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输电架空线路地处户外,受风力等气象条件影响,线路杆塔附近的气球、风筝、彩带、白色垃圾等飘移物易被吹至杆塔或导线上,导致线路跳闸,且当鸟类在杆塔横担头附近筑巢时,往往会有部分树枝、杂草垂落在绝缘子上或接触、靠近带电导线,导致绝缘间隙大大缩短,遇阴雨、浓雾天气时,极易引起线路接地故障。目前,主要是采取人工拆除的处理方法,但存在着作业风险高、效率低等劣势。因此,开发出一种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输电线路清障装置,能够有效避免人员高空作业风险及线路停电所带来的影响,安全、快速地处理飘移物,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当前人工操作无人机开展输电线路巡检产生的问题,基于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设计出一款多旋翼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可充分利用差分定位技术在定位精度上存在的优势,完成输电线路自主巡检方案的设计,实现巡检过程的标准化,保障定点巡航任务的完成效果,提高无人机智能巡线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时,常使用更快、更精准、更少人力成本的无人机。基于此,对基于四旋翼无人机巡检超高压(UHV)输电线路模型进行了研究。进行输电线检查时无人机除了会受到机械力和扭矩的干扰,还会受到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场干扰。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强电磁场,然而无人机控制系统的各个部分通过导线连接,这些导线是输电线路产生电磁场的良好接收器,这就可能导致无人机部分电信号造成误操作从而失控。因此,建立了机械力和电磁效应的数学模型,然后计算了输电线路附近的电场和磁场对无人机巡检的影响。详细介绍了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场对无人机的影响原因,然后分析测试的结果,并定义了无人机在输电线路附近的最小距离。  相似文献   

4.
基于ZW-H1200无人机应用磁力原理设计了一种多旋翼螺旋桨定向装置并进行了试验测试。采用螺旋桨定向装置将大幅减小多旋翼无人机外包络尺寸,四、六旋翼无人机机场内停放面积分别缩减了38.7%和42.4%,可以有效减小智能机舱尺寸。该定向装置的研究设计过程为后续智能机舱小型化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鉴于电力线路巡检的重要性,介绍了云南电网公司多旋翼无人机及多旋翼无人机巡检的分类情况,分析了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及装备在云南电网500 k V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优势,确保了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目前,摘除架空输电线路异物的工作主要应用绝缘操作杆/绝缘绳带电作业、停电作业等方法,这些传统的摘除方法工作效率低、危险性较大,且无法摘除大部分非金属异物,给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基于此,为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该类线路缺陷出发,详细探讨了高科技含量的作业手段——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巡检清障机器人,以便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7.
8.
随着无人机在电力巡检领域应用的逐步推广,为电力企业在山区等地形复杂区域进行巡检提供了较大便利,但是由于基层单位配备的无人机巡检高度依赖专业人员,并且需要对海量巡检图像和数据进行处理,对无人机智能自主巡检提出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无人机智能巡检所需影像数据处理技术、自主巡航技术及续航等技术进行分析,探索无人机智能自主巡检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应对重大灾害应急、大型活动气象服务、重污染等灾害性天气监测等方面的应用需求,解决近地面低空探测手段缺乏、灵活性差、成本高等问题。根据微型多旋翼无人机的特点,提出了以多旋翼无人机为载体,搭载微型气象和环境探测设备,开展定点、定时的低空气象和环境监测。文章主要从微型气象及环境探测子系统研发、基于"云"服务的数据传输及应用子系统设计,以及基于小型无人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制定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目前高压输电线路验电的功效低、耗时长、风险高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柔性导体的高压输电线路无人机新型验电装置,并设计出主要结构框图和主要控制电路。该装置利用高压验电技术原理、柔性导体技术原理、信号远程传输技术原理等,将传统高压输电线路验电器MSP进行改进,在便携式无人机上安装后,可快速检验高压输电线路是否带电,同时可以在地面端采集验电结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人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无人机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人力所不能及的场合,无人机可以。无人机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在许多专业领域也有着十分重大的贡献,就比如说在电力运输线路方面的应用。电力是人们生活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电力运输对于人们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对无人机在电力运输线路中的应用展开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多旋翼无人机在电力巡线方面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采用多旋翼无人机加载照相机能够进行精细化巡线、特殊环境以及灾害天气后的巡视和精准的缺陷判定,并能够加载红外设备进行红外测温,得到令人满意的巡视结果。鉴于此,在分析多旋翼无人机巡线系统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对其典型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常规应急照明灯体型庞大沉重、照射角度固定等技术问题,提出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系留照明系统的研究,并设计出主要结构框架和主要控制步骤。该系统利用驱动电机的功重比技术、高压供变电技术、系留复合光纤电缆技术、旋翼平台气动力技术、信号远程传输技术等,将常规应急照明灯和传统系留多旋翼无人机结合并进行改进,从而解决特殊环境下的应急照明问题,极大地降低了夜间抢修作业的安全风险,保障了工程进度,从而达到快速复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输电线路运维人员在线路验收和运行维护过程中,使用手工计算方式计算相关参数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研制了一种输电线路通用计算器,编制计算程序,将其应用于终端APP进行输电线路常用参数计算,可省略计算过程,操作简单,在线路运维方面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形环境和视野盲区的限制,在输电线路巡检过程中单纯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不但工作量大,而且难以及时发觉处于高空位置的故障点,而采用无人机巡检模式能克服以上局限性。现详细介绍无人机的巡检作业流程,通过几个应用案例分析证明了无人机巡检方式的优点,即依靠无人机灵活的机动性可靠近高空的故障点拍摄高清照片,为迅速判定故障种类并制定消缺计划提供数据支撑,避免了人工登塔,极大地提高了巡线工作效率和故障查找率。同时,提出通过无人机巡检方式和人工巡检方式的协同配合,来进一步提高巡检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多旋翼无人机每个振动传递路径对多旋翼无人机传感器振动的贡献量,运用振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基于CAE技术建立了多旋翼无人机振动的结构传递路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Ansys的谐响分析,获得多旋翼无人机机身的振动响应以及振源对于响应点的频响函数,可以计算得到多旋翼无人机Z方向振动贡献最大。从传递路径的角度找出了对传感器振动起主导作用的环节,通过控制这些环节,有针对的采取减振措施,可以改观多旋翼无人机传感器的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和安全风险等问题,无人机在近距离飞行时,可能会受到输电线路的电磁干扰,导致通信中断或不稳定。因此,寻找一种更高效、安全且经济的方法来采集输电线路的工程图像数据尤为重要。文章提出利用无人机技术解决在输电线路工程图像采集中存在的测绘难题。结果表明,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工程图像采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线路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工巡检风险和成本,发现线路的异常情况,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后续输电线路工程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人工电力巡线方法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以及直升机电力巡检存在的技术烦琐、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探讨了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巡线原理及技术流程,重点介绍了点云数据的处理,包括点云的分类、危险点分析、工况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