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孔性混凝土砌块标准通常采用抗冻等级、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来表征材料的抗冻性能,显然超出了材料标准的范畴。通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陶粒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毛细吸水试验,采用毛细吸水动力学分析了不同孔半径毛细孔吸水规律,得到了影响多孔性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毛细吸水系数。冻融试验结果表明,多孔性混凝土砌块第二阶段吸水对抗冻性能影响最大,冻融后的质量损失和强度损失与第二阶段毛细吸水系数成正比。提出了多孔性混凝土砌块的抗冻指标,该指标与毛细吸水系数成正比,与抗压强度的平方根成反比。根据我国现行标准对多孔性混凝土砌块抗冻要求和抗冻指标的对比分析,严寒地区的最低强度等级要求偏低,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最低强度等级要求偏高,为我国应用标准修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纳米SiO2改性陶粒混凝土在不同溶液冻融环境下的抗冻性能,设计了四种溶液(水、硫酸盐、碳酸盐、复合盐)冻融环境,采用快速冻融法,以质量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指标对其冻融损伤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抗冻性能退化模型。结果表明:在盐溶液冻融环境下,陶粒混凝土质量损失及相对动弹性模量高于水冻环境;当盐溶液浓度相同时,硫酸盐溶液冻融环境对混凝土的质量及动弹性模量的损伤较碳酸盐溶液强,复合盐类溶液冻融损伤居中;基于试验数据建立的抗冻性能模型可较好地反映纳米SiO2改性陶粒混凝土在不同冻融溶液环境下的冻融损伤规律。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严寒地区混凝土工程普遍出现的冻害现象,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对双掺聚丙烯晴纤维和偏高岭土混凝土进行了200次冻融循环试验,测得其冻融前后试件的质量损失率与相对动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双掺聚丙烯晴纤维和偏高岭土可较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随着偏高岭土掺量增加,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都得到较大改善;随着聚丙烯晴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得到改善,相对动弹性模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普通泡沫混凝土砌块与泡沫混凝土填芯复合砌块的对比研究,可以得出泡沫混凝土填芯复合砌块克服了普通泡沫混凝土砌块强度和保温性能难以统一的难题,使得高强度等级的泡沫混凝土砌块同时也可以具备优越的保温性能,从而使泡沫混凝土砌块可以在严寒地区进行应用。通过两种发泡工艺的对比,可以看出两种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均有应用,但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选择物理发泡对填芯复合砌块更有利一些。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研究约束混凝土和无约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差异,以约束混凝土模型为参照,制作相同配合比的素混凝土立方体块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0、20、40、60、100、120次的冻融腐蚀试验。主要分析冻融腐蚀下素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质量损失以及吸水率等性能随冻融次数的变化规律,并建立素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质量损失冻融损伤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呈抛物线下降,干燥质量和饱水质量呈线性下降,而吸水率则呈双折线下降。从材料层次方面,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质量损失率和吸水率影响较大,而水灰比对以上指标影响较小。掺15%粉煤灰的抗压强度损失比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大约20%~30%;质量损失率比不掺粉煤灰的大5%~6%,粉煤灰不利于抗冻性能。相同粉煤灰含量,低水灰比抗压强度损失,质量损失率和吸水率变化比高水灰比小,使用粉煤灰混凝土时易降低水灰比。  相似文献   

6.
由于再生粗骨料中存在较多微孔隙和微裂缝,导致再生混凝土吸水率高且极易达到冻融破坏的临界水饱和程度,所以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较差,严重危害了严寒地区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开展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研究对其在严寒地区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再生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综述了再...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2016,(5)
为研究自密实混凝土掺入大量粉煤灰后抗冻性能的影响,分别以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40%、50%和60%配制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0次循环后试块质量损失率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增加;自密实混凝土内部与外界连通的裂缝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多而增多,使得含水率逐渐增加;粉煤灰掺量40%时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试验结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自密实混凝土掺入大量粉煤灰后抗冻性能的影响,分别以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40%、50%和60%配制自密实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0次循环后试块质量损失率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增加;自密实混凝土内部与外界连通的裂缝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多而增多,使得含水率逐渐增加;粉煤灰掺量40%时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试验结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后的力学性能变化,通过改变冻融循环次数,对不同强度的再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质量、动弹性模量及超声波损失率的变化规律,并针对内蒙古地区,对不同强度的再生混凝土进行了抗冻耐久性寿命预测,同时对达到寿命服役期的最大抗压强度损失率给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50次前,再生混凝土与相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相差不大,冻融循环50次后,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略低于普通混凝土的,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劣势越来越显著;强度等级对再生混凝土试件的抗冻性能影响较大,强度等级越低,再生混凝土的冻融损伤越严重;超声波对冻融循环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的损伤较动弹性模量法更为敏感,建立的冻融损伤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后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变冻融循环次数,研究了普通混凝土和粗骨料取代率100%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抗压强度损失率、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损失率作为损伤变量建立冻融损伤模型,并针对内蒙地区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进行寿命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呈反比关系,冻融循环每增加50次,抗压强度平均下降33.1%,劈裂抗拉强度平均下降33.0%;在冻融前期,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相差不大,但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二者性能均出现劣化且再生混凝土劣化程度大于普通混凝土,根据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建立的冻融损伤模型拟合精度更高,冻融损伤模型的建立可以直观清晰地反映再生混凝土宏观的力学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2017,(8)
研究了废弃砂浆粉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水灰比及废弃砂浆粉掺量下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增加,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及抗压强度损失率增大,当水灰比低于0.44时,经25次冻融后,混凝土抗压强度略有升高;随着废弃砂浆掺量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总体呈下降趋势,试验范围内,当水灰比低于0.44时,废弃砂浆粉掺量低于10%,可以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随着水灰比增加,相同条件下,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及抗压强度损失率均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低水胶比、掺入引气型高效减水剂配置高性能混凝土,本文对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为30%-50%的混凝土进行快速冻融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在30%-40%时,质量损失率很小,混凝土耐久性抗冻融指数比较高;而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为40%-50%时,质量损失率稍大一些,耐久性抗冻融指数相对来说比较小。可见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寒冷地区混凝土抗冻性的要求,尤其可以用于铁路混凝土工程中。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寒冷地区大孔生态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要求,利用天然砂用量调整孔隙率的大小,确定粉煤灰和S95级矿粉的掺量均为30%,分别制备目标孔隙率为15%、20%和25%的不同系列大孔生态混凝土,采用快速冻融试验方法测试分析其在冻融环境作用下质量损失率及抗压强度损失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率及水胶比大小是影响大孔生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能的主要因素.S95级矿粉系列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优于粉煤灰系列.S95系列大孔生态混凝土孔隙率为15%的抗压强度值最高能达到25.9MPa,经75次冻融循环作用后质量损失率均在5%以下,强度损失率在18.7%~29.8%之间;孔隙率为25%时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14.
对掺加粉煤灰、双氧水含量不同的轻质微孔节能型混凝土砌块展开冻融循环试验(15、25、35及50次),根据得出的砌体强度损失率和质量损失率,研究粉煤灰、双氧水掺量的改变对轻质微孔节能型混凝土砌块抗冻性能的影响,对冻融循环后的导热系数进行测试,以找出一种能评价非烧结标准砖抗冻性能标准。通过掺加粉煤灰、双氧水含量不同的砌体强度损失率曲线及质量损失率曲线,得出掺加粉煤灰、双氧水含量不同的轻质微孔节能型混凝土砌块冻融破坏规律。根据相关试验分析,砌块抗冻性能随双氧水掺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建议在不同地区根据砌块抗冻性能指标及其相关导热系数选用相应粉煤灰、双氧水掺量的轻质微孔节能型混凝土砌块。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混杂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改善效果,对普通素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开展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对冻融作用下试样的各项强度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对其质量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纤维有利于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最好,经过200次冻融循环,其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均最低;基于三次多项式建立的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比基于指数函数建立的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精确度更高,在描述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程度上适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我国西北、东北严寒地区混凝土结构遭受程度不一的冻融损害问题,以不同尺寸的混凝土试件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利用快冻法进行试件的冻融循环试验,探讨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试件的质量损失率、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折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纤维掺入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对抗压强度提高作用不大,但可明显提升抗折强度。随着纤维掺量增加,抗压强度有所下降,抗折强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透水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设置了玄武岩纤维组、VAE806乳液试验组、玄武岩纤维+VAE806乳液试验组及对照组4组试验。从原材料性能、材料配合比、试件制作及养护等方面介绍了试验方案,并采用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作为混凝土试块抗冻融能力的分析指标,最终确定加入玄武岩纤维的混凝土试块抗冻融能力相比对照组大约提升20%。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寒冷地区橡胶混凝土路面的抗冻性能,延长其服役寿命,研究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橡胶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质量损失率在冻融初期呈负增长,相对动弹性模量和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均逐渐降低;聚丙烯纤维能提高橡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对试件抗拉强度的提高效果优于抗压强度.根据损伤力学,定义了聚丙烯纤维橡胶混凝土的冻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测定了内掺硅烷乳液制备整体防水混凝土在冻融-氯离子(盐冻)复合环境下,不同冻融损伤后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模量、抗压强度及其渗透性。结果表明,在冻融-氯离子复合作用下,混凝土试件的抗冻性能、力学性能均随着硅烷乳液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在一定冻融循环次数下,内掺硅烷乳液混凝土仍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  相似文献   

20.
采取快速冻融的试验方法,以冻融循环次数为变量,对比分析我国新疆地区原材料配制的C30自密实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经0、50、100、150次冻融循环后抗冻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差异,主要测定的指标包括: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含水率、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表明:(1)质量损失率和含水率可以很好的判断混凝土的抗冻性,但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与冻融损伤的关系不明显。(2)冻融损伤对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对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次之,而对轴心抗压强度影响相对较小。(3)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及其基本力学性能普遍优于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