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化已逐渐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紧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的发展。机床作为目前工业设备加工制造上最基础的设备,也正在不断向智能化迈进。智能机床便是机床技术发展的前景和目标。智能机床及其发展的意义智能机床是搭载智能系统,基于信息驱动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给客户提供轻松制造为核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是以客户切身需求为导向,应用AI、云计算、大数据等热门技术融合成项目的研发主流,运用FRT人脸识别、OCR图片识别、CA认证等先进技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创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特种设备数据服务平台,主要在手机终端为客户实现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给客户带来"零距离、全覆盖"一站式服务体验,涵括设备报检、报告查询、防伪验证、设备管理、电子报告在线领取等业务。  相似文献   

3.
正新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形成了群体性跨越。这些技术进步,集中汇聚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战略性突破,其本质特征是具备了知识的生成、积累和运用的能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也为机床发展到智能机床,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提供了重大机遇。智能制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办公已经成为企业办公的刚需,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借助移动办公平台提升企业的协同效率和决策效率。在互联网+时代,仅仅通过移动办公实现办公效率的提升还远远不够。朗坤智慧的LiEMS Mobile平台致力于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SaaS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帮助企业构建扁平化的移动办公空间,打造领先的企业管理和变革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交流我国智能制造服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智能制造服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促进我国智能制造服务的快速发展和落地应用,《中国机械工程》编辑部决定于2019年10月出版"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服务"专辑(正刊)。现广泛征集数字孪生、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服务相关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的论文,欢迎全国从  相似文献   

6.
新一代的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松 《现代机械》2006,(4):79-81
未来移动通信将向宽带化、数据化、多应用化发展,移动通信和网络互联技术将融合在一起,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也将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移动互联网基础之上所进行的移动电子商务是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的一种重要的服务。本文介绍了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特点及相关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9月27日,2016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在青岛香格里拉饭店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互联网工业的创新实践"为主题,深入探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的实践路径,展示智能制造装备与关键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分享在重点行业实施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以下简称仪综所)所应青岛市政府和青岛海天炜业过程控制技术股份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汽车制造技术和欧美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也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针对这个问题,就有必要在当前的汽车制造领域加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施工技术,在大力推动自动化发展的同时,全面提升机械自动化生产的水平与能力。本文就针对当前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对数控技术所应用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应用策略,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而伴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我们的社会逐渐的步入了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以及生活等各方面在互联网时代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和变革。在这样的社会和时代发展背景下,"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逐渐的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互联网+"的先进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有效结合,文章简单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以及基于"互联网+"先进技术的基本内涵,探讨了基于"互联网+"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和无线网络设备应用的普及,使得在不同通信环境下相互通信的需求日益强烈。文本设计实现了一种无线移动互联系统,具体介绍了无线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无线移动互联系统的构架、组成和具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9月27日,2016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在青岛香格里拉饭店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互联网工业的创新实践"为主题,深入探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的实践路径,展示智能制造装备与关键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分享在重点行业实施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ITEI)是应青岛海天炜业过程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炜业")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铝防伪防盗盖生产基地,年生产铝盖10多亿只,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铝防伪防盗盖生产大户。公司根据自己产品的实际分布情况,根据自己的设备研发及制造能力,充分消化吸收国外设备的先进技术,2006年初公司决定进行“铝防伪防盗盖全自动化生产线”的自主研发项目,  相似文献   

13.
用于防伪技术的亚微米光栅的重要特性是在可见光范围内其零级衍射效率的滤波特性随着入射光的入射方位角(入射面与光栅槽的夹角)改变而改变,零级衍射效率曲线的中心波长发生移动.利用严格的耦合波理论分析计算其衍射效率特性,由所需要的衍射效率特性设计光栅参量,通过精细加工制作工艺,制造出周期为416 nm的亚微米光栅,其零级衍射效率的峰值波长的测量值在入射光零度方位角入射时为466 nm,90°方位角入射时为627 nm,与计算结果一致,由此完成具有特定滤波特性的防伪用亚微米光栅的设计和制作.  相似文献   

14.
<正>信息技术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昱雯 《钟表》2003,34(3)
为了加大防伪力度,防止伪冒产品的侵害,广州明珠星集团引进利码移动数码防伪系统,以期维护该集团的利益。2003年7月1日起,该集团的内销产品都贴上18位数字的防伪编码进行销售,消费者可以手机短信方式将产品上的防伪编码发送到防伪中心号18182315,经过防伪中心快速验证,再将产品的真伪信息返回给消费者。由于传统的防伪方式如滴水变色、激光全息标志、暗记等极易被造假者攻破,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市场的繁荣发展,食品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包装的防伪手段,结合食品包装的固有特点,来实现包装防伪的目的也成了非常迫切的需求。因此,本文对包装防伪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浅谈以下五种防伪技术的应用研究,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防伪技术、一次性开启的防伪技术、文字缩微防伪技术、二维码加密技术、安全底纹防伪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义齿在线定制系统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也越来越深入。通过对可视化协同交互、大数据与云计算、基于3D打印的云制造等关键性技术分析,提出基于3D打印的义齿在线定制系统开发策略,对义齿数字化资源与医疗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义齿协同诊疗、在线设计与数字化制造。  相似文献   

18.
在智能传感器、大数据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支持,"互联网+计量"的智能计量系统在中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实践。智能计量系统对于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智能计量系统的基础上,分析工业4.0的特点,并且探讨其未来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业界资讯     
《机电信息》2004,(16):1-2
国家防伪标准体系表通过审定用以规范和管理防伪标准化工作的“国家防伪标准体系表”,近日通过了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审定。据了解,近些年我国防伪行业快速发展,但由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滞后,在防伪系统的建设方面,有关防伪的技术要求和规则、检验方法、指标要求不统一,造成了防伪信息识别交换不畅,防伪产品质量不稳定,大大降低了防伪系统的效率和效益,制约着我国防伪业的发展。为此,全国防伪标委会加快了“国家防伪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工作。专家认为,此次通过审定的体系表内容较全面、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智能制造是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智能化应用水平的体现,也是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创新的重要方向。为此,我国已将智能制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实现两化深度融合、加速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将智能制造作为国家重大专项加以重点推进,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中国制造业也因此迎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