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徭 《机电信息》2014,(36):38-39
介绍了中压配电网几种典型接线模式,阐明了合理选择接线模式的重要意义,提出不同接线模式下的线路负载率控制上限边界条件。根据不同负荷性质,引入配变同时率的概念,估算出配变平均负载率,计算得出不同接线模式下线路所能装接配变的最大容量,即线路报装容量。为优化城市中压配电网结构、提高电网对用户的供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接线模式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灵活性,二是运行灵活性,其中以结构灵活性最为关键。现针对灵活性分析评估提出"系列接线"和"目标接线"两个概念,将接线模式的结构灵活性分解为"系列接线的可过渡性"和"目标接线的可适应性",并分别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为内部分区间在负荷密度、接线模式、供电可靠性要求等多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的特大型城市配电网选定适合的目标接线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灵活性高的接线模式由于具有较好的可延展性和远期适应性,可确保城市配电网向目标网架有序、平稳地过渡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教育园区用电装备负荷增长分析新增计算容量,确定新增容量是否需要采用专用接线。分析负荷区域的网架结构,对于新增负荷电源如何接入才能满足供电要求。分析原有供电电源情况和新增加供电电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线形式,保证对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用户零线、地线错误接线故障引起的台区剩余电流超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投运率低和漏电事故频发的问题,提出基于时序关联特性的错误接线漏电用户定位方法。接入用户的负荷电流与台区剩余电流存在因果关系,正常用户的影响有限,而异常用户负荷电流主导台区剩余电流变化。首先,运用Apriori算法挖掘出错误接线时台区剩余电流和故障用户负荷电流呈强关联特性;然后,进一步构造台区剩余电流与各用户负荷电流的自适应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不同故障场景下的可疑用户变量;再结合可疑用户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可快速识别与台区剩余电流大幅异动有强关联特性的错误接线漏电用户;最后,基于真型配电网实验室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积极推进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增强,提出配电网运维管控中台负荷数据智能监控方法。首先抽取并分析负荷数据特征,其次通过单一、组合区域用户进行电力负荷预测,最后基于监测结果对其他数据开展分析,从而实现配电网运维管控中台负荷数据的智能监控。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配电网运维管控中台负荷数据智能监控方法能够满足监控的精度要求,在实际应用中,中台负荷数据智能监控方法表现出了强大的预测能力和问题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6.
东莞地区现状高压配电网接线以“T接+线变组”为主,经分析存在110 kV联络通道不足、间隔资源不足、停电困难等问题。为了解决现状网架问题并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有必要构建强健有序、灵活可靠、先进适用的配电网。现对东莞地区高压配电网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高压配电网网架接线、变电站主接线的优化,在研究优化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优化建议。综合建议未来东莞110 kV T接采用带联络线的πT接线,110 kV变电站主接线采用外桥接线并优化线变组接线,从而综合提高110 kV网络灵活性和转供负荷能力,同时预留110 kV间隔,以适应新能源等接入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电网线路按环网结构建设,开环运行。配电网线路通过转供电操作可将负荷转由其他线路供电,保证用户供电。转供电方案以转供负荷最大为原则,较少考虑经济性问题。现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对不同转供电方案进行比较及分析,得到经济性及可靠性均较优的转供电方案,为电网转供电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线路最优分段的研究中采用了新的思路,不仅考虑在特定供电半径下接线模式的经济性与可靠性指标,而且分析研究负荷的类型,最终确定接线模式的最优分段数。然后分析比较各类接线模式的可靠性、经济性、电压质量和适应性的不同,为中压配电网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周鑫 《机电信息》2013,(3):113-114
首先介绍了广州地区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然后从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对几种接线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确定了不同典型接线模式的适用范围,最后对典型接线构建的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广卅i地区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配电网规划与运行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结合工程实际建立了考虑分布式电源及需求侧响应的配电网综合规划数学模型,并构造了混合智能算法进行寻优求解,以达到综合利用分布式发电资源和需求侧响应资源来提高配电网运行的良好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综合考虑了分布式电源的投资及运行费用、网损费用、可中断负荷补偿费用、引入分布式电源后的购电费用、环境效益并建立目标函数;在进行分布式电源规划时,通过可中断负荷电价引导需求侧响应,将用户侧资源引入配电网规划模型中实行综合规划;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算法的混合智能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从而得到了经济性和可靠性最高的配电网综合规划方案。最后,以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实际算配网作为算例进行计算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陈景鹏 《机电信息》2014,(30):34-35
首先介绍城市核心区饱和负荷下10 kV配电网目标网架规划,包括接线模式选择、中区划分方法,随后介绍在现有负荷水平下10 kV配电网过渡网架规划以及过渡到目标网架的方法.该规划方案对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城市核心区10 kV配电网规划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分布式电源规划方法对于配电网环网接线方式及实际转供运行需求考虑不足的现状,基于配电网典型接线结构及转供模型分析,提出了一种计及转供的10kV配电网DG规划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10kV配电线路的电气特征进行分类,建立各类线路的环网接线模型。然后在转供极端场景下,通过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各环网组线路的耐受渗透比。最后形成各环网组线路的耐受渗透比推荐表,指导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规划。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光伏发电是一种分布式节约型供电模式,现代电力企业发展中,智能电网得以广泛应用,而光伏发电接入智能配电网系统后,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因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在认真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有效对策,增大系统安全系数。文章重点就光伏发电接入智能配电网后存在的系统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配网规划中典型接线的可靠性计算方法,针对规划网架信息不全的特点,在假设规划新出馈线负荷沿线路均匀分布等条件的基础上,对各种配电网典型接线方式进行了可靠性详细的分析。最后给出了规划区域可靠性评估思路,并通过算例进行验证。算例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能源结构的转变,充换电设施作为连接电力系统和电动汽车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充换电设施的优化规划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布局不合理、与配电网标准衔接不紧密等。现从负荷预测、供电区域划分、变电站规划技术原则三个方面分析接入充换电设施后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统筹考虑充换电设施接入后对区域的负荷预测,根据区域电动汽车保有量对负荷进行预测,使得供电区域划分和变电站配置规划技术更加合理,以提高充换电设施接入后电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造成用户供电中断等各类故障,90%发生在配电系统中。要提高配电网安全性、可靠性,合理的配电网网架结构和可靠的电力设备是基础,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在10 kV配网中应用自愈控制系统。为满足松江新桥工业片区的供电需求以及实现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的目标,上海临港松江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中的10 kV配电网采用了10 kV双环网网架结构并配置10 kV自愈控制系统,现对自愈控制系统在10 kV配电网中的应用及相关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7.
面对用电用户对电网的可靠性有更高需求的现实问题,以及更加友好的接入分布式能源,一些区域的配电网选择采用闭环运行的模式,但是相比于传统的开环运行模式,其保护方案并不适用。尤其是功率双向流动的问题,其继电保护和控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提出以一套基于差动范围可扩展的原理,依靠信息共享,广域保护装置和配电终端设备相互配合,根据依靠负荷的灵敏度的负荷联切法实现配电网的闭环运行保护。与传统的保护方案对比,分析说明该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相比于传统保护方案更加可控,还具有运行空间小、对日常维护方面的需求低等成本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使城市配电线路及配电设备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配电网整体故障率有所降低。但是,其中用户线路及其设备的故障机率随接入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用户线路或其内部故障造成波及停电事故,在配电网事故总数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同时还会引发电力公司与用户、用户与用户间的经济责任纠纷。通过研究10KV用户支线的故障检测与控制技术,采用分界负荷开关在线路上的应用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0.4 kV光伏发电报装项目因其方便、易于实施,由一开始极少有用户尝试到目前大部分居民用户均有报装的意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技术对电网的可靠运行存在影响,因此,针对0.4 kV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从并网接入方式、并网计量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寻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传统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效率低下的问题,使配电网可靠性的研究更加合理、有效,通过最小割集模型,对配电网可靠性进行评估;同时考虑备用电源的影响、计及元件的检修和负荷点的转移,用RBTS-4的标准算例计算出主馈线在有备用电源和分支保护时可靠性明显增强,验证了最小割集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