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相接地占配网故障的80%,而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了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流程,对供电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文章针对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架空线路网络与电缆网络,分析了接地方式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用户平均故障短时停电次数等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模型,并利用现场数据进行计算对比,旨在从供电可靠性方面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电站6~35kV电压等级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电缆终端或中间接头受现场制作、安装工艺影响故障多发,其中单相接地故障较为常见。为及时有效地切除电缆端部单相接地故障,本文提出电缆端部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差动保护方法,分析不同接地方式差动特性,并对保护的配置、定值进行描述。该保护方法实现简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配网的不断扩大,电缆越来越多地使用,致使配电系统电容电流飞速增长。近年来,湖南省开始探索使用配电网小电阻接地系统。本文介绍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的原理,通过现场模拟试验探讨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跨步电压、瞬时系统过电压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线路参数模型的配网电缆单相接地测距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构建的考虑多阶距离无穷小的配网电缆分布参数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线路分布参数模型的配网电缆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利用线路两端的电压、电流同步故障信息来定位配网电缆单相接地故障,通过最小二乘法和搜索法的仿真结果比较,选择测距精度更高的搜索法来作为测距方法。搜索法是在整条线路上从两端搜索计算零序电压值误差最小的对应距离,该距离即为实际故障距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测距方法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并且不受中性点运行方式、采样窗口、过渡电阻和故障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郑爱丽 《电工技术》2020,(20):61-62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引发电力系统设备损坏、人畜触电情况已屡见不鲜。从安全角度考虑,已经 对电力系统内老旧变电站配网进行了技改,当配网发生单相接地时,零序保护动作跳闸切除接地故障.由于需要改造变电站存量大,在一段时间内,配网接地后发信号与跳闸两种情况会同时存在。文章主要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后仅发信号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相应处理方法供运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缆中间头易发生故障,影响电网安全,是配网运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介绍一起配网电缆中间头接地故障的经过,对电缆中间头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指出配网电缆事故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配网电缆中间头在实际使用中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小电阻接地系统10kV线路负荷侧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供用电》2004,21(5):38-38,42
天津市区原 1 0kV配网为不接地系统 ,网架多由YNd1 1接线的 3 5 /1 0kV主变构成。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城网改造 ,电缆线路成倍增加 ,系统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越来越大 ,对人身和设备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已逐步向小电阻接地系统过渡。本文对天津市区小电阻接地系统中的一起 1 0kV线路非典型接地故障进行分析。1 故障经过天津市区某 1 0kV配电线路零序保护动作掉闸。经现场检查发现 ,该线路 1号支线的 9号杆左边线被外力砸断 ,造成左边线负荷侧断线接地。运行方式及故障情况如图 1所示。图 1 故障情况示意图2 故障分析线路负荷侧断线接…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及广域量测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配电网产生了海量表征其运行状态的数据,为其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定位提供了新的挑战。基于随机矩阵理论对配网大数据矩阵进行分析,首先用节点电压数据构造高维数据矩阵;然后用圆环律和平均谱半径进行故障检测;最后在检测到故障发生时,通过增广矩阵构造和配网结构相结合进行故障区域定位。仿真分析通过80节点配网模型的单相接地故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黎珞  曹伟东  余洋 《电工技术》2021,(9):155-157
为及时、准确诊断出配网电缆终端早期、潜伏性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特征挖掘和深度森林的配网电缆终端诊断方法,采用深度自编码器对局部放电图像进行深度特征挖掘,结合深度森林网络对典型终端故障进行诊断.通过现场实测数据验证,该方法对三种典型故障的诊断率均保持在90%以上,且识别时间在10 s内,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对配网电缆终端故障进行诊断,识别率和识别时间均优于传统故障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RLC模型的配网电缆单相接地故障的单端时域测距方法。该方法利用配网电缆单相接地故障后的暂态信息并结合故障状态网络与零模网络,建立时域测距方程,实现故障测距,且对过渡电阻及其两侧的等值对地电容进行了辨识求值。该算法避免了故障后消弧线圈补偿使得稳态残流微弱、过渡电阻、故障初始角及中性点运行方式等因素对测距精度的影响。大量的EMTP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且具有较高的测距辨识精度。测距平均误差在10 m内,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113%,计算过渡电阻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637%,满足实际工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开发一种配网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仪,用于10~35kV配网线路故障停电后定位故障接地点,以快速查找配网故障设备,减小配网线路检修工作强度,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和电力企业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陆晓芸  郑曲直 《供用电》2002,19(3):34-37
概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电网规模越来越大 ,特别是电缆在配网中的大量使用 ,系统电容电流大幅度增长。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由于电容电流较大 ,弧光不能自熄 ,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能有效地限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过接地点的故障电流 ,达到灭弧作用。近几年国内研制生产了多种形式的自动跟踪消弧线圈系统 ,保证了较小的残流 ,基本上解决了灭弧问题。但使用了消弧线圈 ,存在小电流接地选线困难的问题。因为当系统 1 0 k V部分存在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 ,由于消弧线圈产生的电感电…  相似文献   

13.
小电阻接地是提高交直流配电网保护灵敏性、降低过电压水平的有效手段。弧光接地过电压威胁设备绝缘,因而分析该问题对交直流配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搭建交直流混合配网,在10 kV交流侧模拟发生配电网弧光过电压场景,研究了交直流电网过电压水平和故障穿越特性。首先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搭建了柔性直流配网仿真模型,构建了弧光接地过电压数学模型;然后,仿真交直流混合配网系统发生故障后非故障相过电压故障响应曲线,分析了交流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负序分量造成的弧光过电压穿越特性;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接地电阻条件下交直流电网过电压数据获得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地电阻为6Ω时对过电压的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任立新 《电工技术》2019,(17):60-62
针对某钢铁厂10 kV配出线因小动物而发生跳闸的事故,根据故障录波图形和保护定值分析由单相接地故障发展到三相短路的过程,并通过手动计算出三相短路电流的大小和变化规律,使得短路理论计算和实际相结合,为现场人员熟练掌握短路计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贺伟  李鹏 《内蒙古电力技术》2011,29(3):51-52,56
棋盘井变电站主变35 kV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能自动切除故障;用拉路的方法消除时,较高的接地过电压会引发电缆烧毁事故,损坏变电站TV、TA、开关柜等设备,造成故障范围扩大。将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为经电阻接地,并设置了零序电流保护后,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保护能够迅速有效地切除故障,避免了故障的扩大和设备的损坏。  相似文献   

16.
《电世界》2016,(1)
正随着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电缆线路的大量投运,线路对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大,导致配网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急剧增大,接地电弧难以自熄灭,进而引发相间短路故障。目前,国内大部分10 k V和35 k V电网通过安装消弧线圈来补偿电容电流,起到了良好的运行效果。配网电容电流的准确测量是消弧线圈合理补偿的前提,消  相似文献   

17.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系统适用于电缆居多的配电网,然而由于配网馈线所处环境复杂,造成了现有的基于零序电流阶段式的保护方案无法满足单相高阻接地故障快速、灵敏地检测需求.针对此现象,文中通过分析故障线路和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零序电压的关系,寻求两者不同的故障特征,由此提出一种基于线路零序电流与母线零序电压微分值波形相似度的保护算法.所提保护算法通过对线路的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进行采样,并根据线路零序电流与母线零序电压微分值的波形相似度来判断线路是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可大大提高单相高阻接地故障保护的灵敏度.通过PSCAD仿真测试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刘霡  张彦兵 《江西电力》2020,44(4):50-52
实现配网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区间定位是故障指示器的核心功能之一,采用实时仿真的技术手段可以高效、便捷的模拟配电网多种运行工况。通过设计配网线路故障定位综合测试系统,能够为多套故障指示器组网实现线路故障区间定位提供开发调试、检验测试的试验环境。归纳了配电网常规接地故障工况,并设计了配网线路的特殊运行工况仿真,为多套故障指示器组网实现单相接地故障区间定位功能测试提供了参考试验项目,对故障指示器制造商及用户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1故障情况 2007年3月4日,某电厂运行中的101号电缆B相突然发生故障,故障录波图波形记录表明,B相电缆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故障电流达15000A,持续时间约50ms。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已进入第三代即智能配网时代,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任务还是电网日常运行数据监测和故障自动隔离。故障自动隔离是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自动判断和隔离故障区域,属于事后被动补救方式。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应用系统,可以对电缆线路可能发生故障的隐患因素进行不间断的在线远方监测,自动分析其发展趋势,并通过远方自动控制改善运行环境,抑制隐患持续恶化,在电缆隐患尚未发展成故障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