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秸秆类生物质燃烧结渣与沉积倾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质能是清洁的能源,开发生物质能源对我国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生物质燃料固有的高碱金属含量的特点,成为阻碍生物质燃料广泛利用的主要因素.介绍了生物质燃料特性和燃烧特性,并结合对生物质在层燃炉排炉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的分析,指出其在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结渣和沉积倾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直接混合燃烧是最经济、最直接和最常用的混合燃烧方式.生物质和煤煤粉炉直接混合燃烧是生物质燃烧利用的一种选择,通过和煤的对比,对生物质燃料的性质、直接混合燃烧方式选择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生物质和煤煤粉炉直接混合燃烧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燃料的灰熔融性对受热面的结渣起着关键作用.生物质与煤的灰熔融性测定借用煤的测定标准,难以真实评判灰的熔融特性.在不同成灰温度下,利用HR-3C灰熔融性测定仪,以稻秆、白杨木屑、稻壳和煤在不同配比下混合燃烧的灰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成灰温度对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的熔融特性.研究表明:不同的成灰温度对生物质与煤混合燃料的灰熔融性特征参数有着明显的影响,根据生物质中无机元素的特性和实际锅炉燃烧情况,对生物质与煤混燃成灰方法,借用ASTM E1755-01规定的低温成灰标准更能够准确反应其灰的熔融性.  相似文献   

4.
燃料的灰熔融性对受热面的结渣起着关键作用.生物质与煤的灰熔融性测定借用煤的测定标准,难以真实评判灰的熔融特性.在不同成灰温度下,利用HR-3C灰熔融性测定仪,以稻秆、白杨木屑、稻壳和煤在不同配比下混合燃烧的灰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成灰温度对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的熔融特性.研究表明:不同的成灰温度对生物质与煤混合燃料的灰熔融性特征参数有着明显的影响,根据生物质中无机元素的特性和实际锅炉燃烧情况,对生物质与煤混燃成灰方法,借用ASTM E1755-01规定的低温成灰标准更能够准确反应其灰的熔融性.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气合成燃料二甲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气净化、生物质气重整、生物质气合成二甲醚等技术,并且对生物质合成二甲醚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气化技术、净化技术和二甲醚合成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工艺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气合成燃料二甲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气净化、生物质气重整、生物质气合成二甲醚等技术,并且对生物质合成二甲醚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气化技术、净化技术和二甲醚合成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工艺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厌氧发酵的主要目的是制备沼气,实现生物质能源化和资源化的利用.由于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很多,为预估沼气成分的变化和产气规律,可根据厌氧发酵过程的生化反应动力学理论,建立生物质厌氧发酵动力学模型,并对生物质厌氧发酵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指导生物质厌氧发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相似文献   

8.
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通过分析生物质燃料颗粒干燥过程的特点,建立了其在水平直管内气流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分别针对物料初始含水量、入口空气温度和进料量对生物质干燥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秸秆燃烧动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生物质秸秆燃烧反应动力学特性,以便加深了解燃料的燃烧特性,为燃烧设备的设计提供指导作用.依据燃烧动力学理论,采用动态热重法和微分热重法联用,在已有相关研究基础上,研究了生物质秸秆失重过程中的燃烧特性和热解特性,分析了失重过程的原因,并针对升温速率、载气气氛对生物质秸秆燃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制氢与燃料电池的技术整合将提供一条完全清洁的后续能源路线,并能够为生物质能源的高效经济利用开辟具有竞争力的创新途径,为氢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利保障.在对生物质热化学制氢的工艺路线和过程经济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制氢路线开发中的优化方向;对生物质燃气在高温燃料电池系统中应用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生物质基燃料电池系统的研究进展,明确了适宜的生物质制氢与燃料电池系统的整合工艺开发中需要克服的障碍和路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及其产物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的开发利用对废弃资源回收、能源结构转换、环境改善和保护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是其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该技术很大程度上能缓解当今社会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是人类开发可再生资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生物质能源的热解液化技术及其产物利用发展的情况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安徽生物质资源利用的效益评估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发展生物质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发现发展生物质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而通过对安徽生物质能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却发现安徽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水平很低,两者差距甚远,通过分析其中原因,最终提出发展安徽生物质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秸秆规模化制粉处理已经变成我国秸秆类生物质资源的重要利用方向。但目前,市场上依旧缺少大规模的秸秆类生物质超细粉碎机械,超细粉碎的相关理论和规模化制粉机械设计研究尚不多见,秸秆类生物质能源规模化利用及产业化生产面临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4.
作为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生物质具有低成本、不会增加大气中CO2含量等优点,其应用已成为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原生生物质可经由水热炭化过程(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HTC)制备多种功能碳材料。对以原生生物质为原料通过HTC法制备具有广泛用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就现阶段基于HTC法制备的碳材料在气体液体吸附、磁性碳材料、电池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进行厨余厌氧酦酵生质能源应用之可行性评估,针对厨余转换生质能之产能、用能及可不可能等3大部分,作为评估之重要范畴,同时根据厨余特性、分类收集、反应器形式、操作控制技术、反应物再利用去化管道及经济评估等6大因子,作为后续能源应用可行性评估之重要准则.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汇整相关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及技术可行性,以期提供推动低碳城市厨余生质能源化政策之建议方向.根据目前评估数据显示,利用生质能源于LNG、CNG车及氢气电动车等车辆之燃料,已有相关之应用实绩,未来可经由建置生质能源中心示范厂先期进行试运,再配合公部门(例如:公共运输工具与清洁车等)及未来施政之需求与考虑后,再行验证推动示范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制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背景下,生物质制氢是一项富有前景的制氢技术,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生物质制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具有可持续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唯一选择,然而近100多年来,人类社会在人口增长、全球气候变化、淡水资源短缺、不可再生资源终将耗尽(能源、矿石)、农业生产、持久性有害物质在生态环境积累、大量物种加速灭绝等方面,呈现不可持续性特征,人类的宜居家园破坏殆尽。在此背景下,工业生态学、绿色化学理念应运而生,并表明改变使用资源的类型和方式势在必行。植物制造的生物量属可再生资源,可生物降解、参加生物圈循环,具有诸多资源和环境优势;然而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效率不到5%,生物量的大规模生产,还存在土地和淡水资源等障碍。因此,需要进行叶绿素工作机理仿生学研究,开发高效利用太阳能的生物催化剂;光分解水可以获得氢能源,因此,以大气层中的CO:及水为原料,光合成生物质能源、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高纯度纸浆纤维素、棉纤维、碳纤维原料的高规整度纤维素等,获得人类必需的资源和能源(并可逆转气候变化),此举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为了研究秸秆类生物质(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燃料甲醇和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采用热化学方法在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中生产了低热值秸秆燃气,对该燃气进行脱硫、脱氧、焦油催化分解、纯化、配氢等优化实验,制备出秸秆合成气.在直流流动等温积分反应器中进行了催化合成甲醇的催化实验,在235℃和5 MPa条件下进行了催化剂种类及粒度对甲醇合成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甲醇的适宜催化剂型号为C301,最优化颗粒粒度为0.833 mm×0.351 mm.该研究为生物质(秸秆)气催化合成甲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垃圾、生物质处理及废弃物再利用固体燃料(RDF)研究发展状况,提出了垃圾与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新途径,即复合垃圾衍生燃料(C-RDF).阐明了发展C-RDF的意义在于:可以实现垃圾可用能的贮存与运输;再生资源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利用;易于稳定燃烧和解决烟尘污染问题;燃尽废物更容易综合利用.笔者建议:C-RDF应该成为我国垃圾与可燃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一条有效新途径;为了生产和应用C-RDF必须进行C-RDF的成型机理和工艺、其燃烧机理和特性规律以及燃烧污染控制机理和方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