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总结储罐内部介质三相区域(含油污水区域、油相区域、气相区域)腐蚀原因,确定易腐蚀减薄区域。建立腐蚀泄漏后液体影响范围数学模型。以某油库汽油罐含油污水区域泄漏为例,计算储罐泄漏液体影响范围,为确定储油罐泄漏安全防护距离及应急救援提供依据。相对于油相区域、气相区域,含油污水区域对储罐内壁腐蚀比较严重;相对于油相区域—气相区域交界面,含油污水—油相区域交界面腐蚀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曹峰 《山西建筑》2012,38(25):156-157
针对医院建筑照明设计的特殊性,就门诊、候诊区域、病房区域、检查室区域、手术室区域以及其他区域的照明设计及要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照明设计措施,以使医院照明设计合理、完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区域一体化与区域整合逐渐成为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针对学术界关于我国中部地区区域一体化研究较少的状况,本研究以中部地区的丰城-樟树-高安一体化区域为例,从多层次区域管治视角,探究了该地区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城镇发展、产业分工、基础设施、流域开发以及跨界冲突等问题。研究发现,与区域一体化推进程度较高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同,中部地区区域一体化体现出近域竞争激烈、缺乏一体化机制、跨界整合困难、忽视生态保护等特征。最后,为推进区域一体化,提出建立多层次区域管治体系机制、编制区域一体化规划、建立跨界合作基金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选取地形、植被类型和居民点为影响因子,运用软件ArcGIS 10.3 对安宁市进行火险等级区域划分;并基于火险等级,结合河流、道路和灭火力量距离展开安宁市计划烧除点烧区域遴选研究。研究表明:安宁市火险等级Ⅰ、Ⅱ、Ⅲ、Ⅳ、Ⅴ区域面积分别占安宁市总面积的41.75%、3.6%、19.66%、4.53%、31.46%,高火险等级以上区域所占比重较大,是极容易发生森林火灾的地区;低火险等级以下区域主要分布在河流分布区域、难燃树种分布区域、居民点稀疏区域,集中于安宁市北部;高火险等级以上区域主要集中于易燃树种、海拔低于2 000 m 以及人口密集的区域,集中于安宁市南部;安宁市计划烧除点烧序列等级Ⅰ、Ⅱ、Ⅲ、Ⅳ、Ⅴ区域面积分别占安宁市总面积的31.46% 、4.53% 、19.66% 、3.6%、41.75%;优先点烧南部区域,其次点烧西北区域,再次为东部区域,最后点烧其他低火险区域。研究结果为我国西南林区森林防火、计划烧除工作提供技术性支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5)
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了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代表着一个区域的主体和形象。在研究系统论的基础之上,分析当前各地产业集群的浪潮之下,建立全程区域品牌发展模型,从投入、转化和产出角度探讨如何建设和发展区域品牌。建立了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和其他中介组织的区域品牌发展的结构模型,以实现区域品牌在政府、企业、社会和其他中介组织四个要素制约下的持久、有序、稳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启明 《砖瓦世界》1999,(9):18-18
客厅的主要区域是聚谈区域,这个区域是客厅的中心区域。以这个区域为重点突出部分,其它区域以这个中心为轴,客厅的装饰布局策划也就随之产生了。 以中心区域为杠杆,其他部分服从或从属于这个中心区域。 为方便聚谈区域的起居、通行,这个区域相对拥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在  相似文献   

7.
新区域主义的发展观、方法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了20世纪出现的新区域主义的研究状况。阐述了其主要特点:①关注区域特性,采用实地考察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区域;②关注当前城市、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③综合平衡区域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发展目标;④强调不同尺度区域空间规划相结合的重要性,并主张采用更加积极、民主的规划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新区域主义对我国区域规划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当代区域设计起源于传统的区域规划.物质设计复兴和传统区域规划是当代区域设计的两个来源.区域设计致力于塑造区域的物质形态,它通过适宜地引导社区中居民点的布局规划一个区域的未来.作为适应增长的战略,区域设计提供了一个物质框架,用以决定或引导社区在区域中最有利的位置、功能、规模和相互关系.社区、联系通道和边缘区这三者是区域设计概念的支柱.区域设计致力于通过交通、通讯及其他联系方式将社区联接成为一个区域网络,但同时又保持这些社区的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9.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区域背景的变革对城市(或地区)的影响日益增强。本文以肇庆市中心区域为例,按照“区域背景变革的描述——区域背景变革带来的相关影响分析——城市应对策略”的路径,探讨了肇庆市中心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点策略,如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产业发展策略、空间区划等。  相似文献   

10.
结合具体实例,对分区域计量管理体系的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分区域计量管理设计要点,并对分区域平均压力、夜间用水量、区域用水量及区域泄漏率等计量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阐述了分区域计量在供水系统中的运营管理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区域旅游交通规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是由国家旅游局、国务院三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交通部、水利部等六部委共同领导,采取"国家组织、专家参与、地方配合、部门协调、中外合作"的规划编制方式编制的我国第一例跨省区的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该规划旨在通过推动三峡区域旅游的发展,实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旅游交通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将对规划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引导、支持和保障作用,文章运用现代区域规划方法,在对区域交通现状精确研判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旅游发展的要求,提出了长江三峡区域旅游交通的建设目标和规划方案,以实现旅游交通的区域拓展与整合,使之成为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11)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日益突显。辽宁省区域物流虽然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对辽宁省区域物流在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标准化、物流人才培养、物流经营理念等方面问题的分析,提出应完善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引进和培养专业物流管理人才、培育先进的物流理念等对策,以加强辽宁省区域物流建设,促进辽宁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9)
从区域知识产权创造潜力、产出水平、保护水平、集中分布、转移转化、经济贡献六个维度着手,构建区域知识产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知识产权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运用相关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确定各区域知识产权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中国知识产权"后发"区域范围进行界定。运用协同学相关理论,深度剖析知识产权"后发"区域战略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与实施路径,为知识产权"后发"区域能力提升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4)
基于混龄班区域活动的特性,教师从区域创设、材料投放和活动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整合设置混龄大活动区、幼儿参与制定混龄区域规则、合理投放混龄区域材料、采取富有创意的指导方式等,充分发挥混龄班区域活动的特殊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绿地的空间管理体制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青  潘峰 《规划师》2011,27(7):76-79,83
区域空间管制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和调节方式,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将区域绿地保护作为实现区域空间开发管制的重要载体,从规划编制管理、保护管理、建设管理、监察管理等方面提出对区域绿地管理体制的构想,使区域绿地的管理由单一的部门管理转向专门化管理,为建立完善的区域绿地管理平台、提高区域空间管制效率打下了坚实的...  相似文献   

16.
以郑州市为研究区域,在结合政策制度约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设施选址的主要因素.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郑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设施选址构建适宜性等级,结果表明一级、二级和三级适宜区分别占该市总面积的4%、3%和5%;巩义市东南部、登封市的北部和南部边界区域、新密市西北部和南部边界区域、新郑市西南边界区域、中牟县东北部和中南部、荥阳市西部和南部边界区域、二七区西南边界区域和惠济区西北部边界区域为最适宜建筑垃圾资源化设施选址的区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英国空间句法公司于2020年为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市制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着重介绍了设计中制定的6个“发展机遇区”的城市规划设计,包括私人主导的区域A和区域B项目,公共部门主导的区域C试点项目、区域D、区域E以及区域F。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城市边缘区、区域、区域景观规划等概念的分析界定,以及当前在城市边缘区域所出现的景观问题的分析,对城市边缘区域景观规划的模式进行一个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0)
理论界广泛认为通过提升吸收能力,增强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够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从区域层面对目前理论界关于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区域吸收能力、区域创新能力的前因、后因以及测量指标进行了综述。大量文献指出区域吸收能力对区域创新能力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并发现了区域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区域吸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长三角各城市综合实力计算所得的扩展率分析,得到长三角影响腹地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认为泰州、常州、宁波有可能形成新的区域中心。同时,通过对区域通达性的分析,指出区域通达性的短期改变会放大区域扩展率差异;而长期的、逐步的改善因伴随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反而会缩小区域扩展率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