6. 3级地震中17个调查点的208栋各类建筑物的现场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设防多层砌体结构、藏式石木结构民居、藏式木结构民居和穿斗木结构民居的构造特点、震害特点,并分析了其破坏原因。由于康定县境内既存在大量按照9度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物,又存在大量未经正规抗震设防的藏式和汉式风格民居建筑,因此总结按照9度进行抗震设防的建筑物的震害特征,对评价我国抗震规范相关条款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同时对于量大面广的未经正规抗震设防的藏式和汉式民居建筑,分析其构造和震害特点,给出震后重建建议,对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民居的抗震能力和维护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区穿斗木结构抗震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云南地区村镇穿斗木结构房屋的构造特点,总结了以往地震中穿斗木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根据穿斗木结构震害情况,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最后对现在村镇抗震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四川芦山7.0级地震中非抗震设防民居震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于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7.0级地震波及川西地区多个县市,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与震害较轻的钢筋混凝土和约束砌体结构相比,大量非抗震设防的无约束砌体结构和穿斗木构架民居建筑受损严重。在简要描述无约束砌体结构震害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川西穿斗木构架的结构组成,总结了其柱脚滑移、纤榫脱出、整体歪斜、填充墙倒塌等典型震害,分析了穿斗木构架中砌体填充墙的结构作用,并给出综合考虑木构架和砌体填充墙的损伤状态以确定整体结构破坏等级的建议。通过对某高烈度区域穿斗木构架和无约束砌体结构民居建筑的破坏等级统计数据的比较,认为穿斗木构架具有更高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穿斗木构架在川西地区民居房屋中应用广泛,在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中部分房屋震损破坏。对此开展震害调查,结果表明,穿斗木构架房屋震害主要表现为屋面堆瓦、落瓦及少数椽子连接的破坏;砌体围护墙与木构架脱开破坏、墙体开裂、歪闪和倒塌;少数房屋的木构架出现了榫卯脱开、构件折断等破坏,个别房屋倒塌破坏。穿斗木构架房屋平均震害指数分析表明,其震害规律主要表现为震损程度大体随烈度升高而逐渐加重;平均震害程度轻于同地区的砖混结构房屋;相同烈度区,不同房屋的震害程度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根据村镇木结构房屋的震害经验,在制定相应应对措施的基础上,参考云南省一典型彝族民居的建房尺寸,设计出一实例,将其简化为模型1和模型2,通过SAP2000软件的计算,比较了两模型的模态分析,进行了抗震与非抗震、增加附加质量的框架单元内力分析,研究了8度抗震设防区附加质量对单层穿斗木构架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村与集镇穿斗木结构房屋抗震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军明  缪昇 《山西建筑》2006,32(4):9-10,14
主要叙述农村与集镇穿斗木结构房屋的构造特点,针对穿斗木结构震害情况,介绍了一些抗震构造措施,最后对现在村镇抗震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村镇建造房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马尔康6.0级震群地震中藏族民居的震害情况,对地震灾区进行广泛的调查,总结藏族民居的建筑特点与结构特点,分析石木结构、木结构和生土结构的主要震害特征和破坏原因,并对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震害数量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地震中,石木结构震害较严重,主要破坏特征为整体倒塌、局部倒塌、墙体破坏、梁柱破坏和屋盖破坏。木结构震害较轻,主要破坏特征为围护墙倒塌、开裂以及屋面溜瓦。由于距离震中较远,生土结构的震害最轻,主要破坏特征为墙体开裂。石木结构和木结构倒塌破坏占比分别为0.9%和0.0%,严重损坏占比分别为19.0%和17.2%。木结构多为非结构构件损坏,抗震能力强于石木结构。同时,地震诱发山体落石、山体滑坡,导致建筑被掩埋、道路中断、水利和通讯设施受损,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为663处。针对不同藏族民居的震害特征和破坏统计,建议在保留藏族民居建筑特色的前提下,发展受力机理清晰的结构体系,加强藏族民居的抗震措施,并重视该地区的震群型地震效应。根据次生灾害的破坏情况和统计,建议灾后重建中,藏族民居应合理选址,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并完善防治次生灾害设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川、藏、甘、青、滇地区地震频发,藏式民居的震害严重威胁藏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科学评估传统藏式民居的抗震水平,以藏区最为常见的石木结构房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结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该类结构普遍具有收分墙、木构架和重楼屋盖的结构构造特点,且承重体系混杂。在此基础上,结合2014年康定6.3级地震现场震害调研,总结石木结构的典型震害特征,并探讨其震害原因。广泛收集历年来藏区所遭受的几次典型地震中藏式石木结构的震损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了石木结构的易损性矩阵及易损性指数,并与普通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易损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藏式民居石砌外墙刚度大、石砌体抗拉和抗剪强度低、房屋整体性差、各部分地震反应不协调以及缺乏专业抗震设计建造,在地震中表现出石砌外承重墙率先震坏、门窗洞口处薄弱且裂缝形态与普通砖混结构显著不同、上层破坏程度大于下层等特点;藏式民居的易损性明显高于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外围墙体承重与否对藏式民居的抗震性能有较大影响;建议震害评估或震害预测时将藏式民居单独列为一类考虑。  相似文献   

9.
穿斗式木结构民居是川渝地区典型的建筑类型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文章通过对川渝地区传统穿斗木民居的实地调研测绘,归纳分析其内在的选址布局、生态理念、建筑风貌和营造技艺.为我国传统木结构、传统村落和美丽乡村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南方地区传统砖木结构民居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一个1:2缩尺的内嵌砖墙穿斗木结构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对模型结构的破坏形态、动力特性、加速度及位移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度多遇地震时,木构架与内嵌砖墙连接良好,内嵌砖墙显著增加了木构架的抗侧刚度,结构位移反应显著减小,纵、横向最大位移角分别为1/1360和1/1...  相似文献   

11.
刘浩 《山西建筑》2009,35(7):98-99
根据地震灾区工作组织现场调查情况,阐述了地震区房屋建筑的结构体系,介绍了村镇民居穿斗木结构、生土结构及砖混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以便从设计和施工方面重视结构较易破坏的部位,减少地震中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汶川地震后昭化古城210处历史建筑震害调研,对古城木结构、生土结构、石结构历史建筑进行了震损统计与机理分析。昭化古城93.8%的历史建筑为木结构,多采用穿斗木承重构架与竹编夹泥围护墙的结构形式,在汶川地震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木结构历史建筑的震损形式主要有榫卯连接破坏、木柱折断、柱脚滑移等,土结构历史建筑震损形式主要有承重生土墙的开裂或垮塌、掉瓦、屋架倾斜等,石结构门楼历史建筑共计三处均为轻微破坏,震损形式主要有雉堞震损、拱券开裂及边缘城墙震裂或局部倒塌。  相似文献   

13.
《四川建材》2017,(11):83-84
我国的古建筑木结构主要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以及井干式三种结构,伴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抬梁式和穿斗式之间的区分逐渐明确,而对穿斗式和抬梁式结构的细分模糊不清。文章根据穿斗结构有无瓜柱将穿斗划分为有瓜柱穿斗结构和无瓜柱穿斗结构,根据穿斗结构是否有围护结构将其划分为有围护结构的穿斗结构和无围护结构的穿斗结构。进而分析了两种分类下穿斗结构的受力,进一步总结了穿斗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小康节能型特点:开放式的前庭便于邻里交往,内侧院设置方便生产与生活。采用高低错落的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局部借鉴川东地区木结构建筑符号,架空出挑,配以门、窗及穿斗梁柱色调的处理,回归川东传统民居风格。独立式、双拼独院、联排住宅等多种形式,利于创造丰富的街巷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黔南州传统木结构民居,对当地民居的建筑及结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其减少原因,并提出深加工木材、钢材连接等加固措施,不仅仅能够保留传统木结构民居建筑特色,且能够改善民居环境及其使用的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等,并为当地木结构民居的传承及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中木结构古建筑的震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毅  王超  季晨龙  赵世春 《建筑科学》2012,28(7):103-106
根据对四川省都江堰、广元、彭州等灾区的木结构古建筑震害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研究资料,通过分类与统计的方法,得到其不同破坏程度所占的比例,归纳出其典型震害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木结构古建筑抵抗低烈度地震扰动的能力较弱,非结构构件破坏所占的比例很大,但其所采用的榫卯节点、柱脚"平摆浮搁"以及斗拱等特殊的连接方式,起到了减震耗能作用,保证了木结构古建筑整体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严重损坏者较少。然而,部分古建筑由于后期改造不当、年久失修和山体滑坡等原因,仍然发生了整体或部分倒塌。由此得到一些启示:不符合古建筑受力机理的改造,会加重其震害程度。  相似文献   

17.
《安徽建筑》2020,(2):65-66
云南典型的木结构民居通常采用榫卯连接,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带榫卯连接的单间一榀的木构架计算模型,通过摩擦接触模拟榫卯节点,并分析得出木构架及榫卯节点在竖向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及变形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木结构古代建筑的结构特征与震害分析,以木结构古代建筑典型震害发生的统计规律为研究目标,通过文献调查,对其典型震害情况进行震害特征调查与数据的搜集整理。根据调查结果,对各种典型震害的发生机理和特征等进行分析,为木结构古代建筑抗震的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测绘浙江兰溪倪大村古建遗产,并以此来透析其营造技法。浙江兰溪倪大村古建筑作为清代浙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建筑形制体现清代传统民居建筑营造特点,并受到徽州及东阳等多元地域文化的较大影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选取倪大村中的下明堂、古戏台与倪汝霖故居三座古建筑进行实地测绘,绘制出平面图、立面图与剖面图;在此基础上对梁架、斗栱等部件分类解析,从斗栱制、 梁架结构、建筑木雕三个视角探析建筑的大木结构及木雕装饰等主要形制特征,并总结分析其蕴含的地域特征。本研究致力于记录倪大村古建遗产信息,为其保护与修缮提供帮助,同时研究兰溪地区地域文化对当地古建筑营造法式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浙江清代民居建筑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测绘浙江兰溪倪大村古建遗产,并以此来透析其营造技法。浙江兰溪倪大村古建筑作为清代浙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建筑形制体现清代传统民居建筑营造特点,并受到徽州及东阳等多元地域文化的较大影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选取倪大村中的下明堂、古戏台与倪汝霖故居三座古建筑进行实地测绘,绘制出平面图、立面图与剖面图;在此基础上对梁架、斗栱等部件分类解析,从斗栱形制、梁架结构、建筑木雕三个视角探析建筑的大木结构及木雕装饰等主要形制特征,并总结分析其蕴含的地域特征。本研究致力于记录倪大村古建遗产信息,为其保护与修缮提供帮助,同时研究兰溪地区地域文化对当地古建筑营造法式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浙江清代民居建筑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