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1980年以来的德国经验HWenzel概要可燃性粉尘危险环境中使用的电能不能波动。由于热效应、电火花和电弧互相联系,所以电气设备必须以不能成为点燃源的方式设计和使用。在德国1980年以来,法律规定,用于粉尘爆炸环境的电气设...  相似文献   

2.
防爆电气设备是使用在爆炸危险场所、具备一定防爆性能的潜在点燃源。爆炸危险场所中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性能失效是诱发爆炸事故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选型可有效降低爆炸事故发生的或然率,但设备使用前不合理的安装、使用过程中的老化以及不规范的维护管理工作均将提高防爆电气设备自身的使用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产生可燃性粉尘以及可燃性粉尘进行加工处理、运输、存储或包装的场所,均存在粉尘爆炸的危险。多数情况下,这类爆炸并不十分猛烈,但其发生的频度却比较高。在联邦德国,根据保险公司的统计,平均每天发生一起粉尘爆炸事件。有的爆炸也相当猛烈。在所有的粉尘爆炸事件中,约有四分之一发生在食品和饲料加工业(图1)。在已查明的粉尘爆炸源中,电气设备只占一小部分(图2)。当然,这也是正确地制定并贯彻了粉尘防爆电器标准的结果。一、粉尘防爆与气体防爆的对比粉尘防爆与气体防爆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一般情况下,利用目前已…  相似文献   

4.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会发生爆炸。首先 ,必须存在易燃性物质 ,并且还需要有氧气与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最后 ,还须有引燃源 ,它能够提供点燃混合物必须的能量 (爆炸三角形 )。图 1 爆炸三角形1 概述正压型“P”电气设备是将使用在潜在点燃源存在的环境中的电气设备或系统安装在密闭的外壳中 ,把气体介质或惰性气体导入外壳中 ,直到产生一个相对外部环境的规定过压 ,并且在系统运行期间保持这一过压状态。这样 ,可以防止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从外部进入外壳内 ,防止了爆炸性环境和引燃源的同时存在。从原理上讲 ,正压技术也用于在线分析仪 ,反…  相似文献   

5.
FCB—400F_1粉尘防爆灯具无锡中南照明器材厂陈保仁粉尘爆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1987年哈尔滨亚麻厂发生大爆炸以后,人们惊讶地发现“亚麻粉尘原来也会爆炸”!其实粉尘爆炸事故,在国内外时有发生,只是不为一般人注意而已。例如,我国华南某港...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工贸企业粉尘爆炸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河南省一些地方也相继发生了一些爆炸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安全意识,推动工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断深化企业粉尘防爆安全,根据国家应急管理部应急厅函【2019】91号《关于2018年工贸行业粉尘防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的通报》精神,以及省、市政府主管部门和领导的要求,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国家级防爆检验机构于2019年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近10年来,全国高压互感器爆炸事故频繁。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至1984年,全国发生了66kV及以上互感器爆炸事故共125台,华东电网自1980年截至1988年就发生了11起高压电流、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CT、PT)爆炸事故。统计分析互感器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粉尘爆炸危险性参数及其测试设备,并根据防治粉尘爆炸的需要,对不同的粉尘爆炸参数提出不同的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9.
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大量的非电气机械设备和部件,在其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高温热表面、机械火花、静电等潜在点燃源,对防爆安全造成重大隐患。根据点燃源的出现频率,对非电气机械设备和部件进行分类评估,能够有效避免潜在点燃源成为有效点燃源,是确保机械防爆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粉尘爆炸是现代化大生产的伴生物,在现代化生,产中,各种作业场所,生产线上和原料,产品的运输贮存中,产生、收集、使用的各种粉尘(如粮食粉尘、纤维粉尘、药物粉尘,化学品粉尘、金属粉尘、矿物粉尘、塑料粉尘等上千种粉尘)都有发生爆炸的可能。随着粉末产物增多,粉体加工深度增大,自动化程度提高和粉末工艺广泛应用,各种粉爆事故不断发生。粉爆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18世纪前,全世界没有粉尘爆炸记录。现代产业中,这类事故屡见不鲜,工业发达国家平均每年发生  相似文献   

11.
赫茨.  М 刘小滨 《防爆电机》1994,(1):42-50,F003
美国矿山局的这篇文章介绍了有关粉尘爆炸知识。它简要叙述了与粉尘爆炸事故有关的现象,同时列举粉尘扩散和引燃时与空气发生快速放热反应,产生破坏性压力的几个具体实例来说明这些现象。要讨论的数据有试验室测量数据和实物试验数据。要研究的现象包括基本现象和实际现象。  相似文献   

12.
闻道 《电气防爆》2003,(3):39-40
1 爆炸性混合物产生爆炸的条件爆炸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 ,经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 ,而产生的光和热或机械功。在此仅谈及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即所有的可燃性气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所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这类爆炸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能发生 :第一 ,必须存在爆炸性物质或可燃性物质 ;第二 ,要有助燃性物质 ,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 ;第三 ,就是还要存在引燃源 (如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等 ) ,它提供点燃混合物所必需的能量。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 ,才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  相似文献   

13.
从爆炸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例如人们一般不了解有些化学蒸汽会爆炸,不了解面粉厂的面粉粉尘、铝制品厂的铅粉尘、亚麻厂的亚麻粉尘会爆炸,不了解其为什么会爆炸。由于缺少这些普及性的知识,当然也不会采取什么预防措施,结果就可能碰巧遇到爆炸的机会,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同时,如果有的人有了这些知识,采取了防护措施,防止了爆炸事故,平平安安地过去了,这好像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若把两种情况对比起来,就可看出知识的重要性了。这是全世界经过多少年来在惨痛的教训中得到的结论。如不重视这个问题,就会损害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为此,本刊将在这方面进行宣传。本文为第一篇。第二篇将介绍粉尘部份,第三篇爆炸事故情况介绍。希望同志们看后,写成读者意见寄来本刊。也可将问题寄来本刊,以便汇总请作者解答。  相似文献   

14.
防止粉尘爆炸的预防性措施和设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业生产中处理中燃粉尘时,存在固有粉尘爆炸危险。这已经由造成重大损失和常常造成人身作伤亡的多次爆炸所证实。为了减少爆炸实验,了解粉尘沉积层或粉尘浮云的安全特性是很重要的。然后可以根据所采用的试验方法的试验结果,决定采用哪种有效保护措施。必须识别预防性防爆措施和设计防爆措施的特点。预防性措施是通过下列办法防止粉尘爆炸的:·防止可燃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形成;·使氧气惰化(inerting)或排除氧气;·消除有效引燃源;设计措施不能防止粉尘爆炸,但可以把爆炸结果限制在容许限度之内。设计措施有:·随最大爆炸压力的耐压结构;·与爆炸卸压或爆炸抑制结合起来,承受减低的最大爆炸压力的耐压结构;·采取措施防止爆炸传入周围设备。本文对所有保护措施和必要的决策原则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气动葫芦等非电气设备应用在爆炸性环境时,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会因机械摩擦和碰撞产生热表面、明火、灼热气体/液体、机械火花、绝热压缩、振动波、化学反应放热、铝热反应、粉尘自燃、电弧和静电放电等点燃源,形成爆炸危险。这些设备可以通过限制运行速度、润滑、限定材质、采用隔爆外壳等措施来达到防燃要求。  相似文献   

16.
探讨预防增安型和无火花型电机中的爆炸危险N.琼斯最近几年里,发生的数次爆炸事故,都涉及到大型异步电机,因此,人们对使用这样的电机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调查结果表明:这样的点燃爆炸原因很多,其中,有些原因已弄清楚,而另一些原因显然还在推敲之中,像实际中看...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生产中,由于粉体产品增多,粉体加工深度增大,粉尘爆炸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不少工业发达国家陆续发生过一些爆炸事故,我国重大粉尘爆炸事故也发生过多起。冶金、煤炭、粮食、纺织、医药、交通运输、木材加工等部门都存在粉尘爆炸危险。但是由于粉尘防爆技术起步较晚,IEC还没有发布一个这方面的正式标准,国内防爆技术界迫切期待着。现在 IEC/TC 31H (秘)29、30号文,发出《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由外壳防护的电气设备》的国际标准草案,分为《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两篇(根据 《IEC/ISO 导则》规定,国际标准的制订分为建议、准备、委员会、批准、出版五个阶段,各阶段的文件分别为新工作项目建议NP,工作草案WD,委员会草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可燃性粉尘与爆炸性粉尘的概念;论述了粉尘环境本质安全型防爆技术原理、依据的标准、设备分类,以及防止电气火花、危险温度、电磁辐射等点燃源产生危害的技术措施和相关检验要求;分析比较了设备两种类型防爆标志的意义;指出了相关标准内容的不足以及将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粉尘环境本质安全型电气系统防爆技术评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第六届国际粉尘爆炸研讨会(SIXTH INTERNATIONAL COLLOQIUM ON DUST EXPLOSIONS)将于1994年8月29日至9月2日在中国沈阳召开。该研讨会是下述三个会议的继续:1978年波兰第三届工业粉尘爆炸专题研讨会、1993年波兰第五届国际粉尘爆炸研讨会、1987年沈阳国际粉尘爆炸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姚志刚  杨子鸣 《高压电器》2005,41(2):155-156
分析了35kV开关柜的爆炸现场与痕迹,剖析了故障录波和微机保护原理,阐述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爆炸机理和事故统计规律,最后总结了事故原因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