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前言浙江东部绵亘以千公里计的海岸线,用土石堤塘构成一条抵御台风暴潮的坚强防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围海工程规模逐渐扩大,一些先进地基处理技术如土工布、塑料排水板等引入海塘工程,为在松软地基上建造高大海塘创造了条件。解放40多年来所建的海塘,由于标准不高,几乎每年部有局部毁塘事件发生,损失颇大。因此建设能抵御特大风暴潮的标准海塘势在必行。我市在标准塘建设中,因地制宜地采用了改进型直立式塘,取得了一些成效,与其他塘身断面比较,具有省工省料,降低造价的  相似文献   

2.
简介了建国46年来,57个台风给浙江省所造成的灾害损失,根据9417号台风汛情特点,分析海塘工程损毁的原因,探讨海塘修建技术及防灾对策。  相似文献   

3.
1海塘现状及9711台灾损毁情况我县地处浙东沿海,海岸线总长16/146km.其中海塘岸长136km,保护着全县12个镇一一928万亩耕地和25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标准海塘长122k。,其中50年一遇的D级海塘264km,20年一遇的用级海塘33.6km.10年一遇的IV级海塘62.skin.在抗击1991年卫5号、1996年8号等几次较大台风暴潮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1997年11号台风历时长、强度大、范围广,恰遇7月半大潮汛,造成风、而、广1三碰头.沿海风力达到12级以L。18日24ht分向社为240mm,最大点雨量达】580mm,胡陈港六位达到5.52rn(黄海基面.下问).比197…  相似文献   

4.
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省,年年遭受台风暴潮的袭击。特别是1997年11号强台风,给浙江省沿海一些地区带来了巨大损失:776公里海塘被冲毁,直接经济损失达193亿元。1997年10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浙江东部海塘作为今后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修筑一条千里海塘。省政府将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用3~4年时间把浙东沿海防御能力偏低的1000公里海塘全部建成高标准海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上海风暴潮灾害情况,分析了风暴潮影响趋势;按地理位置分析了各岸段海塘风暴潮的主要风险和应对措施;介绍了黄浦江河口建闸初步研究成果.提出当前应对黄浦江防汛墙防御能力偏低的思路;介绍并探讨了国外暴雨积水防御的先进理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风暴潮灾害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2001—2007年,平均每年台风暴潮灾害损失约161亿元,其中2005年和2007年经济损失总值分别达333亿元和298亿元。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风暴潮灾害带来的损失呈增加的趋势。海堤工程是沿海地区防风暴潮体系中重要而有效  相似文献   

7.
嵊泗县由404个大小岛屿组成,是全国十大重点渔港之一,港域水深广阔,渔、港、旅游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紧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公178.6m^3,且缺乏建较大小源工程的自然地理条件,蓄供水水源工程和高标准海塘建设是嵊泗县水利建设的重点,对嵊泗县在蓄供水水源工程和高标准海塘建设中,结合渔、港、景优势,综合开发所取得的成就和加快水利设施建设的对策措施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已经严重威胁到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城市开发建设过度和防洪工程标准偏低是海洋灾害气候加剧的主要原因。建立沿海城市防台风长效机制,需要我们总结经验并借鉴国外防洪的先进经验,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上海长江口杭州湾海塘和黄浦江防汛墙是上海防汛的两条重要生命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不确定性灾害的增多,现有的工程体系应对潜在风暴潮灾害的风险仍在加大,其防御水平和应对措施一直是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针对上海近年汛情新特点,在系统收集调查全市海塘、黄浦江防汛墙等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复核评价各防线现状情况、实际防御水平、适宜的标准、主要的问题和风险,并对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三门县标准海塘工程的施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台风灾害频繁,海塘的防灾减灾效益十分显著。在分析了1998年度标准海 塘建设管理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1999年度海塘建设的施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