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锂离子电池作为车载动力电池,其充放电性能受到低温环境影响。对低温环境下的锂电池进行加热,升高电池温度,可以提高其充放电容量及可用容量比,改善其充放电性能。为了研究采用新型热管加热的锂电池加热方法对低温锂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影响,本文对不同低温环境下锂电池充放电特性进行测试,并采用新型热管加热的方法对低温锂电池加热,对比其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大幅衰减,采用新型热管加热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电池的低温充放电性能,加热时间很短,温度反应迅速。–30℃环境下,30W加热功率可使单块电池20min内温度升高30℃,放电容量提高39.95%,充电容量提高86.44%。本研究为低温环境下车载锂电池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铁溶解对于磷酸铁锂/石墨体系电池性能的影响。对磷酸铁锂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做了研究,配制了溶解了铁盐的电解液并制成已经商品化的方形电池,在0.5C下进行循环性能的测试,并在常温和55 ℃高温的情况下进行搁置实验。结果表明,铁的溶解并没有对磷酸铁锂电池容量衰减及自放电造成特别明显的影响,说明铁的溶解不是磷酸铁锂电池容量衰减及自放电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锂离子电池工业的快速发展,高温存储成为影响锂电池性能的关键,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高温存储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快速评价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高温存储性能的方法,通过对比纽扣电池浮充与软包锂离子电池高温存储测试结果,发现不同正极材料纽扣电池浮充比容量与软包锂电池的高温存储鼓胀率以及内阻增加率均具有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化学能源,但存储性能比传统的银锌电池、铝氧化银电池低,造成其存储性能较差,严重制约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造成锂电池自放电的因素复杂多样,使得存储性能的提高一直以来成为锂电池研究的瓶颈,本文对锂电池的存储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劢 《广东化工》2022,49(3):15-17,7
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因为极片孔隙率低、厚度厚,电解液中锂盐浓度对电池各关键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利用不同锂盐浓度电解液制备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并考察了容量、内阻、倍率、高低温、循环性能.实验表明,1.1~1.2 mol/L的锂盐浓度电解液制备电池,有低温放电性能好、倍率放电性能高、5 C放电倍率...  相似文献   

6.
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锂电池隔膜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隔膜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UHMWPE锂电池隔膜需求量也迅速增加,迎来扩产潮。同时其较高的毛利润也使隔膜厂商对生产技术的研发热情有增无减,都在尝试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掌握自主制备工艺。锂离子电池隔膜是锂电池中关键的内层组件,能够影响锂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和充放电电流密  相似文献   

7.
崔锦  石川  赵金保 《化工学报》2021,72(7):3511-3523
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锂离子的嵌入/脱出或沉积/剥离,SEI膜持续生长及产气等副反应的发生会造成电池产生内压。压力能够通过界面作用影响锂电池的各项性能。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压力,包括电池内压及外加压力对锂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从压力作用下电池材料的形变、界面阻抗及金属锂负极的沉积模式及电池的循环和倍率性能的改变等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压力对锂电池隔膜及电解质、插层电极材料、合金电极材料及锂金属电极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同时对合理利用压力改善电池性能以及相关锂电池的设计策略进行展望,为从事相关研发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导电性能优异的纳米碳管替代部分导电碳用以制作磷酸铁锂正极片,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得到极大改善,电池内阻由未掺纳米碳管的7.5±0.5Ω降为1.7±0.3Ω,电池1 C电流下充放循环700次,容量未见衰减,维持在10 Ah。-20℃下放电容量为25℃时容量的57.35%。与1C下的放电容量相比,5 C下的放电容量未见减小。电池的优异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功于整个电池电导性能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塑料市场     
正UHMWPE隔膜:扩产潮引发技术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锂电池隔膜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隔膜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UHMWPE锂电池隔膜需求量也迅速增加,迎来扩产潮。同时其较高的毛利润也使隔膜厂商对生产技术的研发热情有增无减,都在尝试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掌握自主制备工艺。锂离子电池隔膜是锂电池中关键的内层组件,能够影响锂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和充放电电流密度等关键性能,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部分。一  相似文献   

10.
于捷  张文龙 《化工进展》2023,(4):1760-1768
锂电池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电池的安全及性能有显著影响。目前国内国产化步伐加快,在锂电池隔膜方面已有明显的成果进步,市场占有率和产能都位居世界前列,但高端隔膜市场却依旧被国外公司垄断,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高端化市场的国产化率,仍需加大锂电隔膜的研究力度。本文主要针对电池隔膜在电池中的主要作用、种类、性能差异及优缺点,详细阐述了相应的国内外研究和进展,同时还概括了锂电池隔膜的制备工艺方法等,包括湿法和干法制备工艺。对隔膜的种类以及不同的改性方法进行了概述,包括不同改性方法导致的隔膜性能上的差异,并以几种商业隔膜和纤维素纸基隔膜为例,进行了性能对比。最后对锂电池隔膜在工艺、新型锂电池隔膜发展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正沧州明珠计划募集资金7亿元,用于年产10 500万m~2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隔膜的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  相似文献   

12.
石墨烯应用于磷酸铁锂电池,有助于提高其倍率特性。本文以能量密度较传统18650型提升了47.46%的40155圆柱型磷酸铁锂电池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石墨烯添加量对电池内阻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池内阻先随石墨烯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但超过一定比例后,内阻随石墨烯的增加而增加。大容量高功率40155电池具有快速充电能力,5 C高倍率下达到90.1%的充电容量仅需12分钟,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3.
橄榄石型磷酸铁锂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环境友好、循环寿命长和工作电压稳定的特点。近年来,随着CTP技术、刀片电池技术等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磷酸铁锂的商业化程度得到了大幅提高。但磷酸铁锂存在电子导电性较差和离子扩散系数低的缺陷,严重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容量,因此开展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和性能强化研究对磷酸铁锂的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比了磷酸铁锂电池与其他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差异和发展现状,系统总结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与强化的改性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锂离子电池隔膜在锂离子电池中主要起隔绝正负极防止短路和允许锂离子导通的作用[1],因此,锂离子电池隔膜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性能。在锂电池隔膜制备的过程中,以石蜡油作为造孔剂,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乙烯微孔膜,石蜡油的残留不可避免。本文研究了隔膜中石蜡油的残留量对电池自放电、倍率放电、高温存储、循环性能等应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残油量越低锂电池的应用性能越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常规片层状人造石墨负极(XFH)和二次造粒石墨负极(SS)低温充电性能研究,提出了锂电池低温析锂的相关表征方法。研究表明,与常规负极相比,二次造粒石墨负极更有利于锂电池低温充电性能的提高。SS负极材料-10℃,0.1C/0.5C循环50周后低温放电容量保持率高达100.12%,低温循环后具有较高的容量恢复率(100%),且二次造粒负极材料电池高温55℃,1C循环788周容量保持率90.62%,高温55℃搁置7天后荷电保持率为96.14%,容量恢复率为98.04%,高温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6.
以高聚合度的聚磷酸铵(APP)作为阻燃剂,聚乙烯醇(PVA)为成膜骨架材料,通过相转化的方法制备PVA/APP改性隔膜,使用在锂电池中。对改性隔膜的机械强度、湿润性、热稳定性、微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探究不同APP添加量对隔膜性能的影响,对其组装电池的循环倍率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PVA质量分数为10%、APP添加量为8%时,改性隔膜具有优异的电解液湿润性以及热稳定性,吸液率达到215%,在200 ℃下几乎不收缩;拉伸强度达到47.4 MPa。使用改性隔膜组装电池,在0.1 C放电条件下循环50次,放电比容量为143.2 mAh/g,库伦效率均大于97%,容量保持率达到95.1%,而商用锂电池隔膜所组装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只有82.8%。改性隔膜在具有阻燃性能的同时所组装电池能保持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液态锂电池的广泛应用,热失控现象时有发生,其热安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固态锂电池以其优异的安全性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简要介绍了全固态锂电池的基本概念及组成结构,重点阐述了氧化物、硫化物以及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这3类全固态锂电池的热安全性差异进行了总结,包括固体电解质材料级别、固体电解质与活性材料或锂金属负极混合时界面级别以及全电池级别的热安全性。此外,锂枝晶现象对全固态锂电池安全性的影响仍不可忽视。目前,针对材料和界面级别的热安全性研究众多,但全电池级别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小容量电池,针对全电池级别的热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探究。最后,指出了未来高安全性全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应着力于解决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关键界面问题以及锂枝晶问题。  相似文献   

18.
锂电池正极材料最新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锂电池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池,由于正极材料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锂电池性能的提高,因而对于其正极材料的研究非常广泛。综述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硫化物等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其优缺点,并展望了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1 mol/L 六氟磷酸锂/[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体积比为1∶1∶1)]的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丁二腈(SN),用循环伏安(CV)、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了丁二腈对电解液的电化学窗口、电池的比容量、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和电池的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高纯度丁二腈,能提高电池的比容量、首次充放电效率和拓宽电解液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从而提高电解液的热稳定性,改善电解液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在电池的研究发展中,锂离子电池是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池体系,近些年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作为新一代锂电池体系也备受关注。文章详细阐述了这几类常见的锂电池体系正极材料的工作原理,对不同电池体系正极材料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有助于对锂电池正极材料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