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晓璐 《中国油脂》2022,47(1):10-16
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水酶法提取中华草龟内脏油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四极杆时间质谱法(UPLC-ESI-Q-TOF-MS)分析中华草龟内脏、脂肪块、卵、肌肉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脂质组成。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中华草龟内脏油最优工艺条件为使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时间0.5 h、酶添加量(以内脏粉质量计)0.5%、酶解温度55 ℃、pH 7、料液比1∶ 4,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66.56±1.25)%。中华草龟4个部位脂质中检出包括异构体在内的16种脂肪酸,检出139种脂质成分,主要为甘三酯,还有少量的磷脂、鞘磷脂和甘二酯。主成分分析表明,脂肪块和内脏中的脂质成分相似,而与卵、肌肉中脂质组成有较大差异。综上,中华草龟脂质具有作为食用油脂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通过测定不同油品、不同工艺食用植物油的诱导时间,比较分析不同食用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油稳定性从优到劣的排序为:芝麻油、高温焙炒花生油、橄榄油、压榨成品花生油、大豆油、调和油、压榨成品葵花仁油、亚麻籽油、牡丹籽油,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甘三酯和有益营养伴随物是影响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食用油脂的营养与平衡膳食王仲礼脂肪是甘油和各种脂肪酸所形成的甘油三酯的混合体。动物油脂与其它油脂的区别在于其成分中所含甾醇的性质不同,它主要含胆固醇,植物油脂主要含植物的醇。形态上动物油脂含饱和脂肪酸较多而呈固态,植物油脂舍不饱和脂肪酸呈现液态。不饱...  相似文献   

4.
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无损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脂质研究。本文概述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脂质含量及其固体脂肪指数,动植物油脂的脂肪酸测定,食品中活性磷脂的结构鉴定以及食用植物油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新进展,以期为食品脂质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油脂是人类膳食中的基础营养素之一。不论是食用油脂还是含油脂食品,在其生产、加工、贮藏和使用过程中都会以各种方式发生反应而逐渐被破坏变质,从而影响其营养价值和口感、风味,甚至产生有碍健康的物质。我国是油脂大国,对油脂的变质问题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油脂在通常的环境条件下会自动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面逐渐破坏变质,尤以氧化为甚。氧化首先发生在甘三酯的双键和α碳位,脂肪酸基团的α碳失去氢离子而形成脂肪自  相似文献   

6.
在油脂酯交换反应过程中,产物油脂往往需要进行Sn-2位脂肪酸组成的鉴别与分析,由于反应生成物(如脂肪酸,脂肪酸甲酸,甘三酯,甘一酯,甘二酯等)的性质十分相似,要研究酯交换过程中甘三酯的Sn-2位脂肪酸组成,所需要甘三酯的量往往需要很多块TLC板的分离才能实现,致使实验费用增加,效率降低,本文主要研究了脂肪酸,脂肪酸甲酯以及硅胶对油脂Sn-2位脂肪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脂肪酸、脂肪酸甲酸以及硅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影响油脂Sn-2位脂肪酸组成分析的结果,这种方法是对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方法的改进和补充,大大简化了分析过程,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相关的研究与分析中。  相似文献   

7.
张露  张晴 《中国油脂》2023,48(8):23-29
油脂及富含油脂食品(巧克力、冰淇淋、人造奶油等)的物理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脂肪的结晶状态。油脂结晶改良剂的添加可以影响底物油脂的结晶行为从而改变产品的质构,进而调控油脂结晶,使其应用于各种产品和工艺中。分别对单甘酯、甘二酯、甘三酯、蔗糖酯、聚甘油脂肪酸酯、磷脂、无机物等作为结晶改良剂对不同底物油脂的结晶调控效果进行综述,并对现阶段结晶改良剂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结晶改良剂的种类和用量显著影响底物油脂的结晶行为,结晶改良剂与底物油脂中主要甘三酯的匹配性是调控底物油脂结晶的关键。要实现精准调控油脂结晶,仍有待更为深入的结晶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8.
张家枫 《中国油脂》2020,45(12):38-43
采集成品食用植物油样品53个,对其甘油酯组成、3-氯丙醇酯(3-MCPD酯)和缩水甘油酯(GEs)含量进行检测,分析食用植物油产品的甘油酯组成与3-MCPD酯、GEs含量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检油样中甘三酯含量为81.26%~99.11%,甘二酯含量为0.79%~13.94%,甘一酯含量为ND~4.84%,甘三酯含量不足95%的样品数占52.8%,不同品种油脂及同品种不同油脂样品的甘油酯组成均呈现较大差异;3-MCPD酯检出率为86.79%,含量为0.19~14.68 mg/kg;GEs检出率为100%,含量为0.16~19.20 mg/kg;对照欧盟限量指标,GEs含量小于等于1 mg/kg的样品占20.75%,3-MCPD酯含量小于等于1.25 mg/kg的样品占64.15%;棕榈油和稻米油中3-MCPD酯和GEs含量远高于其他油脂品种,这两种油脂中甘二酯和甘一酯含量也最高;大豆油中3-MCPD酯和GEs含量较低,甘二酯和甘一酯含量也较低;其他油脂中3-MCPD酯和GEs含量与甘二酯和甘一酯含量之间并未显示出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部位荣昌猪肉中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业传  李洪军  吴照民  李凤 《食品科学》2011,32(22):216-220
研究不同部位猪肉中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以荣昌猪4个不同部位的肌肉为原料,对比四者脂肪含量和肌内总脂、甘三酯、磷脂、游离脂肪的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4部位肌内总脂和甘三酯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而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部位总脂肪酸和游离脂肪组成有显著差异(P<0.05),而甘三酯和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差异不显著(P>0.05)。由于游离脂肪酸在肌内脂肪中比较很小,不足以对总脂肪酸组成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不同部位荣昌猪样品间肌内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显著差异主要都是由肌内甘三酯含量的显著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生物技术在植物油深加工方面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用脂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对植物油进行选择性酯化、水解、酯交换反应,在生理条件下制备有生理活性的多不饱和酸甘油酯;分离和浓缩不同分子结构的脂肪酸酯(如C_(22∶1)、C_(20∶5)、C_(22∶6)等脂肪酸的各种酯);对不同脂肪酸组成的甘三酯进行有效的改性,制备各种食用脂肪(如代用可可脂、人造奶油、起酥油等)。另外,还研究出提高脂酶活性与  相似文献   

11.
第7章油脂与加脂剂 7.1 油脂与蜡 7.1.1 概述 传统的皮革加脂剂都是天然化合物.油(在室温下呈液态或半液态的称为油)和蜡是自然界种类最广泛的化合物之一,是所有生命物质新陈代谢的必要组成,因此品种特别繁多.但除长链烷烃物质(矿物油、石蜡)外,其它油脂的基本化学结构相近,外观相似.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三甘油酯,俗称甘油三酸酯,而蜡则是脂肪酸的脂肪醇酯.  相似文献   

12.
油脂又叫食用脂肪,因其主要成分是由一个分子的甘油和三个分子的脂肪酸结合而成,所以也叫甘油三脂。饮食业习惯将油脂分为动物性油和植物性油两大类,动物性油在常温下一般呈固态,含饱和脂肪酸较多,如:猪油、羊油、牛油、人造奶油等;而植物性油一般在常温下则呈液态,如瓜子油、菜子油、花生油、芝麻油、豆油、椰子油等。油脂在烹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无论烹制什么菜,基本上都离不开油脂。  相似文献   

13.
李静 Aitze.  K 《中国油脂》1995,20(4):45-48
利用薄层色谱(TLC)和气液色谱(GLC)法对部分种子毛油,如毛醚油、沙棘油、日本蜡(脂)、橄榄油及棕榈油的游离脂肪酸组份(FFA)及甘三酯组分(TG)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种子油在经TLC分离后得到的FFA组分和TG组分中的脂肪酸组成是不同的,种子中的甘三酯并不以油脂总脂肪酸组成的比例进行水解,这个结果是由于植物种子或果实中存在的解脂酶对水解过程的影响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我国对母乳脂肪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母乳脂肪酸的分析研究,以及关注母乳中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AA和DHA)对婴儿健康的影响。国内婴儿配方奶粉油脂目前的设计也限于模仿母乳脂肪酸含量,而没有充分注意到母乳脂肪酸在甘三酯中的位置分布对婴儿消化吸收的重要影响,也没有注意到母乳中含有的脂肪酶能更好地促进消化吸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母乳脂肪和婴儿配方奶粉油脂研究现状,试图给婴儿配方奶粉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食用植物油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之一,不仅富含人体所需三大营养物质之一的脂肪,而且还能提供其他多种营养成分,因而与人们的饮食和健康息息相关。食用植物油的保质保量供应事关国家食品安全。食用植物油种类众多,不同食用植物油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对我国主要食用植物油和小品种食用植物油的生产开发现状、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以及主要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的改良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质构脂质的脂肪酸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质构脂质是甘三酯的重构体 ,质构脂质的研究是功能性油脂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制备质构脂质的脂肪酸来源情况进行了介绍 ,并对其吸收代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旨在为全氢化硬脂在塑性脂肪、油凝胶等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开发依据和理论基础,全面分析硬脂组成对其晶体性质的影响。测定了全氢化棕榈仁油(HPKO)、全氢化棕榈油(HPO)、全氢化棉籽油(HCSO)、全氢化大豆油(HSO)、全氢化低芥酸菜籽油(HCO)、全氢化高芥酸菜籽油(HRO)、精炼漆蜡(LW)、可可脂(CCB)的脂肪酸与甘三酯组成、热性质、微观结构及形态,研究硬脂的组成对其热性质、微观结构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HPO、HCSO、HSO、HCO均以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HPKO以月桂酸和豆蔻酸为主,HRO以硬脂酸和山嵛酸为主,LW以棕榈酸和油酸为主,CCB以硬脂酸、油酸、棕榈酸为主;硬脂的甘三酯组成对其熔点有很大影响,CCB、HPKO的熔化温度较低,HSO、HCO、HRO的熔化温度较高;HRO虽然含有大量的山嵛酸,但其熔化温度低于HSO和HCO,这可能与甘三酯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油脂中高熔点甘三酯含量影响油脂的固体脂肪含量曲线,相同温度下高熔点甘三酯含量高的油脂具有更高的固体脂肪含量,甘三酯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油脂的固体脂肪含量曲线;CCB晶型为β型,HPKO、HPO、HCSO为β′型,HC...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油脂微波加热模型,研究不同的油脂微波加热后3-氯-1,2-丙二醇(3-chloropropane-1,2-diol,3-MCPD)脂肪酸酯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NaCl溶液、pH值、时间、不连续微波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3-MCPD脂肪酸酯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熟榨植物油微波加热后3-MCPD脂肪酸酯含量增加均超过9 mg/kg,远超过其他植物油。2)3-MCPD脂肪酸酯含量随NaCl的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随NaCl溶液体积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3)酸性环境促进3-MCPD脂肪酸酯形成。4)微波加热10 min内,3-MCPD脂肪酸酯含量与时间呈正相关。5)微波总时间一定的情况下,不连续微波产生的3-MCPD脂肪酸酯明显少于连续微波。6)金属离子作为催化剂参与活性中间物的形成,能明显地促进3-MCPD脂肪酸酯的形成。上述结果可为食品微波加工处理过程中危害物3-MCPD脂肪酸酯的控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氯丙醇酯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氯丙醇酯的污染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出现的热点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尤其是脂肪酸3-氯-1,2-丙二醇酯(3-chlorine-1,2-propylene glycol ester,3-MCPD酯)污染问题更为突出。研究表明,食用植物油中3-MCPD酯主要形成于精炼过程,而未精炼的食用植物油几乎不含3-MCPD酯。欧盟国家已对食用植物油中3-MCPD酯的形成机制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主要对食用植物油种类、可能的前体物质、精炼工艺与3-MCPD酯形成的关系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油脂凝胶化工艺是最具潜力的零反式脂肪酸、低饱和脂肪酸塑性脂肪制备技术之一。油脂凝胶是通过向液态植物油中添加凝胶剂,在加热搅拌或模板脱水等加工条件下获得的具有热可逆、类固态行为的脂质固形物。天然蜡因其价格低廉、容易获得,且能在较低浓度下构建具有较强质构特性的油脂凝胶,被证明是最有效的结晶型凝胶因子。本文系统综述不同组成的天然蜡构建蜡基油脂凝胶的工艺,重点讨论影响蜡基油脂凝胶结晶特性的因素,简要阐述蜡基油脂凝胶的主要优势及其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天然蜡基油脂凝胶在食品专用油脂工业化生产中的开发、所遇到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