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一种经皮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新方法,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19例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皮经肝门腔静脉分流术(PTPS).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16例,难治性腹水2例,肝肺综合征1例;Child's B级4例、C级15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左支再穿刺肝段下腔静脉,经皮经肝方向植入PTFE覆膜支架于门静脉左支与腔静脉之间.结果19例经肝段下腔静脉PTPS分流术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未出现术中技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门腔静脉压力梯度平均下降13 cmH2O,平均随访216 d,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导丝门静脉定位技术辅助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肝内门静脉穿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接受单导丝门静脉定位辅助TIPS治疗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通过门静脉CTV评估门静脉解剖并预先选定肝内门静脉穿刺点。术中在彩色超声导引下采用21 G Chiba针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静脉分支,引入0.014英寸导丝并将其远端置入脾静脉,再以导丝为靶向经肝静脉穿刺门静脉左支或右支主干,穿刺成功后完成后续TIPS操作;术毕拔除门静脉定位导丝,无需封堵穿刺道。观察评估门静脉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相关并发症。 结果 12例TIPS患者肝内门静脉穿刺均获成功。其中8例经Ⅲ段门静脉分支入路放置细导丝导向经肝静脉穿刺门静脉左支主干建立分流道,4例经Ⅷ段门静脉分支入路放置细导丝导向经肝静脉穿刺门静脉右支主干建立分流道。平均穿刺次数为(1.25±0.45)次(1~2次),术后患者均未出现门静脉穿刺相关并发症。 结论 采用单导丝定位门静脉辅助TIPS术中门静脉穿刺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适用于TIPS分流道穿刺高风险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一种全新肝内分流支架的结构和在经皮经肝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PTPS)中应用的临床结果.分析应用该支架建立的门腔静脉分流道与经典TIPS所用支架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差异,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 3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预应力支架行PTPS.其中静脉曲张出血36例,难治性腹水1例及肝肺综合征1例;肝功能Child Pugh B级27例、C级11例.经皮经肝穿刺进入门静脉右支,再经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穿刺肝段下腔静脉,经皮经肝植入预应力支架于门静脉左支与肝段下腔静脉之间.结果 38例采用预应力支架行PT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疗效。方法本组14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BCS,因进行性肝功能损害,或严重门脉高压并发症(顽固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或广泛肝静脉闭塞而行TIPS术治疗。其中混合型8例,肝静脉型5例,肝静脉广泛闭塞型1例。TIPS术中对于下腔静脉、肝静脉的不同情况,灵活选择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穿刺点进行穿刺,7例从肝静脉开口处行门静脉穿刺,建立门-腔静脉分流道,4例从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分支,3例经皮穿刺开通肝右静脉后再经肝右静脉穿刺门静脉。术后对分流道支架开通情况进行长期随访。结果14例手术均获成功,门静脉压力由术前平均(4.9±1.4)kPa,降至术后(3.2±1.5)kPa,术后随访5~64个月,2例因支架狭窄分别于术后13、24个月再发上消化道出血,行分流道球囊扩张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结论TIPS适用BCS合并有进行性肝功能损害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的治疗。对于已行下腔静脉或肝静脉成形术后再发或加重的门静脉高压患者亦为适应证,但手术难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术前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59例拟行TIPS治疗的患者行术前MRA检查,观察引起门静脉高压的病因、肝静脉及门静脉形态、走行,测量穿刺点处血管管径,并与正常对照组(50例)比较。结果门静脉高压组中单纯肝硬化49例,肝硬化合并肝癌4例,单纯门静脉血栓3例,脾静脉狭窄1例,布-加综合征2例。门静脉高压组与正常对照组肝静脉分型(3支型∶2支型∶1支型)分别为14∶39∶12、12∶34∶14;肝右静脉、肝中静脉、肝左静脉穿刺点管径符合数为52∶40∶28、46∶34∶23。门静脉右支和左支安全穿刺点分别位于(16.2±3.1)mm、(14.2±3.8)mm以远。结论MRA是一种有价值无损伤的检查方法,对TIPS术前疾病诊断及血管定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静脉型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方法选择和疗效的评估.方法 36例肝静脉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A级9例,B级21例,C级6例.术前常规行腹部彩超检查及胃镜检查,31例患者行CT扫描及肝脏血管重建.介入治疗方法:经颈静脉(股静脉)-下腔静脉途径行肝静脉(或副肝静脉)开通;经皮经肝穿刺肝静脉途径行肝静脉开通;经颈静脉行肝内门-腔静脉支架分流术(改良式TIPS).术中常规行肝静脉、门静脉造影和测压和下腔静脉造影,术后给予护肝、抗感染及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和双嘧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合并脾、胃-肾分流患者28例,将其中分流道直径 > 1.2 cm的9例患者纳入研究,行间接、经肾静脉逆行或经皮穿刺门静脉直接门静脉造影了解门静脉、曲张静脉及脾、胃-肾分流道情况。穿刺右侧颈内静脉后送入RUPS100穿刺系统至肝静脉,穿刺门静脉,建立门体分流通道。另引入1支导丝探查脾、胃-肾分流道,沿留置至脾、胃-肾分流的导丝送入封堵器输送器,确定封堵器位置后,准确释放。球囊扩张肝实质及穿刺道,引入支架,定位并释放覆膜支架,送入造影导管至脾静脉,造影观察支架位置、血流、曲张静脉、脾、胃-肾分流道情况,必要时弹簧钢圈栓塞曲张静脉,计算压力梯度。结果 9例患者成功进行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治疗,无术中并发症。4例为TIPS术中直接联合封堵术治疗,术后无支架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发生。5例为先行TIPS,术后4例发生严重肝性脑病(Ⅲ级),3例发生支架功能失常,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TIPS球囊扩张治疗后行封堵器封堵,5例患者未再发生支架功能障碍,仅1例发生Ⅰ级肝性脑病。结论 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方法,可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引起的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下腔静脉、肝静脉与门静脉三者之间的影像解剖学关系,评估改良式TIPS,即经肝段下腔静脉入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64例临床证实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Child-Pugh B级40例,C级24例,行肝脏双期增强扫描后行CT多层面重组(MPR)及曲面重建(CPR)后处理,将测量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Child-Pugh B级者肝段下腔静脉的长度与C级者相比前者较长(P<0.05)。以肝段下腔静脉穿刺点为A1,肝右静脉开口2cm处的穿刺点为A2,门静脉分叉部穿刺点为B1,门静脉右支开口2cm处的穿刺点为B2,A1B1线的长度与A2B1线的长度相比前者较短(P<0.05),A1B2线和A2B2线与B2点所在门静脉右支径线的夹角大小相比前者较小(P<0.05)。A1B1线和A1B2线分别与所在门静脉径线的夹角相比前者较大(P<0.05),A2B1线和A2B2线分别与所在门静脉径线的夹角相比前者较大(P<0.05)。结论从解剖学角度分析,改良式TIPS具备安全性及可行性,较传统TIPS术式还具有分流道走行顺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打印辅助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病例组(n=15)和对照组(n=15)。病例组患者术前接受肝脏CT薄层扫描和门静脉系统CT静脉造影(CTV),根据扫描数据按1∶1打印肝脏血管模型,进行体外模拟穿刺,并调整RUPS-100型经颈静脉肝内穿刺系统穿刺针角度,制定最佳穿刺路径后行TIPS;对照组患者术前接受肝脏CT薄层扫描和门静脉系统CTV检查,凭经验行TIPS。比较两组术中穿刺针数、时长、穿刺成功率和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病例组穿刺针数、时长、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打印辅助TIPS可减少穿刺次数,缩短穿刺时间,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分析Fluency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支架狭窄发生原因,探讨术中支架最佳释放位置,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24例,术中均仅接受1枚Fluency覆膜支架,且支架直径均为8 cm。术后3个月、6个月、1、2、3、4、5年定期随访行超声及多层螺旋CT检查,根据分流道狭窄诊断标准评估是否存在支架功能障碍及门静脉高压复发,必要时行直接门静脉造影,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修复分流道。结果 12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门静脉内径和门静脉压力均显著降低。随访期间共有35例患者(28.23%)发生支架狭窄,其中22例为肝静脉端狭窄,12例为门静脉端狭窄,1例为支架完全闭塞;经门静脉右支分流术后支架狭窄发生率为35.62%(26/73),经门静脉左支分流术后支架狭窄发生率为17.65%(9/5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术后支架狭窄多发生在支架两端,与分流道位置选择、支架长度、支架成角角度、释放位置等因素相关,高发时间窗为术后6~24个月。选择门静脉左支分流、最合适支架尺寸并精准释放,可降低术后支架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