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20例烟雾病造影征象进行分析,总结其血管造影表现。材料与方法:20例经造影发现的烟雾病患者,均接受了双侧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椎动脉造影,其中18例有完整的 CT 资料对比分析。结果:病变发生于双侧者占(95%),且多同时累及多支血管;颈内动脉主干上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管壁毛糙、不规则及管腔狭窄,其分支大脑前中、后动脉上的病变多表现为管腔闭塞;在基底节区均可见异常血管网;大脑后动脉、颈外动主脑底的常血管形成广泛的侧支循环。结论:烟雾病在血管造影中具有特征表现,因此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烟雾病最准确而有效的方法,CT 尽管缺乏特性表现,但却可发现烟雾病所引起的颅内出血或梗塞,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烟雾病并发颅内出血的DSA表现特征.方法 19例患者均经CT诊断为颅内出血,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 19例脑血管造影均为烟雾病表现,具有下列特征:1 受累动脉狭窄或闭塞;2 颅底部烟雾状毛细血管网;3 大量的侧支循环形成.结论 CT检查一般只能提示颅内出血的部位,而DSA检查是诊断烟雾病的主要手段,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Moyamoya病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1例患者的DSA检查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DSA显示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分叉处血管狭窄或闭塞以及侧支循环;并根据Suzuki分期对31例患者57个大脑半球病变进行了分期:属于Ⅰ期病变者有4个大脑半球,Ⅱ期10个,Ⅲ期17个,Ⅳ期12个,Ⅴ期6个和Ⅵ期8个.结论 DSA可清晰显示Moyamoya病血管狭窄的程度、闭塞部位及侧支循环的情况,并作出分期,从而可指导临床及早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脑血管造影的优缺点。方法同期82例拟做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按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分为两组,比较其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X线照射时间、制动时间及穿刺部位并发症。结果股动脉血管穿刺成功率高于桡动脉组,穿刺时间小于桡动脉组,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高于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并发症少,适合于择期造影者及老年人。经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穿刺时间短,成功率高,适用于急症患者。  相似文献   

5.
有20%~30%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造影时未发现任何血管闭塞。文章综述了脑血管造影未见动脉闭塞(WADO)的原因、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预后以及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llen试验阳性,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在局麻下以桡动脉为穿刺点,采用Seldinger技术,在0.035英寸超滑导丝引导下,用5F猪尾导管及5F Simmons3型导管,分别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结果60例患者中58例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96.7%(58/60),2例桡动脉穿刺失败者改穿同侧肱动脉成功完成手术。无手部缺血、桡动脉搏动消失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操作安全可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适宜病例可作为首选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和确诊为脑血管疾病的71 例患者行常规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SA)和3D-DSA.结果本组共检查71例,经3D-DSA技术共检出动脉瘤44例64枚、颅内动静脉畸形(AVM)19例、血管狭窄致脑缺血8例(6例颈内动脉狭窄、大脑前动脉闭塞).结论 3D-DSA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颅内动脉瘤、AVM、血管狭窄的诊断最为准确、快速、安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成年缺血性烟雾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分布模式及侧支循环特点。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34例烟雾病患者,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脑血管造影(DSA) 检查,DW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分析烟雾病性脑梗死的分布特点以及DSA不同分期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结果DWI显示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共累及42个大脑半球, 梗死模式依次为皮层梗死(71.4%),分水岭梗死 (71.4%),穿支动脉梗死(23.8%)。DSA显示急性梗死半球Mugikura 1 ~ 4期所占比例分别为:1期21.43%(9个),2期40.47%(17个),3期19.05%(8个),4期19.05%(8个)。各期1级侧支分别为8个(34.7%)、11个(47.8%)、3个(13.1%)和1个(4.4%),各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763,P = 0.006);2级侧支分别为4个(13.8%)、12个(41.4%)、7个(24.1%)、6个(20.7%),但各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1.684,P = 0.092);3级侧支分别为0个(0%)、0个(0%)、1个(33.3%)、2个(66.7%), 各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299,P = 0.021)。结论 缺血性烟雾病患者梗死模式以皮层梗死及分水岭梗死为主,提示其发病机制为动脉-动脉栓塞和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共同参与。侧支循环的模式随烟雾病的进展而发生变化,1、2级侧支循环多出现于烟雾病中期,3级侧支循环出现于晚期。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经远端桡动脉路径(distal radial access,DRA)行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很多研究已经表明,经DRA行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安全有效的。经DRA行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清楚。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3年5月1日有关经DRA行脑血管造影的文献,通过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到239项研究,最终纳入12项研究进行分析(共858例患者)。路径成功率为0.96(95% CI:0.94~0.98),异质性明显(I2= 64.4%)。路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0.03(95% CI: 0.01~0.05),异质性较低(I2=35.4%)。部分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较低。结论 DRA完全可以作为脑血管造影的可选路径,经DRA行脑血管造影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潘景新  沈刚 《工业加热》2013,42(1):8-011
【摘要】 目的 探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一过性皮质盲的诊断、可能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对2 547例患者行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筛选出术后出现皮质盲的患者共8例次,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行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共2 547例患者,其中8例次术后出现了一过性皮质盲,平均对比剂用量107 ml。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消失,预后良好。结论 为了减少造影术后皮质盲发生率,应尽量减少造影时间,常规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降低对比剂使用总量。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9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按年龄大小分为青中年组(28 ~ 59岁)和老年组(≥ 60岁)。所有患者均经CTA或MRA检查证实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最后经DSA检查验证。结果 49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452例经DSA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其中35.2%(159例)为颅内动脉病变,31.8%(144例)为颅外动脉病变,33.0%(149例)为颅内、外病变并存;颅内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为68.1%(308例),稍高于颅外动脉的64.8%(293例)。青中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95比64,P < 0.01);老年组颅外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中年组(80比64,P < 0.01), 后循环病变的发生率亦高于青中年组(155比112,P < 0.05)。高血压、高龄、糖尿病是颅外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是颅内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外病变组高龄患者的比例高于颅内病变组(P < 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高于颅外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纯颅内动脉病变逐渐减少,颅外病变及后循环病变增多。颅外病变组高龄者多于颅内病变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先后行MRA及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MRA对不同程度大脑中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35例患者70支大脑中动脉中,MRA显示正常血管28支,病变血管42支,病变部位47处,MRA与DSA诊断符合53处,符合率70.7%,诊断偏高22处。MRA诊断大脑中动脉轻度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0;中度狭窄时各值分别为100%、71.4%、73.1%、17.6%、100%、3.5、0;重度狭窄时各值分别为100%、81.4%、82%、15.4%、100%、5.38、0;闭塞病变时各值分别为100%、96.8%、97.3%、86.7%、100%、31.25、0。MRA对大脑中动脉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病变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1.0、0.224、0.222、0.912。结论   与DSA相比,MRA对不同程度大脑中动脉狭窄具有不同的诊断价值。对轻度狭窄诊断效度最高,适于筛查;对于中、重度狭窄诊断效度降低,应进一步做DSA明确以决定治疗策略;对于闭塞病变诊断符合率虽高,但也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通过与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评估双轴旋转冠状动脉造影(XperSwing)在我国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12月连续入选151例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年龄 ≥ 65岁的患者,随机分为标准造影组(n = 75)和XperSwing组(n = 76),并记录两组患者造影所用对比剂用量、射线剂量及操作时间。记录术中症状、心律失常发生以及造影前后即刻血压、心率、血清肌酐值的变化。两组所需追加造影体位数用于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并且追加造影体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XperSwing组总对比剂用量较标准造影组减少约44%[(29.28 ± 5.06)ml比(52.02 ± 12.05)ml,P < 0.01)],总射线剂量减少约50%[(11 383.60 ± 4 114.52)mGycm2比(22 755.97 ± 11 239.22)mGycm2,P < 0.01)]。两组造影所用操作时间、术中症状、心律失常发生以及造影前后即刻血压、心率、变化的差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虽然两组间造影前后血清肌酐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均未发生对比剂肾病。结论 本研究显示XperSwing在中国老年人群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使用中安全有效,相对标准造影来说,XperSwing能明显减少患者对比剂用量和射线剂量。

  相似文献   

14.
吴宁  蒲红  王娜  李刚  陶客言  赵原 《工业加热》2014,(12):1069-1072
【摘要】 目的 分析双源CT对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术前血管评估及术中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300例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双源CT血管造影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评价不同检查方法对介入治疗的患者的实践效果。结果 30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共涉及340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行双源CT血管重建可获得病变具体长度,钙化识别率上可达76.5%,显著高于冠脉造影(41.2%),220例涉及240处完全闭塞病变先后接受介入治疗,有120处(50%)获得成功。结论 双源CT在钙化病变鉴别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以冠脉血管为目标对象,进行三维图像的构建,从而科学指导介入治疗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DSA为金标准评价小腿加压法3.0 T 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 MRA)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1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双下肢MRA检查,患者平均病程(11.6 ± 6.0)年。使用3.0 T CE MRA,其中小腿袖带加压后成像者(即加压组)31例,常规成像者30例(即常规组),所有患者1周内行DSA检查。2名放射专家分别评估获得的MRA图像,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小腿和足部的图像质量上,加压组优于常规组(P < 0.05)。在显示小腿部位 > 50%狭窄或闭塞病变上,加压组优于常规组(P < 0.05),同时小腿加压后可以明显抑制静脉重叠(P < 0.05)。结论   小腿加压3.0 T CE MRA简单实用,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下肢病变血管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根据人体测量学和人口统计学变量,通过血管造影定位和检测建立<3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股动脉和股静脉内径(Dm)预估方法。方法 74例<3岁先心病患儿接受股动脉和股静脉Dm值检测。详细记录患儿性别、年龄、体重、身高,Mosteller公式计算体表面积(BSA)。结果 74例患儿股动脉、股静脉Dm平均值分别为(3.11±0.39) mm、(5.10±0.85) mm。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患儿股动脉、动静脉Dm与年龄、体重、身高和BSA显著相关(r=0.53~0.59,P<0.000 1),股动脉Dm与股静脉Dm显著相关(r=0.751,P<0.000 1),两者Dm比值为0.602~0.63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股动脉Dm与身高显著相关(P<0.001),股静脉Dm与年龄、BSA显著相关(P<0.05)。结论 先心病患儿股静脉和股动脉Dm与身高因素相关性最高,两者Dm比值稳定在一定范围。股动脉Dm可根据身高预估,股静脉Dm可根据年龄、BSA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婴幼儿血管造影方法,分析血管造影在婴幼儿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临床、CT、MRI诊断为血管瘤,肝肾肿瘤及脑血管疾病共18例,行DSA血管造影术.结果蔓状血管瘤3例,毛细血管瘤1例,1例为深静脉的先天性回流障碍.肝母细胞瘤3例,肾胚胎瘤1例,肾横纹肌肉瘤1例,1例肝动静脉瘘.2例考虑为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NET)术前脑血管造影,1例为Galen静脉瘤,1例为Sturge-Weber综合征,2例为颅面部的动静脉瘘及动静脉畸形.结论婴幼儿血管造影是安全可靠的,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从不同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812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入路不同分为左、右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3组,比较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患者术后的舒适度,联合其他介入诊治的种类及成功率等。结果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对比剂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右侧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稍低于股动脉组(P<0.05)。桡动脉组有一定的血管痉挛、术后的动脉闭塞发生率,而股动脉组的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组桡动脉组的舒适度均高于股动脉途径组(P<0.05)。3种入路均分别可成功联合行其他种类的介入诊治。结论正确地个体化选择造影入路可为患者及临床医师本身带来极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1例胸腹联体儿心脏与外周血管造影检查,介绍心血管造影技术.方法对1例胸腹联体儿的2名婴儿分别行左心室造影,右心室造影,降主动脉造影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结果联体儿心脏与外周血管造影检查清楚地显示了心脏与外周血管的形态,并经胸腹联体儿分离手术证实.结论胸腹联体儿心脏与外周血管造影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但血管造影对联体儿分离手术成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