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锂离子电池中电沉积锡镍合金电极的嵌锂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获得具有更高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电沉积方法制备了Sn—Ni合金电极.对合金镀层组成与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电沉积Sn—Ni合金电极是Ni,Sn2和Sn复合电极,电极中Sn与Ni的摩尔比为1:1.15,电极首次放电容量可达500mAh/g,库仑效率88%,前10次循环库仑效率都在98%以上,50次循环时放电容量仍可达350mAh/g,库仑效率在94%以上.循环伏安和微分容量曲线都表明,多次循环后的电极完全表现出电沉积Sn电极的特征.扫描电镜照片表明,循环后的Sn—Ni合金电极发生了严重的膨胀和破裂.  相似文献   

3.
锌锰异常共沉积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合金电沉积电极和溶液界面各因素的变化对合金电沉积的影响出发,在考虑一般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到电极表面、溶液双电层OHP面上状态的变化及放电离子和非放电离子在OHP面上的相互影响,提出了电极溶液界面层作用模型,以期揭示锌锰异常共沉积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从合金电沉积电极和溶液界面各因素的变化对合金电沉积的影响出发,在考虑一般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到电极表面、溶液双电层OHP面上状态的变化及放电离子和非放电离子在OHP面上的相互影响,提出了电极溶液界面层作用模型,以期揭示锌锰异常共沉积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电流曲线发现了锌锰异常共沉积,从合金电沉积电极和溶液界面各因素的变化对合金电沉积的影响出发,通过考察电极表面、溶液双电层OHP面上状态的变化,放电离子和非放电离子在OHP面上的相互影响及电极费米能量和溶液标准氧化还原电势的关系,推导出产生金属欠电势沉积和异常共沉积的热力学条件,并解释了锌锰异常共沉积.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电流曲线发现了锌锰异常共沉积,从合金电沉积电极和溶液界面各因素的变化对合金电沉积的影响出发,通过考察电极表面、溶液双电层OHP面上状态的变化,放电离子和非放电离子在OHP面上的相互影响及电极费米能量和溶液标准氧化还原电势的关系,推导出产生金属欠电势沉积和异常共沉积的热力学条件,并解释了锌锰异常共沉积.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镀铁镍合金织物的隔音性能,发现在不同增重率下,该织物的隔音曲线符合单层均质结构的典型隔音频率特性曲线,并且随着织物增重率和面密度的增加,声压级降也增加。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石墨烯修饰的rGO/GCE电极,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尿酸在rGO/GCE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证明,与裸玻碳电极相比rGO/GCE修饰电极对尿酸的电催化氧化有明显增强作用。在9.0×10-4~7.0×10-5 mol·L-1尿酸浓度范围内,rGO/GCE修饰电极检测尿酸的峰电流与的其浓度呈线性关系,尿酸的检出限为1×10-7 mol·L-1。采用rGO/GCE修饰电极对尿酸进行加标回收率检测,具体结果为99.4%~102.8%。  相似文献   

9.
电沉积析氢电极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电沉积析氢电极在析氢反应中的催化机理和研究现状,分析了提高电极催化活性的方法,并对析氢电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非晶、纳米晶以及多元复合电极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但是工业化的析氢电极不仅需要高的催化活性,还需要好的稳定性。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的非晶态或纳米晶态的多元复合电极将是析氢电极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导电聚氨酯泡沫为基体,采用电沉积/还原处理方法制备了多孔泡沫铁.研究了工艺条件(电解液质量浓度、pH值、抗氧化剂、起始表观电流密度)对电沉积泡沫铁的电流效率和质量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参数,用热重与差热分析仪测量了聚氨酯泡沫基体的热分解温度,采用显微硬度计和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了泡沫铁的显微硬度和抗压强度.结果表明,起始表观电流密度为4~6 A/dm2,pH=2~3时,电沉积效率较高,可得到质量分布均匀、显微硬度高的泡沫铁;800℃下通H2还原和热处理1 h所获得产品的抗压强度和显微硬度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在几何形状为随机量时旋转盘的力学特性,用二阶摄动方法导出旋转盘的随机应力场和可靠度的计算公式,简单算例分析讨论了几何尺寸对可靠性的影响规律。算例结果与MonteCarlo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理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0.2mol/L的LiClO4溶液中,乙酰基二茂铁(AFc)在圆盘电极(RDE)上的电化学行为,采用两种方法求得乙酰基二茂铁的扩散系数:一种是利用静止圆盘电极测定扩散系数,另一种是用旋转圆盘电极测定扩散系数。实验结果表明:乙酰基二茂铁在圆盘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为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氧化还原峰电位差ΔEp≈56.5mV,电子转移数n=1。通过测定静止圆盘电极的电流-电位曲线,得到AFc的扩散系数Da=4.74×10-5 cm2/s,AFc+的扩散系数Dc=4.47×10-5 cm2/s。而通过测定旋转圆盘电极上的峰电流与电位扫描速率关系曲线,得到的AFc的扩散系数Da=5.20×10-5 cm2/s,AFc+的扩散系数Dc=5.07×10-5 cm2/s,比静止圆盘电极测定扩散系数略高。同时测定电极反应的还原过程的速率常数kfc=7.17×10-3 cm2/s,氧化过程的速率常数kfa=8.31×10-3 cm2/s。  相似文献   

13.
转动圆盘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是: S<2πR, 而不是: S=2πR, 也不是:S>2πR。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弹道摄影经纬仪新型旋转盘片同步快门的拍摄频率稳定性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测试,然后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研究中取得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实验测试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在薄层电化学槽中制备了Pb0.9Sn0.1合金,并利用SEM、EPMA考察了合金的微结构.电沉积的Pb0.9Sn0.1合金具有固溶体-伪共晶-固溶体三层结构.研究表明,由于薄溶液层中离子输运受限,生长初期铅锡含量呈交替变化,导致铅基固溶体-伪共晶结构形成.随着生长的进行,屏蔽效应又使得端面电极电位降低,锡的沉积量减少,从而铅基固溶体层再次形成.  相似文献   

16.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进行了压缩实验,分析了LD10铝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在D51—160热轧环机上进行热轧实验,确定了LD10铝合金环件初始轧制温度为470℃;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LD10铝合金内台阶锥形环件的热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LD10铝合金内台阶锥形环件轧制缺陷形成机制,并对预轧制环件进行了设计;通过热轧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预轧制环件设计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马氏体对锆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采用静态环向拉伸试验方法对退火态及马氏体状态的Zr-Nb合金核燃料包壳管在室温和400℃下的环向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拉伸断口进行了微观形貌的观察.结果表明:室温和400℃相比,马氏体状态的Zr-Nb合金相比退火态Zr-Nb合金强度高,韧性好,退火态Zr-Nb合金的局部塑性变形较大;从微观上看退火态和马氏体态Zr-Nb合金室温与400℃的拉伸断裂后均呈现微孔聚集型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氩气旋转喷吹精炼铝合金液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精炼时间、精炼温度、吹头转速等对铝合金液精炼效果影响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15min内,随着精炼时间的增加,铝合金液的精炼效果提高;铝合金液精炼温度在740℃附近时,精炼效果最好;增加旋转吹头的转速,提高了铝合金液的精炼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新的加工方法--螺旋电极电解磨削加工.对于特殊材料内圆的加工,该方法具有常规机械加工甚至一般电解磨削加工无法比拟的优点.通过大量的实验,定性地研究了各因素对加工速度、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等工艺指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用替代网络—四电极—半桥技术测量发酵液的电导率和电容率的方法和电路。由于流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近似为零,因此消除了电极极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