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明涛 《中国机械》2014,(19):107-108
动车组轮对探伤作业直接关系到动车组运行的安全。在线移动式轮辋轮辐探伤设备(LU设备)对轮辋内部缺陷和车轮轮辐区域缺陷进行在线综合探伤,为动车组安全运行提供了工装保障。本文具体介绍了LU设备探伤作业、LU设备共线改造的背景、方案、现场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改进。  相似文献   

2.
固定式轮辋轮辐探伤设备(LA)是动车组高修车轮检测工序中的关键设备,为动车组高级修提供了工装保障,提高了动车组安全运行系数。具体介绍了该设备的探伤原理及组成,列举了常见故障维修方法,并提出了保养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速动车组轮对在分解检修时,易发生轮轴压装配合表面划伤、车轮内孔尺寸超差、车轴轮座锈蚀等异常现象。文中进行了原因分析,给出解决措施并在现场轮对检修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动车组的应用得到了大力推广,已成为我国的“亮丽名片”。为保障车辆的运行安全,动车组需严格按照修程修制要求,定期开展相应的预防性维修和高级检修。轮对作为动车组的走行部分,在动车组中非常重要,在日常运行和检修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实践表明,日常检修过程中会经常发现车轮踏面存在擦伤、硌伤以及剥离等损伤问题,为有效测量损伤深度,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重点探讨了一种简易、高效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5.
车轮超声波探伤的过程中对车轮内部质量的评定,主要包括内部缺陷的扫查和对车轮的透声性能检测。内部缺陷的扫查主要为了发现车轮内部的点状缺陷和密集缺陷,透声性能检测可以来评定车轮材质的晶粒度和均匀性是否合格同时可作为对缺陷评定的辅助手段。从车轮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来分析,车轮轮毂、辐板位置的点状缺陷对车轮的使用基本不构成影响,只有靠近车轮外圆踏面位置的点状缺陷、密集缺陷、晶粒粗大和材质不均匀才是真正威胁车轮安全使用的因素。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缺陷扫查操作占到整个检测时间的80%,仅用剩余20%的时间对车轮的表面状态和探伤设备参数进行确认和调节,然而车轮的表面状态和探伤设备参数可直接影响到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重点讨论不同车轮表面状态(即,探伤时机)对探伤结果的影响,以及应对不同表面状态的具体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6.
轮对是电力机车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在工作时受力复杂且数值大,其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对轮对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本文从轮对分解、探伤检查、制动盘分解、车轴检查、毂孔加工、制动盘组装、车轮压装、尺寸测量、反压试验等方面论述了轮对检修的技术及工艺方法,使轮对的检修技术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为了真实计算动车组车轮疲劳寿命,在分析国内外车轮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车轮静强度分析和有限元名义应力方法的高速动车组车轮强度的分析方法.基于UIC510-5标准,确定了车轮强度分析的计算载荷工况,利用有限元静强度分析方法对CRH3型动车组车轮进行疲劳强度评价,结果表明机械载荷工况下车轮强度满足要求;最后基于线性损伤累积法则,利用有限元名义应力方法和ANSYS/WORKBENCH得出车轮的疲劳寿命预测图及安全系数图,计算结果满足疲劳寿命要求,为动车组的安全性维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动车组的安全运行有极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前铁路轮对的车轮结构分为有注油孔车轮与无注油孔车轮2类,而带注油孔的车轮一般应用于动车组轮对或机车轮对。在进行轮轴退卸时,由于轮毂注入压力油导致退卸力比较小。现针对车轮没有注油孔的地铁轮对(带齿轮箱)进行退卸的方式进行分析,由此得出一种更为有效、更为科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动车组测力轮对是在原有轮对基础上改造而成,主要在幅板上增加了一些孔结构,为保证检测车的运行安全,其疲劳强度分析尤为重要.国际铁路联盟组织的UIC 510-5的整体车轮验收标准规定了车轮疲劳强度的校验方法,以此为依据,在考虑轮轴过盈配合影响的基础上建立测力轮对有限元模型,分析测力轮对在改造前、改造后以及单边半磨耗三种工况...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高速列车车轮多处扁疤引起的动力学问题,建立了CRH2型动车组的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及车轮扁疤模型。采用变轮径扁疤模拟法,分析单处和两处扁疤的车轮引起的轮轨冲击响应,确定车轮两处扁疤时的扁疤长度、车速及扁疤间夹角变化对轮轨冲击的影响,进而确定CRH2型动车组安全运行时车轮扁疤限值,为高速动车组列车的行车安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铁交通事业也随之不断发展。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逐渐曝露出了许多安全方面的问题。动车组运用检修直接关系到动车组列车运营状态和服务品质,是旅客安全、快速出行的重要保障。鉴于此,本文对动车组运用检修规程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动车组运用检修能力的策略。此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为提高我国动车组运用检修能力贡献力量,促进我国动车组运行水平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空心车轴探伤工艺及作业过程决定着空心车轴的品质,进一步影响着动车组的行车安全。在对动车组探伤工艺及作业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列出了探伤工具清单、建立了作业过程号位分工办法、规范了作业过程用语和制订了材料配送制度,确保了探伤作业过程的有序进行及作业完成后车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轮轨蠕滑率和自由轮对的蛇行运动方程,得到轮对横移和摇头的相互耦合关系式;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某型高速动车组拖车动力学模型,对4种车轮多边形工况进行接触斑内的蠕滑力分析,研究车轮多边形对轮轨蠕滑特性和轮对横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轮多边形的阶数和幅值对轮轨蠕滑特性有较大的影响,总体上轮轨蠕滑力随车轮多边形阶数和幅值的增大而增大,当左右两侧车轮出现不同阶数主导的车轮多边形时,左右两侧车轮的纵向蠕滑力相差较大;两侧车轮多边形幅值的不同会破坏轮对的对中能力,高速运行时会出现蛇行失稳现象,并且车辆的非线性临界速度会随车轮多边形磨损的加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CRH2型动车组车轮采用ER8材质的车轮,近年来发生了多起车轮滚动接触疲劳故障,其中头尾车导向轮发生车轮滚动接触疲劳概率相对较高。CRH2型动车组车轮滚动接触疲劳主要为两类,第一类主要由横向力和纵向力引起,第二类主要由车轮硌伤引起,这两种车轮滚动接触疲劳裂纹不会形成贯穿性裂纹,不会导致辋裂故障,但在日常检修过程中,如发现车轮滚动接触疲劳,需及时进行镟修,对于需多次镟修车轮,建议适当较低镟床驱动轮转速及进刀量。  相似文献   

15.
制动盘螺栓对保证列车制动和运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握制动盘螺栓弯矩分布规律对确保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高速动车组制动盘螺栓弯矩载荷测试技术,对国内多条实际线路的制动盘螺栓弯矩进行测试,获得了制动盘螺栓弯矩与动车组运行速度的关系。依据轮装制动盘螺栓连接结构的尺寸和工作环境开展理论分析,获得了螺栓杆弯矩分布的理论值。建立轮装制动盘车轮结构有限元模型,模拟仿真车轮高速旋转过程中螺栓杆受力情况,得到不同速度下螺栓杆的弯矩分布有限元解。研究结果表明,螺栓杆上的弯矩与列车运行速度密切相关,且运行速度越大,螺栓杆上弯矩越大。理论推导和有限元仿真结果均表明螺栓杆上各截面的弯矩大小和方向并不一致,在内外侧截面和中间截面出现弯矩极值,且方向相反。由于车轮内外结构的不对称性,导致螺栓杆上靠近轮缘一侧的截面弯矩大于外侧截面弯矩。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制动盘螺栓的结构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高速列车及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检修车辆时,需要数控不落轮镟床对车轮踏面(含轮缘)进行镟修加工。本文通过对现有德国镟修工艺技术的缺陷分析,找到其引起车轮多边形的原因对应关系,提出了法国镟修工艺技术的特点及优势,为高速列车及动车组提供一套成熟可靠的镟修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7.
γ射线探伤和 X 射线探伤一样,是射线探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0多年来,我国在 X 射线探伤方面发展很快,已具有一定水平,但在γ射线探伤方面发展较慢。为了适应祖国“四化”建设的需要,必须更快更好地把γ射线探伤技术和设备搞上去。为此,本文概括地介绍了γ射线探伤的发展过程、设备结构、安全操作、技术特点、应用与展望等,并回顾了我国γ射线探伤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简况。  相似文献   

18.
应用eta/DYNAFORM成形分析,ANSYS结构分析和FE—SAFE疲劳分析软件,对某型轿车钢制车轮轮毂结构进行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求得车轮轮毂综合应力场。分析结果经疲劳分析软件处理,以云图方式显示出车轮轮毂的疲劳循环次数和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CRH3型高速动车组轮对高级检修方案及标准,主要介绍轮对检修流程及流程中的主要工序,即车轮旋修以及过程中遵循的旋修标准、轮轴压装及过程中压力曲线的标准和依据,研究预防修对轮对运营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林凤涛  王瑞涛 《机电工程》2020,37(8):882-887
针对高速动车组车轮多边形磨耗会加剧轮轨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轮轨间异常伤损的问题,建立了车辆轮对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Lancos法对车轮进行了模态分析。建立了考虑轮对柔性的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车轮多边形磨耗对轮轨力和轴箱加速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速度级下的不同幅值、阶次的车轮多边形磨耗的动力学响应。仿真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车轮多边形磨耗的幅值增加,轮轨垂向力和轴箱垂向加速度均有增加,在18、23多边形阶次下,车轮多边形磨耗引发的激扰频率区间为300 Hz~350 Hz、500 Hz~550 Hz和680 Hz~750 Hz,该频率区间与柔性轮对系统模态接近引起谐振,导致在上述区间段轮轨力与振动加速度幅值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