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涛 《现代装饰》2015,(2):148-149
在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诸流派中,瓦西里·康定斯基可以说是抽象主义的先驱。他的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著有《论艺术的精神》,《点,线,面》等抽象主义理论著作是现代抽象主义的启示录。虽然康定斯基富有创造力和分析能力,对艺术也有着执着的追求,但最终由于政治和社会对他"人性"的吞噬,使他的抽象艺术趋向形式主义,他的探索使他失去了自由、激情以及深刻的人性内容,这使得他成为一个漂浮于大地上的学者,而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5)
<正>"德艺双馨"向来为评价艺术家的崇高标准。"德艺双馨"虽然并无具体标准可资参阅,但艺术家一生的艺术实践、立身处世无不向世人昭示其德、其艺。中央音乐学院张韶先生可谓"德艺双馨"。"德艺双馨"也正是他一生的艺术实践、立身处世的最好总结。本节即以张韶先生的立身处世作为依据,论述张韶先生"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3.
莫兰迪是西方20世纪著名的油画大师,他的一生都在执着着画着瓶子和罐子,他以微妙的"冥想式"静物画著称,他的画面质朴、简约,似乎包含着对宇宙的深刻理解,他的画面极具有东方的意蕴,巴尔蒂斯曾评价说:"莫兰迪无疑是欧洲最接近中国画的画家了,他把笔墨的运用到了极点。"他的绘画的观念也与中国的艺术是高度一致的,他画面中的瓶瓶罐罐更是对他内心感情的抒发,他的画面深处,无不体现着中国艺术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8)
抽象主义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产物,在中国不存在西方意义上的抽象主义艺术发展的土壤。中国的抽象艺术必须从自身的民族文化中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文化根基。文章主要以极多主义为载体,探索中国抽象艺术本土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罗星海  梁明捷 《住区》2021,(2):144-149
20世纪前叶,赋予思辨与批判的艺术家以形体、色彩、符号、组合等抽象艺术掀起一场从立体派到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的视觉革命.受惠于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与给养,景观设计师罗伯特·布雷·马克思创作出一系列地域性的文化景观,他的艺术创作、职业生涯、思想轨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画我的园林(I paint my gardens)”...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4,(7)
1917年在荷兰出现了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因此得名。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风格派从不运用任何具象的东西,强调运用几何图形来表现风格派的纯粹精神。风格派是绘画史上的革命,更是对之后的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十一世纪,许多著名的设计师对风格派的艺术运动更是念念不忘,时时在他们的作品中发现风格派精髓被运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0)
艺术是富于趣味,想象和启发的,艺术家作为个体从开始学习到成熟,再到突破,一路走来,磕磕碰碰,却从未停止追求,从未满足。吴冠中先生用一生的时间在探索,在寻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说自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是谦虚,更是真实回顾自己一生的创作经历得到的感悟。所以吴冠中在《我的路》这篇文章中说他东寻西找求新貌,感叹自己是过客,只住客店,没有归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7)
吴冠中先生是中国画坛有较大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通过在艺术实践中对绘画形式美进行深入探索,形成了鲜明的创作理念及创作风格,一生致力于"水墨当随时代"和"中国风的油画"研究,对中西方艺术融合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对吴冠中先生绘画形式美的探析,了解其创作理念,对艺术探索和尝试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7)
吕凤子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绘画艺术家与教育家,他一生倾心于绘画艺术创作,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因其为人谦虚、处事低调,很少有人对其绘画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文章阐述了吕凤子先生绘画艺术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7)
<正>康定斯基被称为"抽象之父",他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运动中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不仅是一个成功的画家,更是一个颇有建树的艺术理论家,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奠基人,他的抽象绘画理论对二十世纪西方现代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艺术背景着手,简述其在艺术理论上的贡献,通过被康定斯基重新定义的绘画语言,浅析他绘画作品的内在表达。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4)
二十世纪初期,西方美术蓬勃发展,产生了野兽派、立体派、达达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等现代主义流派。奥德·纳德卢姆作为全球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盛行的背景下,一直坚守着传统的绘画表现形式,用古典的绘画语言表现独特的精神世界。本文以奥德·纳德卢姆的绘画艺术作品为中心,通过对艺术家的艺术经历及其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阐述古典主义绘画持久的生命力和对当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1,(4)
<正>红砖美术馆展出美国艺术家詹姆斯·李·拜尔斯(James Lee Byars,1932-1997)中国首次大型个展——"詹姆斯·李·拜尔斯:完美时刻",由闫士杰策划,作品涵盖装置、行为、雕塑和视频等多种媒介,五十多件作品以及文献资料全面展示了这位传奇观念艺术先驱跨越四十年的职业生涯。通过文献区观者可深度阅读拜尔斯的创作思想和艺术实践。拜尔斯曾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学习艺术和哲学,于1958年前往日本,在日本游学、生活10年,东方的哲学、艺术持续影响了他的一生。正如此次展览策展人闫士杰所言:"东方的禅宗和日本的能剧启发了他独特的艺术创作,日本成为他艺术实践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2)
综合绘画材料的应用及表现力在当下中国画的观念转变中一直是艺术家长期探讨和争论的课题。从古代绘画发展史来看,画家艺术成就的取得大多是通过中国画材料的革新来实现的。而一些特殊的技法运用,更是让艺术家有了更大的绘画创作空间。中国画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画由过去的贵族艺术转向"民众的艺术",由过去的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在题材内容上产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14)
梦是幻想的产物,人们将生活中的不如愿幻化为梦,是内心的一种宣泄。对艺术家来说,梦更是他们艺术创造的源泉。这种源泉存在于艺术家的潜意识中并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梦的"无意识"存在于艺术家的潜意识中。艺术家对梦进行艺术加工,使它成为一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更是艺术家们"梦"和"想"得到满足的一种途径。但是艺术创作和梦是有区别的,虽然梦与艺术创作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不能过于感性或理性地谈创作。  相似文献   

15.
"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工程师",正是因为老师的这句话,让精通数理化同时又钟爱绘画艺术的何镜堂在少年时便决定选择建筑师作为他一生的职业。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21)
宋文治是我国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宋太湖"的美誉享誉海内外。他一生经历了学古、出新和革新三个艺术阶段,积极投身于现实生活中的写生、创新,创作了一批具有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优美画卷,又能与时俱进地反映当代现实生活。老年时他又运用小泼彩泼墨画法创作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山水小品。他的山水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个性化艺术风格,对中国现当代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1)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卓越的艺术家、国画大师。他将中国艺术的精髓融入创作,展现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同时,他又受到中国民间艺术营养的滋润,其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风格,在中西画坛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齐白石的艺术作品进行探究,对当今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具有很好的启发与指导作用,对中国绘画的实践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4)
巴尔蒂斯是20世纪一位很有成就的艺术家大师,曾经被各大媒体报纸誉为"二十世纪最后的巨匠"。他一生成果丰厚,在艺术史上占据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也对当时和现代人有很深的影响。对一位从来没有受过科班教育的大艺术家来说,避免了学院派死板教条的教学弊端,所幸家学的渊源及艺术氛围的熏陶,使他能够直接地体会接触到绘画最核心的内容,从情感内心出发,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对于一位离群索居、独树一帜的艺术家来说,能够在20世纪艺术界纷繁复杂的流派变化中坚持自己内心情感的独立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位大艺术家应有的品质。他的生活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这也会在无形中反映到他的作品中。这种中西合璧的神秘,给人带来一种欢喜的陌生感。而这样的陌生感也是文章主要论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15)
雕塑作品可以反映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以其独特的魅力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雕塑艺术以一种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相交融的方式存在,以静态的美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创作源于生活,关注人们日常生活冷暖的雕塑作品,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才能获得认同。同时,任何雕塑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更是生活艺术的直接体现。文章以"家"系列雕塑作品阐述雕塑艺术及其时代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6)
<正>他,被后人尊称为"清唱剧之父"。人们盛赞他是音乐创作的多面手,更是乐坛上的常青树。他一生近60年的音乐生涯中,在德国、英国和意大利乃至全欧洲都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作品,把德国严谨的对位法、意大利的独唱艺术和英国的合唱传统,熔炼锻铸,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炫目的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