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叶华  蔡冠萍 《净水技术》2006,25(2):70-73
结合具体工程设计,对几种常用的纯水制备系统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经过分析、研究,推出“阴床+混床”作为一级反渗透装置后续化学除盐工艺,对比以往常用的反渗透装置后续化学除盐工艺,具有最低的设备投资,最少的酸碱耗量及废水排放量。  相似文献   

2.
杨文则 《广州化工》2014,(2):131-133
对汉川三期工程和蒲圻二期工程两个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锅炉补给水系统的工艺进行了比较。得出两种工艺均能满足出水水质要求,一级除盐+混床运行操作及管理相对复杂,维护量较大,且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但经济上综合年费较低;二级反渗透+混床除盐系统占地小、安装方便、运行操作及控制相对简单,环境污染较小,但综合年费较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和离子交换法等脱盐工艺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以某公司新建脱盐水站工程为例,该工程采用双室阳阴浮动床+混床工艺,主要包括阳双室浮床、除碳器、阴双室浮床、混床、再生、清洗系统、加氨装置、自控系统等设备。采用该工艺的脱盐水工艺指标合格率100%,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郑一鸣 《广州化工》2023,(20):111-114
某钢铁企业针对1#纯水站纯水制备系统存在的排放废液量大、污染物波动大、工艺落后、运行成本高、设施老化和故障率高等问题,进行大规模改造。改造工程选用“超滤+两级反渗透+混床”工艺。运用水质大数据,通过电导率来表征混床除硅性能,降低再生废液排放量。文章详细介绍了其工艺设计、设备配置及系统运行,运行结果表明,出水达到要求、生产运行稳定、并减少了药耗和降低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锅炉用水及工艺用水,根据原水水质分析,采用盘式过滤和超滤为预处理、反渗透为预脱盐、混床为深度除盐处理的水处理工艺,混床出水电导率≤0.2μS/cm、SiO_2≤0.02 mg/L,系统投运几年来,运行稳定,工艺指标合格率高,达到较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6.
吉林某厂脱盐水处理站采用多介质+活性炭+反渗透+混床工艺制备除盐水作为供热站锅炉补水使用。该项目运行半年左右,脱盐水站出现反渗透系统制水量不足、膜脱盐率降低、混床再生周期缩短等运行问题。经过现场跟踪勘查,采取了改变原水加热方式、增加调酸装置、更改膜配比、填充树脂等一系列整改措施,使脱盐水系统水量及水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黄文龙  齐心  车文静 《广东化工》2011,38(6):302+304-302,304
文章介绍了400 t/h规模的混床工艺进行除盐处理及双室满室浮床扩建的工程概况,分析了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治理措施,综合评价了混床工艺进行二级除盐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SORALCHIN炼油厂化学水处理装置一级除盐系统原设计采用的是3台并列(2台运行1台备用)的一级反渗透工艺流程,单台反渗透装置采用三段膜处理技术。该装置2006年7月份投产,运行4个月后,反渗透膜元件出现严重结垢现象,三段甚至被盐垢堵死,无法稳定运行,产水水质较差等。炼厂于2008年7月开始对一级反渗透工艺流程进行二级改造,至2010年10月全部改造完成。2010年11月投入生产运行至2012年12月份,反渗透装置单台生产能力、系统综合除盐率、二级反渗透装置产水电导率、二氧化硅等各项指标都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也使得后续二级除盐系统混床的运行周期和周期产水量、产水水质大大提高,也使操作强度降低,保证了电站锅炉水汽品质合格。  相似文献   

9.
由于脱盐水站产水量达不到需水量要求,扩能改造工程将工业废水回用水与原脱盐水站一级反渗透产水混合后进入二级反渗透进行脱盐,降低后续混床进水的可溶性固体物质浓度,并新增1台混床与原混床并联,增加混床处理水量。扩能改造后,脱盐水站运行稳定,产水量满足锅炉补给水要求。  相似文献   

10.
包钢薄板厂冷轧项目新水处理站扩建工程充分吸收了一期工程水处理工艺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包钢原有混床的不足,设计进行全过程优化.采纳一期工程两级反渗透技术,脱盐水采用一级反渗透,除盐水采用二级反渗透,预处理的活性炭过滤由超滤膜取代,精除盐水由EDI取代混床,实现了全膜水处理工艺,多年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王朴  解淑红  解交力 《煤化工》2007,35(5):31-33
介绍了反渗透+混床制取二级除盐水系统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以及运行过程中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并对生产中存在的再生频繁、酸碱消耗量大、布水管连接螺栓腐蚀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串阴、阳离子交换器,混床做为三级精处理,可大大延长使用周期,减少酸碱用量;更换内部连接件为316L,运行1年未出现泄漏。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多种去离子水生产工艺,介绍了预处理+反渗透+混床工艺的节能降耗措施及运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超纯水制备     
采用预处理+2级反渗透+ED I+混床工艺制备超纯水。实验结果证明,出水Ca2+质量浓度小于2μg/L,Na+质量浓度小于5μg/L,S iO2质量浓度小于5μg/L,电阻率稳定在17 MΩ.cm,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硫磺制酸工业的国产化、大型化,硫酸副产蒸汽除用于发电外,还用于驱动鼓风机,为防止汽轮机结垢,对蒸汽的品质要求较高,相应地对脱盐水的质量要求也提高:本文介绍超滤、反渗透、混床制水工艺的原理、运行过程存在问题及对策,认为超滤+混床+反渗透制水工艺用在硫酸生产上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电去离子技术在电厂锅炉补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火电厂锅炉补给水水质要求,介绍了几种锅炉补给水生产工艺,对电去离子技术的过程特点、技术要求、运行性能与投资及在火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电去离子技术一般采用反渗透作为预脱盐软化处理。与混床技术相比,电去离子技术无酸碱废液产生,其出水水质平稳,装置占地面积较小。反渗透与电去离子联合相对于两级反渗透,相近的投资可获得更优的水质。反渗透与电去离子联合工艺要优于反渗透与混床联合工艺和二级反渗透工艺。  相似文献   

16.
反渗透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等突出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离技术之一。反渗透膜的性能是影响反渗透过程效率的决定因素,反渗透膜的研制一直是国内外膜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近年来,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型材料展现出优异的水传递行为,成为新型反渗透膜材料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回顾了反渗透膜的研制发展历程,介绍了不同单体通过界面聚合反应成膜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国内外新型混合基质膜和无机分子筛反渗透膜材料及其成膜研究,最后提出了新型反渗透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广彩虹 《氯碱工业》2009,45(6):37-39
比较了2种纯水制备工艺(反渗透加混床工艺及离子交换工艺)及设备投资,建议企业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选择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