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能源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电力行业碳排放在能源行业中的占比超过40%。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已明确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以来,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重污染过程,PM_(2.5)这个科学词汇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时间推回到2002年5月20—22日,第183次香山会议研讨的主题是"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机理和防治对策"。我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魏复盛院士及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徐立大教授被聘请担任本次会议执行主席。魏复盛院士做了题为"空气细粒子(PM_(2.5))的污染与危害"的主题综述报告,阐述了细颗粒的特  相似文献   

3.
<正>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随着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装备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源/网/荷侧电力电子化程度日益加深。新型电力系统惯量支撑力度弱、出力不确定性强、频率调节能力和阻尼特性差,故障场景下系统频率失稳风险显著增大。新型电力系统频率响应相对传统电网呈现三个新特性。首先,其运行方式随机多变,惯量具有时变和空间分布差异特性导致了惯量时空分布差异化,频率响应精确建模难;其次,大量异质化的源/网/荷/储调频资源的引入导致频率动态稳定机理复杂,频率稳定分析难;最后,多元可控资源参与调频急剧增加了控制决策的维度和复杂度,频率稳定控制难。这些新特性给新型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分析和控制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气候变化形势日趋严峻、环保约束刚性不断增强,世界能源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下,我国减排任务艰巨,必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中心的能源系统转型,加速能源系统深度脱碳进程。在此背景下,亟需开展低碳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为当前及未来发展低碳综合能源系统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二次再热技术是现阶段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的重要发展方向。与常见的一次再热相比,二次再热增加了1个再热过程,提高发电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从而提高发电效率。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近60台二次再热机组投运。2015年华能安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X660MW二次再热机组投产,同年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3号、华能莱芜发电有限公司6号1000MW二次再热机  相似文献   

6.
日益严峻的能源供应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了各国对于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使用方式的深刻反思。可再生能源以其清洁、低碳、可持续的特点,在各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其中,风能与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技术较成熟、可靠性较高、可较大规模利用等特点,近年来发展很快并逐步在能源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至2010年底,全球风电与太阳能光伏...  相似文献   

7.
8.
《中国电力》2019,52(9):10-10
<正>随着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大力推广,电力电子装备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特别是电力电子器件的国产化和关键技术自主化的要求成为能源电力领域驱动创新的最重要一环。其中,电力电子器件的可靠性是电力电子器件的最高要求已逐渐被国内的应用客户强烈地感受到,因此,可靠性的提升作为基础研究方向,目前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关注。为及时关注和展示该方向的最新学术和技术成果,《中国电力》组织了"电力电子器件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储能可以弥补新能源在随机波动性方面的先天缺陷,从根本上破解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难题,被认为是支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最核心的物理手段.目前,世界各国已掀起建设储能的热潮,我国也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储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17年由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储能在我国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然而从总体上看,储能仍远滞后于新能源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0.
绝缘电介质是保障电力装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随着高端电力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并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电力装备的功能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绝缘电介质在电、热、力等多场耦合条件下的服役工况日益严苛,对绝缘电介质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缘电介质往往成为制约电力装备性能提升的"卡脖子"关键技术,然而目前高性能绝缘电介质的基础理论研...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力》2021,54(8):1-1
正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使电力系统呈现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愈加凸显,这将导致电力系统中业已呈现的电能质量问题更为突出;同时,负载方面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大量新技术、新产业以及用电智能化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能质量关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用户优质可靠用电。为了展示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共享最新学术和技术成果,《中国电力》组织策划了"电能质量及其治理技术"专栏,2020年第11期已刊出第一批8篇文章,本期刊出后续7篇文章。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分布式发电接入配电网已成必然趋势,然而大量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的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极大地增加了电网复杂性和管控难度,对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电网面临着大规模、集群式分布式发电并网带来的巨大挑战,如何保障分布式发电规模有序、安全可靠、灵活高效地接入电网,实现分  相似文献   

13.
<正>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我国在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多端直流输电技术、高压直流电网等工程应用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高端直流电力关键装备的材料、工艺、结构、设计、运维以及性能评估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自主化加速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和系列技术成果,推动了传统常规直流主设备在技术性能、结构型式等方面的产业升级,提升了我国在超、特高压直流技术领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能源系统正在不断向低碳化转型,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不断增大,传统电网的结构形态也需要随之变化,其灵活性和可控性也需要进行提升。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出现,为电网灵活可控、远距离大容量输电、高效接纳新能源提供了新的手段。尤其是采用柔性直流技术可以很方便地构建直流电网,使得电能的直流网络化传输成为可能,在延续100多年的交流电网之外,开始出现了新的电网形态。  相似文献   

15.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新能源的利用消纳,是推进电力能源革命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大举措,也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日益推进,高电压、大容量的传统电力装备被广泛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等多个环节中;与此同时,以高功率密度电力电子装备、大容量直流气体绝缘设备等为代表的新型电力装备被大量投入使用,其可能出现的电、热失控给电网运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17.
正为打造世界一流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国家电网公司2019年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在坚强智能电网基础上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共同构成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推进"三型两网"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担当之举,是主动适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主动适应电力改革和国企改革纵深推进的根本要求。建设运营好"两网"——坚强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落实"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的核心任务。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新时代国家电网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是与坚强智能电网协同并进、相辅相成、融合发展,具有智慧化、多元化、生态化特征的"第二张网",是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是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世界各国的电力产业和能源产业。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一块重要拼图,它驱动着电力、能源和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新一代人工智能将以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为依托,全面推进能源革命,将开启智慧能源的全新时代。推进电力和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的智能化,人工智能将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反过来,智能  相似文献   

19.
<正>在以往诸多工业应用场合中,直线驱动装置或系统大多采用常规旋转电机并通过中间传动装置(例如链条、齿轮箱等)转换为直线运动,其面临体积大、效率低、精度低、噪声大、机械损耗大、维护量大等问题。直线电机通过初、次级电磁感应即可产生直接推力,并获得直线运动,是直线直驱场合的首要之选。由于省去了中间传动装置,直线电机直驱系统具有体积紧凑、推力大、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维护量小、噪声小等众多优势,迄今已在轨道交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应对节能减排以及电网面临的重大挑战,许多国家开展了需求响应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需求侧资源作为一种清洁环保高效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功效,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近年来,国内外用电领域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和建设快速发展。意大利ENEL电力公司已安装智能电能表2980万块;美国能源部资金支持了34个高级量测系统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完成27个省级用电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