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3种不同植瘤方式建立稳定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分析移植性肝肿瘤的DSA影像特征.方法 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第1组,将Vx-2瘤细胞(约5×107个)经肝动脉灌注入兔的肝脏;第2组,将Vx-2瘤细胞(约5×107个)经剖腹途径接种于兔的肝左叶;第3组,将瘤组织块(约含106~108个瘤细胞)经剖腹途径植入兔肝左叶.之后,对3组兔比较观察:1. 不同方式植瘤的成活率;2. 肝内肿瘤体积变化和肿瘤生长率;3. 大体及镜下(光镜和电镜)瘤组织形态特征;4. 成熟模型的DSA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稳定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探讨不同植瘤方式的成功率,并分析该肿瘤的DSA影像特征。方法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3组,每组20只。将Vx2瘤细胞(5×10 7 个)经肝动脉或经肝包膜分别接种于2组兔的肝左叶,建立对照肝癌模型。第3组经肝包膜植入瘤组织块(约含10 6 ~10 8 个瘤细胞)建立改良肝癌模型。观察:①不同组植瘤的成活率。②改良Vx2移植性肝癌的DSA影像特征。结果3组植瘤成活率分别为7/20、10/20、19/20,改良组植瘤成活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影像示该移植性肝癌具有丰富的血供。结论成功建立了兔Vx2移植性肝癌改良模型,瘤组织块种植方式成功率明显高于动脉途径和细胞液注射方式,为肝癌介入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了成熟的大型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MR导引下经皮穿刺瘤块种植法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的方法及建模后影像学和组织学评估。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只。A组在360°全开放式0.4T MR扫描成像系统光学导航仪导引下,采用剑突左侧肋弓下进针,经皮经肝穿刺将VX2瘤组织块种植于兔肝内;B组通过开腹法将瘤组织块种植于肝内。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成瘤率、感染率及肿瘤生长特点。结果A组模型成瘤率为93.7%,手术时间为(18.24±3.24) min,无术后感染发生;B组模型成瘤率为87.5%,手术时间为(25.23±2.16) min,1例发生术后感染。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HE染色镜下观察显示,2周见癌细胞呈巢状分布,癌细胞核大;3周见明显核分裂像,异型显著;4周可见凝固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MR导引下经皮穿刺瘤块种植法构建兔VX2肝癌模型,具有导引准确、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等特点,可作为兔VX2肝癌模型构建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经肠系膜上静脉插管注入VX2肝癌瘤粒或瘤条,构建不同类型兔门静脉癌栓(PVTT)模型。方法 剖腹后直视下穿刺肠系膜上静脉,在兔门静脉主干近端置入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套管。20只健康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A组(n=10)注入0.1~0.2 cm瘤粒,B组(n=10)注入0.1 cm×1.5~2.0 cm瘤条。术后1周,DSA造影观察癌栓生长情况,处死后作病理学观察。结果 两组实验兔均成功完成门静脉插管,瘤株接种成功率均为100%。术后1周造影显示,A组8只兔见门静脉一级分支癌栓,2只兔见门静脉主干癌栓,10只兔均见肝内弥漫散在的多发转移灶;B组10只兔均见门静脉主干癌栓,肝实质内未见弥漫性转移灶。结论 采用介入技术将不同大小的VX2肿瘤瘤粒或瘤条种植于兔门静脉内,能形成伴有或不伴有肝内弥漫性转移灶的门静脉主干或一级以上分支癌栓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经化疗药物诱导后传代的VX2肿瘤建立移植性耐药肝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建立肝癌模型.A、B组和C、D组植入肿瘤分别取自常规传代和药物诱导后的传代兔.模型建立3周后,增强CT检查确定肿瘤大小.直视下穿刺肝动脉,A、C两组注入阿霉素(4mg/2ml),B、D两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1周后CT复查,比较各组肿瘤倍增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肿瘤凋亡率.结果模型建立3周后各组肿瘤大小无明显差异.治疗1周后增强CT复查,各组肿瘤体积均增大.其中,A组肿瘤倍增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兔肝癌模型,观察实验动物对叶酸(FA)偶联二氧化硅包覆的金纳米棒(GNRs@SiO2 FA)的摄取状况,检测GNRs@SiO2 FA对肝癌细胞的靶向性。方法 CT引导下穿刺接种法建立兔VX 2肝癌模型27只,行CT、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2周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门静脉注射GNRs@SiO2 FA组和瘤内注射GNRs@SiO2 FA组,术后24、48、72 h每组各处死实验兔3只,取其肿瘤组织和各主要脏器并作冷冻切片,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实验动物对GNRs@SiO2 FA的摄取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兔VX 2肝癌模型,CT、超声检查显示肿瘤血供较丰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实验动物摄入GNRs@SiO2 FA 24 h内即可特异性地与肿瘤细胞结合进入肿瘤细胞,并聚集在肿瘤细胞胞质内。结论 GNRs@SiO2 FA可在实验动物体内高度靶向性作用于肝癌细胞,在肿瘤靶向定位热疗和125I粒子介入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脾种植VX2瘤株构建肝转移瘤(LM)模型的可行性及能否成为LM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方法 选取4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VX2瘤株悬液。经左上腹切口将脾脏牵拉出腹腔,用1 mL注射器将瘤株悬液注入脾脏,注射后将脾脏纳入腹腔,逐层缝合。2周后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观察LM模型肝内影像学表现。将兔处死行大体解剖,观察LM在肝内分布。对LM脱水、固定后行苏木精- 伊红(HE)染色,观察其镜下表现。结果 40只兔VX2肝转移瘤模型成功种植37只,种植成功率为92.5%。1只兔种植中麻醉死亡,1只未种植成功,1只CT增强扫描时死亡。37只兔上腹部增强CT扫描显示肝内转移瘤强化,周边呈环形强化,中心区未见强化,与临床上常见消化道LM增强CT表现一致;大体解剖显示肝内各叶有大小不等多发LM,分布无明显特点,与临床上肿瘤经门静脉途径转移至肝脏的特点一致;镜下见LM中心区为坏死细胞,外周区表现为浓染的肿瘤细胞、炎性细胞等。结论 经脾种植VX2瘤株悬液可成功建立兔LM模型,脾脏转移至肝脏的转移瘤更符合临床上消化道肿瘤经门静脉途径转移至肝脏模式。该模型值得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液氮冻存的活性良好VX2兔肝癌瘤块复苏后构建兔肝癌模型的效果,并与常规方法构建兔肝癌模型作比较。方法 选取生长状态良好的VX2瘤块,剔除坏死组织并用锡箔纸包裹,液氮冻存3个月。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n=10)予新鲜瘤块肝脏原位种植法构建兔肝癌模型,B组(实验组,n=10)予新鲜瘤块液氮冻存3个月复苏后肝脏原位种植法构建兔肝癌模型。2周后作增强CT扫描和DSA血管造影观察成瘤效果及瘤体血供情况。荷瘤兔处死后观察大体标本并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CD31免疫荧光染色,后者用于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A组和B组建模成功率均为100%。两组肿瘤生长、VEGF和MVD表达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液氮冻存瘤块构建的兔VX2肝癌模型CT、DSA影像学表现及组织学特征与常规方法无显著差异,瘤块整体冻存法可较好地保存瘤株活性,从而节省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改良接种方式建立兔肝癌模型,分析并观察该肿瘤的生长特性。方法经肝包膜植入瘤组织块(约10 6 ~10 8 个瘤细胞)接种于20只兔的肝左叶,建立兔肝癌模型。观察:①肿瘤在实验兔中生长7、10、14、17和21d时的体积(B超测),并计算肿瘤生长率。②大体及光镜下观察瘤组织形态特征。结果瘤体呈指数性生长,在接种17d后生长迅速。组织病理表明该瘤在肝组织中浸润式生长,肿瘤体积增长快于直径增长,其性状与VX2鳞状细胞癌特征相似。结论瘤块种植是建立兔肝癌模型的首选方式,该模型是肝癌的基础及临床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块推送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可行性,评估开展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的最佳时期.方法 28只新西兰大白兔接受VX2瘤块接种,接种后2、3、4 周行超声检查及PET/CT榆查,并分别处死2只建模成功的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 建模成功率为89.3%(25/28).接种后2、3、4周肿瘤最大径分别为(4.82±0.80)mm、(16.05±2.89)mm、(30.08±5.38)mm,转移率分别为0(0/25)、13.0%(3/23)、76.2%(16/21);接种后2周肿瘤生长旺盛,无明显坏死,3周仅有少量点片状凝固性坏死,4周见大片坏死.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块推送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宜在接种后第3周开展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