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公民的个人信息是有价值的资源,个人信息安全十分重要.然而我国迄今为止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目前,我国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出现信息处理主体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规制不佳、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缺少监管等主要问题.基于此,提出确立基本原则以维护公民基本权益、完善行政处罚相关法规及行政监管制度等建议,以期促进...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有关个人信息泄露的案件日益增多,个人信息的专门保护问题日益突显.应将个人信息权作为基本权利进行保护,对个人信息赋予许可权能,加强重点信息行业的自律意识,促进信息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种形式的实名制逐渐蔓延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手段,抑或一种信用担保手段,人们对实名制的评价褒贬不一,而争论的焦点就是公民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归根结底是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实名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2011年修正后的《刑法》和《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的有关规定,分析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罪名体系规制存在的问题。认为应该将犯罪手段“去类型化”,统一规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明确“公民个人信息”的含义;规定从重和加重处罚情节,相应配置加重刑,增加数罪并罚条款。  相似文献   

5.
身体为公民生命、健康所附着的载体,是公民享受法律人格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身体,公民则无任何权利可言。本文试图对身体权的一些基本法律问题做些粗浅的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身体权保护制度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6.
"定制型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获取个人信息为前提,针对特定的人实施精准型电信诈骗的一种数据化、信息化犯罪。此类犯罪涉及面广、侦破难度大。而个人信息的泄漏、立法规制的缺陷、行业防范的不足等原因让犯罪分子横行。必须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立法保护,加强行业自律,同时公安机关也要提高破案水平,及时惩治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科技与经济的巨大发展,个人信息开始被大量收集、储存和利用,对个人信息的处理都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扭曲和不当使用。因此,信息社会背景下构建全面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成为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文章在进一步界定个人信息的内涵和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个人信息保护与相关概念的关系,阐述了各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原则及我国信息立法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以图书馆网络化信息服务中的个人信息保护为目的,探讨了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制定方法及应包括的内容。研究了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管理问题及保护个人信息的信息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推行火车票实名制是我国铁路运输社会化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维护社会治安、遏制一系列犯罪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多数公民给予了高度的支持与肯定.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由于我国现行制度对火车票实名制的个人信息保障存在诸多缺陷,如不法分子利用实名制滥用公民个人信息等,导致对公民的基本权利构成了严重威胁.推行火车票实名制亟待铺就一条法制化保障之路.  相似文献   

10.
建设智慧城市,个人信息自由流通与个人隐私权保护的矛盾将更为突出.关于保护个人信息权利的立法,应坚持尊重自然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理念,从保护个人信息自决权和促进智慧城市发展出发,科学界定个人信息,正确把握个人信息权利的法律属性,全面构建个人信息利用与保护的一般原则,明确相关法律责任和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1.
美国信用消费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信用消费体系建设主要依赖于建立三个制度:完善的国家法律制度,包括信息披露规定和维护权益规定;严密的个人信用制度,包括严密的个人信用调查机制和规范的个人资信评估机制;健全的风险防范制度。美国信用消费制度建设,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权保障是国家和谐稳定和法治文明的必然要求。被羁押人员的人身权等民事权利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容易被人们所漠视。应秉持法治理念和人权保障意识,结合我国国情,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规定,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和法制进程。  相似文献   

13.
推进民主,加强法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一个强大的政府面前,任何个人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按照西方的经验,只有形成稳定可靠的市民社会,才能增强个人的谈判能力,从而保障经济民主和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14.
宪法和刑法在法现象和价值诉求上有着极大一致性。对刑法一些制度设计的正确把握和全面理解要从宪政思想中追根溯源。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立为近代刑法提供了土壤环境。国家的刑罚权来源于公民基于社会契约的授予,其中制刑权应由公民的代议机构行使。刑法的制定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最深层的因素是公民的个人欲求。刑法应寻求”有限”与”有为”的平衡,实现人权保障机能与社会保护机能的协调。所有行使公权力的人员,都是公职犯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环境公益行政诉讼制度是弥补传统环境管理不足的需要,对于保障公民环境权、遏制行政行为侵害环境公益现象、适应国际环境保护等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环境公益行政诉讼是指检察机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对损害或可能损害环境与生态资源等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可在发挥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行政诉讼中的主导作用、科学设置诉讼管辖、合理确定举证义务、增加判决种类和允许原被告双方和解等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6.
Definition of the problem Obtaining Informed Consent is a central requirement of western medical research ethics. Other cultures, however, regard it as an alien concept, based on an individualistic culture of rights, and consider personal relations to be normatively superior. Here, medical decisions are not to be taken by individuals but by their community or their community’s representatives,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respect different cultural norms, researchers working in transcultural settings are often advised to obtain both Community Consent and Informed Consent. The balance shall be turned, however, by the Informed Consent. Even if a community leader agreed to recruiting research subjects, individuals shall still have the right to turn down a researcher’s request. Argument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combining Community Consent and Informed Consent is ethically problematic if an individual’s potential Informed Consent may be trumped by a community’s veto. While this policy warrants a certain degree of protection against recruitment of research participants against their will, it fails to appropriately handle the possibility that a person may legitimately wish to participate in a research project in spite of a community’s or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s misgivings. Conclusion A combination of Community Consultation and Informed Consent is better suited to allow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individuals and their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as it emphasizes that no one but the individual has the final say on whether or not he or she participates in a clinical trial, while acknowledging important potential benefits of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7.
《物权法》明确了业主之间以及业主与房地产开发商、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法律地位上彻底改变了住宅小区原有的管理格局,使业主由过去的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并通过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行使自己的权利,迈开了中国实现公民民主自治的可喜步伐。但在具体操作时,必然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通过“业主自治”,逐步深化公民“私权自治”的理念,增强公民独立自主管理社会事务的渴望和能力。这也是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股权性质的界定关系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关乎股东权利的保护。关于股权的性质,有所有权说、债权说、社员权说、股东地位说等主张。股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将股权机械地界定为人身权或财产权是不科学的。股权是一种综合性权利,是一种权利柬性质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