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地方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求生存,促进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宏巍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12):85-87
针对地方化工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为石油化学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如何解决机械类学生机强电弱的知识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逐渐实现了机械类专业化、机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林琼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0(2):57-6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宁波市地方农村经济外语人才的分布、所需语种及地方农村经济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概述了目前宁波市地方农村外语人才的需求状况,指出外语专业如何服务农村经济,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4)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备受关注,特别是社会对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立足地方高校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从明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结构与教学考试方式、搭建临床实践基地及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高质量的医学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与思考,为地方高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飞行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飞行技术专业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例,探索适应于高校的飞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完善本校飞行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可以为普通院校飞行技术专业的申办、培养模式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玲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3,(4):68-73
为了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从耦合角度出发,在理论层面揭示乡村振兴与地方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在“文化、产业、人才、目标”四个维度的共生关系;在实践层面选取浙江某高校乡村建设团队为试点案例,采取自场域观念转变至合作路径扩展的层次性探索方法,构建了以“文化创意合作、产业链条衔接、城乡价值共生”为核心理念的文创乡建模式。该模式融合城乡两大场域,通过跨学科合作整合产业链条,培养乡村文化“资源调查、创意策划、艺术设计、运营管理”四类人才,打造师生“课—岗—证—赛”多维共创平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为高校与地方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可雇佣性视野下,研究新时期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从文献回顾入手,分析可雇佣性视野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提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和学生在构建基于可雇佣性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谭萍 《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07-110
建立和优化课程体系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重要依据。选取吉首大学为案例,认为地方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般要求和校本特点,确立课程的应用性、适应性、综合性和专门性的价值取向,培育课程内容的地方特色,充分加强实践课程的实施,并通过整合和协调课程比例来优化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0.
李晓明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5(1):29-32
任何一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都要考虑本国的国情,必须适应本国经济发展要求。降低人才培养要求,脱离实际地拔高人才培养目标都将造成人才培养模式不尽完善。在建立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时,由于对我国国情和一些国家教育体制形成的背景研究不够深入,采用了近似于美国的学制和德国的培养目标,造成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学位、学制、与各层次教育、培养要求之间不相协调,培养目标不甚明确,分工不够清楚的状况,没有形成各规格、各层次各自的特色,从而造成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后果。因此,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董事会制、合作开发、建设专业和课程,学校介入企业产品开发等做法,可为我们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吴梅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194-196
对沿海286名中小企业家采用心理调节能力问卷、人际关系自评量表、SCL—90中的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大部分企业家压力高或很高,心理调节能力差,人际关系不稳定;心理调节能力与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有相关:人际关系与焦虑有相关。据此,提出了高校实用人才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我国把人才培养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成果丰硕。然而,在工程型人才培养方面,我国本科高等教育仍存在许多缺陷。因此,研究以学校信息电子学院为例,立足国情及学校自身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技竞赛等方面研究高校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校工程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为其他高校工程型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实例。 相似文献
14.
王玉萍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1):12-13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对塑造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个性心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实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在认识上、机制上、内容上以及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科研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地方本科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科研育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四川旅游学院科研育人实践,提出了科研管理育人、科研活动育人、科研评价育人的三个具体实现路径;同时,通过总结学校科研育人实践经验,为地方高校科研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乐有方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80-82
分析当前高层次人才竞争的特点和影响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因素,直面困难,查找不足,主动迎接挑战,探索一条符合地方高校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之路,对于推进地方高校人才强校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60-162
根据地方院校拥有的办学资源及主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认为地方院校本科教育应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构建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和原则,阐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在确立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途径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对高等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研究能力三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图书馆所存在的问题和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阐述了图书馆在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全程参与的观点,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2):55-59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学校不可推卸的战略使命和首要任务,招生人数占绝对多数的地方高校也责无旁贷,本文以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特质为切入点,分析了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四项基本原则,重点阐述了常州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与特色。 相似文献
20.
地方本科高校存在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与市场不对接、课程设置脱离社会现实、实践教学条件欠缺等诸多问题,通过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采用"3+0.5+0.5"这一分层学制结构形式的人才培养改革——多元化培养、教学纵向改革、政策引领,实现了校地企3方共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