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松辽盆地致密油勘探已经成为大庆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致密油储集层具有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水平井和油基钻井液的钻井工艺给致密油储集层评价技术带来了困难。针对该问题,利用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岩石热解、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开展了致密油"五性"——岩性、物性、含油性、脆性和烃源岩特性的研究,明确了相应的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储集层测井孔隙度参数,建立了致密油储集层录井综合解释评价标准,为确定致密油甜点区以及致密油储集层的压裂优选提供了技术支撑。扶余油层30口试油井101层的应用效果表明,其中27口井86层获得工业油流,解释评价符合率为91.4%。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冀中坳陷蠡县斜坡沙一下亚段致密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利用岩心录井、气测录井、地化录井等资料,对蠡县斜坡沙一下亚段的"特殊岩性段"的岩性、烃源岩、储集层、含油气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区致密油气成藏受烃源岩、裂缝发育程度及含油性3个主控因素控制,同时优选出西柳地区沙一下亚段的油页岩和页岩,其厚度一般为40~54 m,发育一定数量的纵向裂缝和页理缝,多为Ⅱ类储集层,利于形成致密油气藏,优先采用水平井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可望在西柳地区获得工业致密油气流。  相似文献   

3.
早期冀东南堡凹陷勘探中,应用常规录井技术效果良好,但随着钻井、钻井液工艺的不断提高,对常规录井技术影响不断增大,导致常规录井资料代表性变差,不能有效反映储集层流体特征,同时南堡凹陷还存在低电阻率、低气测异常层,给解释评价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通过地化录井、轻烃录井、三维定量荧光录井等特色录井技术配套应用,弥补了常规录井技术的不足,利用地化及三维定量荧光技术,能够定量检测岩石中的含油信息,准确反映储集层含油性,同时结合轻烃录井技术,可以有效判断储集层含水性。通过对特色录井技术解释方法研究,优选出地化参数S1、Ps及三维定量荧光参数对比级别N、油性指数Oc作为含油敏感参数,进一步综合提出含油指数Do,同时引入轻烃含水指数Dw,建立了南堡凹陷储集层流体录井解释图板。截至2017年底,通过应用该录井解释方法,冀东南堡凹陷储集层解释符合率提高至83.4%,有效解决了南堡凹陷储集层流体特征判别难题。  相似文献   

4.
油基钻井液钻井气水层识别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凤俊  王力 《录井工程》2006,17(1):25-27
采用油基钻井液平衡或欠平衡钻井工艺有利于发现油气层、保护油气层,但同时对油气层识别与评价也会造成一定的困难。通过分析油基钻井液平衡或欠平衡钻井对气测录井造成的影响,深入研究了真假气测异常显示的识别方法,建立了与平衡或欠平衡钻井条件相匹配的气水层的识别方法和解释评价图板。在现场应用中初步见到了较好效果,对勘探开发过程中气水层的录井识别和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储集层的裂缝识别技术研究前人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综合利用随钻录井参数来识别水平井储集层裂缝的技术目前属于空白,该文通过分析研究区已钻井水平段各录井参数在裂缝发育带对应的变化规律,认为随钻气测全烃、槽面显示、钻井液高频核磁、出口电导率四项参数的变化与裂缝发育带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溢流、井漏、录井槽面出现气泡及上涨,随钻气测全烃尖峰式上涨、周期性重复,原油可动性及标准含油质量浓度异常高值,钻井液出口电导率相对上升或下降的幅度等均为钻遇裂缝发育带的证据。考虑到单项参数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工程因素的影响,引入立管压力、钻井液密度等工程录井参数进行归一化处理,由此得到的加权系数可用来整体判别水平段裂缝发育程度,该系数的值越大代表储集层裂缝发育程度越好。  相似文献   

6.
使用油基钻井液在给钻井施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对气测录井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无法进行准确的储层评价,因此,必须对气测录井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开展油基钻井液校正研究。以邻井水基钻井液条件下的气测录井资料为参考依据,采用基于泥岩段组分扩大法对油基钻井液条件下的气测录井资料进行校正,采用矩阵系数法对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进行校正。结果表明,校正方法有效消除了油基钻井液对气测录井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的影响,提高了储层识别及定量评价的精度,为油基钻井液条件下测录井资料的精细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该文针对钻井液混油及加入添加剂后,对常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以及地化录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合实验结果和原因分析,较详细地剖析了常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和地化录井应采取的相应数据分析和解释评价方法。为钻井液混油或加入添加剂钻井条件下录井如何识别真假油气显示、更好地识别和解释评价油气储集层提供了较为详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油基钻井液在高难度井、大斜度定向井和水平井钻探中被广泛应用,由于油基钻井液中含有大量石油及其衍生物,在给钻井施工带来技术优势的同时,也给气测录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以BYP 1井和BYP 2井为例,对使用的两种油基钻井液(柴油基和白油基)进行成分分析,进而探讨其对气测全烃和组分的影响程度。针对两种不同的油基钻井液,分别建立模拟气测值的数学表达式,求得油基钻井液气测干扰值并进行剔除。该方法同样适合于其他油基钻井液分析,对各类油基钻井液干扰值的剔除具有指导意义。应用该方法既可以对正钻进的气测全烃值进行校正,也可以对早期已录取好的气测全烃值进行校正,从而为气测资料的定量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洪伟 《录井工程》2011,22(2):47-51
在水平井施工过程中,由于受轨迹导向准确性、储集层内非均质性以及油层砂体变化的影响,导致水平段内不同位置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性差异很大,同时由于其工艺的特殊性导致录井资料的质量下降,给解释评价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的影响,从分析扶余地区水平井水平段录、测井参数的响应特征入手,从录井参数中选取气测C1平均值、地化ST、地化含油饱和度So等参数判别储集层含油性;选取热解气相色谱∑nC21-/∑nC22+、TPI、定量荧光油性指数判别储集层流体的可动性;从测井参数中选取有效孔隙度e、渗透率K判别储集层孔渗性。利用这些参数在扶余地区建立水平井录井精细评价标准,该标准在扶余地区实际应用了58口水平井,解释符合率达到了92%,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侏罗系延安组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含油层系,受地层水矿化度、原油气油比、储集层物性及埋深等的影响,存在大量的低电阻率油层、低气测全烃值异常油层和残余油层,给准确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带来了很大困难,以往的录井解释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勘探开发的要求。总结多年现场解释评价经验,通过深入挖掘气测录井参数,发现气测参数C_3/C_2对于准确识别储集层含油性具有标志性作用,利用参数W_h与C_3/C_2建立气测解释图板,同时发挥地化录井技术准确辨识储集层原油特征的优势,利用参数P_s与S_1建立地化解释图板,将气测和地化两项录井技术组合应用并进行实地验证,有效解决了延安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难题,使延安组录井解释符合率提高到83.3%,为后续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石油化工应用》2017,(1):102-105
致密油的勘探开发主要采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来提高单井产量,而气测录井是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录井项目。针对致密油常规解释图版适应性差的特点,引入了钻时比值和全烃异常幅度两个气测解释参数,对储集层物性和流体性质进行了识别,并建立了储集层物性和流体性质识别标准。在近两年11口有试油结论的探井、评价井的应用中,录井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5.7%,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简便可行,可作为该地区致密油的一种有效的解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TARAPOA地区是南美安第斯油田的主力产油区,随着钻井工艺发展和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该地区钻进中岩屑破碎更加严重,烃类信息大量损失,含油显示难以识别,同时潜力储集层的气油比普遍较低,气测录井难以及时发现油气显示,导致高含油储集层识别困难。为攻克这些勘探难题,2017年开始在该地区引入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和地化录井技术。通过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可以判别油质类型、准确区分钻井液污染,同时优选参数,应用对比级N和相当油含量C两项参数建立了三维定量荧光参数标准;应用地化录井的S_1、S_2、P_g、P_s四项参数建立了地化参数标准,优选S_2、P_g两项参数建立地化解释图板。同时,通过建立地化含油参数C_o,结合三维定量荧光对比级N,建立了该地区的录井综合解释评价图板。2017-2018年在TARAPOA地区19口井应用三维定量荧光及地化参数标准、地化解释图板和录井综合解释评价图板,有效地解决了该地区储集层解释评价难题,解释符合率达88.7%,并在安第斯油田其他区块成功推广和应用,为后期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录井解释评价服务进入更多的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往冀东油区中浅层勘探中,常规录井效果良好,但钻井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岩屑录井的影响不断增大,不仅岩屑代表性逐渐变差,中浅层中大量存在的低电阻率、低气测异常层也给解释评价带来了困难。鉴于井壁取心能够有效保留储集层含油信息,弥补岩屑录井的不足,而地化录井能够定量检测岩石含油信息,反映储集层含油性,通过对井壁取心地化解释方法研究,优选出敏感参数S_1和OPI,并建立了解释评价图板。目前,新方法在冀东油区中浅层勘探中应用效果显著,截止到2018年底,解释符合率提高至81.5%,有效解决了冀东油区中浅层储集层含油性识别难题,为试油选层及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气测录井是钻探过程中油气层发现和评价的重要手段,但受到储集层含气特征、钻井参数、钻井液参数、脱气及传输效率、仪器性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全烃检测值差异很大,在油气层标准化解释中功用受限。结合苏里格气田苏25区块地质特征,通过对钻井过程中影响气测录井的诸多因素的分析和筛选,运用优选标志层的方法,完成了苏里格气田苏25区块全区已钻直丛井气测全烃的标准化校正,突出了以山2段煤层作为标准层对全井气测全烃进行的校正,利用校正后的气测全烃进行含气性综合解释评价,初步实现解释标准定量化,在苏里格气田气层分类评价、老井复查中取得很好的效果。该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在苏里格气田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了气测录井在该区域勘探开发挖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辽河盆地红星地区在沙三中亚段发育的不同期次的火成岩储集层,在近年来出现了高产油流井。但由于该套储集层岩性致密坚硬,裂缝发育不均,且油质较轻,现场气测录井资料很难区分油水层,对以往的试油井资料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出,该火成岩储集层的气测全烃值异常幅度与产能响应关系不明显,这给解释评价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提高解释符合率,从气测录井的烃组分和派生参数特征分析入手,通过研究该地区沙三段火成岩储集层的气测全烃值、组分含量、含油性特征与油气产能的关系,提出了基于火成岩气测录井相关参数C_2/C_3及其与W_h和B_h关系的解释标准,并在H-15、H-11等6口井的验证中取得成功,解释符合率达85%以上。该解释标准对红星地区火成岩油气层的解释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国内首口应用多硅基强封堵水基钻井液技术钻探的页岩油气藏水平井——东平1井顺利完井。该钻井液体系在该井的成功应用,解决了页岩井壁稳定技术难题,大大降低了钻井成本。东平1井由胜利黄河钻井公司50570队承钻,胜利钻井院提供三开钻井液技术支撑。该井钻探主要目的是探索评价麻黄山西区块泥页岩特征及含油(气)性,同时利用水平井方式,评价长7油层组泥页岩含油(气)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南部致密油储集层主要分布于扶余油层,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具有典型的致密油层特征,要想实现效益产能,必须以水平井的模式进行开发。目前常规录井采集手段受影响因素较多且提供的参数较少,后期解释评价难度较大。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常规录井技术进行改进、增加化验分析录井手段、攻关完善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同时建立了一套以岩屑、气测、化验分析等录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测井和区域试油数据的致密油水平井录井精细评价方法与标准,松辽盆地南部12口致密油水平井应用实践表明,其综合解释符合率达94.6%,为松辽盆地南部致密油水平井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平等钻井施工作业过程中地质层位的准确卡取、钻头于目的层中水平顺畅钻进以及储集层油气显示精细识别评价等现场录井需要,系统分析了水平等钻进时相关录井测量参数、LWD随钻测井实时采集处理参数的专化规律及曲线特征,采用全烃与自然加马,深、浅侧向电阻率.气测录井烃湿度比和平衡比曲线交汇方法,利用随钻录井图在水平井地质导向层段即水平钻进阶段快速综合解释评价地层的岩性变异、储集层物性、油水界面和含沽气水情况等石油地质信息。将其在大港油田2口水平井的成功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对水平井现场作业、阶段措施调整和后期综合决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浅层油气层录井解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浅层齐家组和万昌组储集层岩石埋藏浅、胶结疏松、含油岩屑随钻井液上返过程中油气逸失量大,造成岩屑录井油气显示级别低,给常规录井发现油气显示与解释评价油气层带来困难。针对此问题,结合浅层齐家组和万昌组油气特征和油质特点,尤其是氧化重质油特征,分析认为对于浅层齐家组和万昌组以产油为主的储集层应以岩石热解地化、岩石热解气相色谱、岩石物性分析为主,同时参照岩心、井壁取心、气测等进行解释评价;而对于浅层万昌组以产气为主的储集层应以气测录井为主,并结合岩心、岩屑显示级别以及岩石热解地化含油气总量进行解释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该指导原则与解释评价思路不但在梁家构造带浅层解释评价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而且对于类似储集层,尤其是氧化重质油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气测录井是苏里格气田储集层含气性认识与评价的主要参数和手段,钻井过程中受到储集层含气特征、钻井参数、钻井液参数、脱气及传输效率、仪器性能等多方面影响,全烃检测值差异很大,低全烃值气井频繁出现,影响了气层的有效识别和评价,制约了工艺流程选择和合理实施。通过合作区块低全烃值井分析探究发现,引起低全烃值有三种情况:一是钻井进程和录井环节都正常,因钻时大、钻井液粘度大、气泵泵效低等因素影响致使全烃值偏低,这种影响效应全井是一致的,属于全井低全烃值型;二是钻井参数(如井眼大小)或工艺(如定向钻进)阶段变化甚至频繁变换引起局部井段全烃值偏低,属于钻井参数低全烃值型;三是井漏、仪器故障等因素引起全烃值失真或丢失而偏低,属于录井工艺低全烃值型。针对不同原因采用区域标志层法、冲淡系数法、参数关联法等进行校正、恢复、还原,实现储集层含气性有效认识和正确评价,促进了气测录井在苏里格气田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