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有机胺烟气脱硫工艺流程,针对有机胺预处理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洗涤液温度高、有机胺液吸收效果差等问题,通过提高蒸发降温能力、控制动力波洗涤器入口烟气温度、降低烟气水含量、降低洗涤循环液温度等方式降低吸收塔烟气温度,通过稳定有机胺浓度和烟气浓度、提高有机胺液解吸能力等措施提高有机胺液吸收能力,实现了液硫产能和综合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金属有机骨架(MOFs)作为吸附剂选择性捕获SO2是一种有前景的烟气脱硫技术。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模拟,研究铝基MOFs材料DUT-4对纯SO2和CO2的吸附机理,并探究其对SO2/CO2混合气体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由于金属中心的高静电势梯度和羟基中Hμ-oh与气体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使得DUT-4吸附剂中SO2与CO2主要吸附在靠近金属中心的位置。低温、高压、高SO2比例均会提高DUT-4对烟气中SO2的吸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连某燃煤锅炉烟气“干式炭基催化法”示范工程的SO2资源化制焦亚硫酸钠项目,通过系统的工艺计算及优化,完成了SO2资源化制焦亚硫酸钠项目的工艺流程搭建和主要设备选型。工程应用结果表明:产出的焦亚硫酸钠纯度为96.8%(第三方检测结果),系统对SO2的吸收效率为99.9%(第三方检测结果),纯碱回收率约99.8%,尾气中粉尘含量约为7.6 mg·Nm-3。该项目流程设计和设备选型合理,达到预期效果,值得在行业内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障焦化厂放散尾气中SO2排放浓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从干熄焦生产过程中放散尾气中SO2的来源和排放途径分析,探讨了通过控制干熄炉内空气导入量和提高环境除尘风机风量的常规方法来控制放散尾气中SO2浓度的常规措施。认为,这两个常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尾气中SO2排放浓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对干熄焦放散尾气进行脱硫处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套硫铁矿制酸装置采用AS催化剂,使系统总转化率达到99.9%,排放尾气中ρ(SO2)≤260 mg/m3的实践,从运行参数、实地检测、催化剂性能及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采用新型AS系列催化剂解决新标准要求尾气中SO2排放浓度限值下调至400 mg/m3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300 kt/a合成氨装置酸性气处理采用荷兰荷丰超级克劳斯硫回收工艺,实际生产中硫回收装置硫酸回收塔出口尾气SO2含量偶有短暂超标现象;2021年11月新增的固定污染源尾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投用后,尾气SO2含量偏高乃至超标问题凸现。通过对硫回收装置生产工艺进行分析与生产数据的对比,查找症结所在,采取调整降温风机、克劳斯反应器温度、酸性气H2S浓度等一系列优化措施后,硫酸塔出口尾气SO2含量保持在400 mg/m3左右,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7.
刘谦冬 《大氮肥》2023,(6):384-388
某热电厂煤粉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后,粉尘指标测量值受烟气中SO3影响,在线粉尘仪测量值波动很大。针对烟气中SO3来源和SO3对粉尘检测数值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对烟气中SO3含量的控制方法和SO3影响粉尘量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湿法脱硫系统模拟实验台上研究飞灰等氧化物颗粒对SO2氧化特性的影响,着重探讨水溶液温度和氧气浓度等因素.结果表明,飞灰中Si,Al,Ca和Fe等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为SiO2,CaO,Fe2O3,Al2O3以及莫来石和斜长石等;飞灰的存在使得SO2的氧化程度加剧;无论混合气是否携带飞灰,SO2的氧化程度均随着水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混合气未携带飞灰时,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SO2的氧化程度明显增大,但飞灰存在时影响较小;Al2O3与Fe2O3对SO2的氧化存在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备了不同W负载量的WO3/TiO2催化剂,研究了W负载量、温度及SO2浓度对催化剂表面SO2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SO2氧化率随W负载量及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W负载量由1%增至7%时,SO2氧化率由0.034%升高至0.210%;而当温度由280℃升高至400℃时,SO2氧化率由0.043%升高至0.240%。通过N2吸附、XRD、Raman、NH3-TPD、H2-TPR及XPS等方法对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组分W的增加会导致WOx增加,该结构能够减弱催化剂表面Br?nsted酸性位点强度,增强SO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同时导致催化剂表面吸附氧(Oα)增多,促进SO2氧化;针对W负载量5%的催化剂原位红外试验结果表明,通入SO2  相似文献   

10.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稿)中对于新建及现有硫磺回收装置大气污染排放物中的二氧化硫做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一般地区不大于400 mg/Nm3,特殊地区不大于100 mg/Nm3。但目前国内已投产的硫磺回收装置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SO2排放浓度不大于960 mg/Nm3的要求。因此,对于硫磺回收装置,应从优化液硫脱气工艺,采用两级吸收两级再生、优化尾气吸收操作条件及采用高效脱硫剂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排放烟气中的SO2含量,以满足环保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传统SO2监测方法的分析,提出了甲醛法测定空气中SO2应注意的问题和见解.  相似文献   

12.
赵强  傅斌  金燕  周托 《煤炭转化》2022,(6):80-88
为探究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燃用非设计煤种时脱硫脱硝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对其进行经济性分析,以某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CFB)为研究对象,采用炉内结合尾部半干法两级脱硫超低排放系统,通过实炉试验探究了在满足超低排放条件下,锅炉在燃用三种非设计煤种及三种不同负荷时炉内和尾部半干法脱硫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基于自行构建的经济性分析模型,从脱硫脱硝运行费用角度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满足超低排放时机组的经济性。结果表明:在入炉煤硫含量远高于设计值的情况下,CFB锅炉采用炉内脱硫结合尾部半干法脱硫的超低SO2排放技术,仍可稳定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合理控制炉内脱硫程度(即改变锅炉出口SO2质量浓度)存在最佳的系统运行经济性;煤种硫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系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在硫质量分数分别为0.82%,1.21%,1.62%时,调整锅炉出口SO2质量浓度分别为1 016 mg/m3,1 158 mg/m3,1 259 mg/m3时,系统的运行经济性最好;锅炉燃用...  相似文献   

13.
在负载型离子液体溴代正丁基吡啶/活性炭([BPy]Br/AC)脱除SO2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模拟烟气组成,分别研究了该脱硫剂在同一担载比(0.36∶1)相同载体质量(4g)条件下,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及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相互组合对该脱硫剂脱除SO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条件范围内,烟气组分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与SO2同时存在时,存在竞争反应,水蒸气及二氧化碳对该脱硫剂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氧气对该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4.
基于河北某碳素企业的工业窑炉烟气,以活性焦法脱硫技术解吸的含高浓度SO2富气为原料生产硫酸铵产品,通过系统的工艺计算及优化,完成了项目的工艺流程设计和主要设备选型。工程应用结果表明,产出的硫酸铵品质达到GB/T 535—2020《肥料级硫酸铵》Ⅱ型技术指标要求,排放尾气中ρ(SO2)约为28 mg/m3,粉尘(ρ)约为8 mg/m3,系统运行可靠稳定。该项目流程设计和设备选型合理,达到了预期效果,值得在行业内推广。  相似文献   

15.
赵彩婷  任一艳 《广州化工》2012,40(12):60-62
论述了大气主要污染物SO2的来源,二氧化硫对人体和其他生物、建筑物的危害,二氧化硫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在当前我国经济、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燃料脱硫、燃烧过程脱硫、烟气脱硫三个阶段就如何进行SO2的治理,做了详细的论述。就如何选择治理二氧化硫的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温度、CO2含量与吸收液浓度对醇胺溶液吸收CO2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复配体系对二异丙醇胺(MDEA)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醇胺溶液对CO2的吸收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随吸收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以40℃为宜;吸收反应速率均随气、液相反应物含量增大而增强;混合体系对MDEA的活化效果为二乙烯二胺最好,乙醇胺最差。  相似文献   

17.
SO2是油页岩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气体。对油页岩燃烧过程中SO2释放机理的研究,有助于高效控制SO2的释放。应用基础特性实验和燃烧实验研究了北票油页岩燃烧过程中有机硫和无机硫的释放规律。采用酸洗对北票油页岩进行了干酪根提取,应用低温灰化仪进行了矿物质的制备。将制备的样品通过XRD、SDS350、XPS等进行了表征,完成了硫定性和半定量的研究。应用TG-MS(热重-质谱仪)联用,对样品进行了燃烧特性分析,TG研究了燃烧过程中样品随着温度升高而质量损失的过程,MS研究了样品燃烧过程中SO2随温度升高的释放规律。对SO2的释放曲线进行分峰拟合,结合XPS,得到硫的不同的赋存形式,系统完整地提供了北票油页岩燃烧过程中硫的释放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以磷酸钠溶液为吸收剂,采用并流旋转填料床进行了模拟烟气脱硫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液气比L/G、超重力因子β、入口SO2质量浓度Cin、磷酸浓度CL和初始pH值等工艺参数对脱硫率η和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Ga的影响规律,并采用Matlab软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η和KGa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η和KGa随L/G、CL、β和pH值的增加而升高,其中L/G和CL影响最为显著,而Cin影响最小。在L/G为(2.3~3)L/m3,β为80~110,CL为1.5mol/L左右,pH=5.5~6,Cin=(0.8~12)g/m3的条件下,脱硫率达99%以上,SO2出口质量浓度低于100mg/m3。表明该工艺具有脱硫效率高、液气比小、节能降耗、设备体积小、适用范围宽等特点,可实现达标治理,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煤泥、煤矸石等多元低热值煤掺烧下CFB锅炉污染物生成排放特性,以某电厂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运行实测数据,研究了该锅炉在30%~99%负荷率下烟气SO2、NOx生成及粉尘排放随负荷变化的特性,并分析了锅炉运行负荷、平均床温、过量空气系数及流化风率等关键运行参数对其生成与排放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组在30%~99%全负荷条件下总排放口烟气污染物排放均能够满足超低排放标准;SO2、NOx排放浓度随锅炉负荷的降低基本呈现先降低后迅速升高的趋势,粉尘排放浓度随锅炉负荷的降低而降低;所研究关键运行参数中,锅炉床温对SO2、NOx生成与排放水平起主导作用;低负荷下锅炉平均床温较低、炉膛过量空气系数较大,SO2、NOx生成浓度偏高,且二者排放浓度与过量空气系数及流化风率基本呈正相关。综合考虑,应适当控制锅炉平均床温在800℃以上,过量空气系数应不高于1.3为宜;低负荷下可采取烟气再循环措...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和研究干熄焦放散烟气SO2来源、特性,并结合生产工艺、设备布局等,分类应用脱硫工艺技术,对干熄焦放散烟气中SO2进行脱除,达到了超低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