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市外秦淮河水质模拟及引调水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南京市外秦淮河不同引调水方式对秦淮河水质变化的影响并评估调水效果,建立了外秦淮河一维河网水动力和水质模型,模拟不同时期不同水源补给,包括从秦淮新河闸抽引长江水和石臼湖引水,以及在不同闸控系统运行调控方式下,外秦淮河水质的相应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引调水方案条件下,只要满足引水水量,可以显著提高外秦淮河的水质,部分河段水质甚至可以提高1~2个等级。枯季从秦淮新河闸引水工况为50m3/s时,外秦淮河水质COD可达Ⅳ类水,NH3-N达到Ⅴ类水;汛期从石臼湖引水工况为60m3/s时,外秦淮河水质COD可达Ⅲ类,NH3-N达到Ⅴ类水标准。研究结论可为南京市外秦淮河环境整治调水调度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苏州市渭塘镇平原河道水质提升的可行方案,基于Delft3D构建了该镇区河道的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采用Delft3D-FLOW模块对镇区河道2021年10月的水动力时空特征进行模拟,确定了镇区活水泵站与活水推流器的流量;采用Delft3D-WAQ模块,以CODMn、NH3-N、TP为主要评价指标,论证了旁路净化设施规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模型水动力模拟结果较为理想,活水效果好;确定老镇片1号活水泵站流量为1.0 m3/s,确定珍珠湖片每组活水推流器感应流量为0.4 m3/s;水质模拟结果较为理想,镇区河道水体通过规模为2万m3/d的旁路净化设施处理后,水质能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水标准,水质提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杜勇 《江苏水利》2006,(3):37-38
1引水监测概况1.1引水路线通过秦淮新河与长江交汇处的秦淮新河闸将长江水引入秦淮新河,再经武定门闸入外秦淮河,最后从下游三汊河口入长江,形成“长江—秦淮新河—外秦淮河—长江”的引水线路。1.2监测断面从外秦淮河的上游到下游共设置6个水质监测断面,分别为七桥瓮、武定门闸、凤台桥、三山桥、草场门大桥、三汊河口。1.3监测时段从2005年7月23日到10月20日,实施水质、水量同步监测。1.4监测项目设水温、PH、NH3-N、IMn、COD、DO、BOD5、TP、TN共9项。2水质评价原则2.1评价因子根据评价水体的水质现状、水污染特性及水体功能,选…  相似文献   

4.
以望虞河西岸的甘露圩和荡北圩为研究区,构建水动力-水质模型,选取恰当的水动力、水质和经济成本指标构建活水调度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决策单圩活水调度最优方案,并与圩区联合调度方案比较活水调度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可有效确定活水调度最优方案;甘露圩最优调度方案为陈家角闸和甘露港闸共同引水,徐家浜闸站以6 m3/s流量抽排;荡北圩最优调度方案为黄塘河闸和五星河北闸引水,珠桥河闸站和五星河闸站共以9 m3/s流量抽排;与单圩活水调度相比,两圩联合调度后畅流活水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外秦淮河引长江水改善水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一鸣 《人民长江》2006,37(11):53-54
外秦淮河穿越南京市主城区,随着城市的发展,河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质长期为Ⅴ类和劣Ⅴ类,严重地影响着南京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通过从上游引长江水入秦淮河,从下游流出,可极大改善秦淮河的水质.介绍了秦淮河工程的现状,引水的指导思想,调度原则.引水入秦淮河试验极大地改善了秦淮河的水质,秦淮河水质已基本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外秦淮河水水质好于Ⅳ类.  相似文献   

6.
秦淮新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双闸镇秦淮新河入江口处.占地近1 km2.该枢纽工程主要由节制闸和泵站组成,采用闸、站结合的布置形式,是秦淮河流域主要控制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7.
底流式泄洪闸在大流量泄洪时常伴随着闸墩剧烈振动。针对泄洪闸闸墩振动问题,以某水电站为例,基于水弹性物理模型试验和原型观测,提出改善闸墩结构和优化水库调度方案的两种减振措施。物理模型试验为研究闸墩振动提供了数据支撑,而原型观测结果验证了模型试验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当泄流量为5 400 m3/s时,通过优化水库调度,采用“低孔+表孔”联合泄洪的方式,表孔的泄流量从单独泄洪时的5 400 m3/s转变为联合泄洪时的低孔泄流量3 481 m3/s+表孔泄流量1 919 m3/s,表孔闸墩的振动位移标准差可从182.3 μm减小到51.7 μm,振动削减效果为71.6%;当表孔泄流量为10 030 m3/s时,通过对闸墩进行加固,闸墩的振动位移标准差可由288.8 μm减小到129.6 μm,振动削减效果为55.1%。  相似文献   

8.
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6年为基准年,从松花江流域水质状况、不同水体分布区域和松花江流域水体主要超标项目等方面,多尺度、多角度分析2006—2009年松花江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特征。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水质在全年期、汛期和非汛期均出现整体好转的趋势,表现为Ⅰ~Ⅲ类水体比例增加,Ⅳ~Ⅴ类水体比例减少;松花江流域汛期水质略差于全年期,非汛期水质略好于全年期;松花江流域污染严重区域(Ⅴ类及劣Ⅴ类水体)由嫩江水系逐渐转移至松花江干流水系,由全流域分散的几个城市逐渐转移至流域干流周边的几个城市;从水污染指标看,除COD、CODMn 、BOD5外,NH3-N成为新的水污染超标项目。  相似文献   

9.
王磊  徐啸 《江苏水利》2011,(7):24-26
一、概述江苏省秦淮新河闸管理所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经济开发区天后村秦淮新河入江口处,是秦淮河流域主要控制工程之一,具有防洪、排涝、灌溉、引水、改善水环境等多种功能。2002年抽水站进行加固改造,采用了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地确定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流域水安全与生态环境健康,基于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1960-2018年的实测径流数据,采用Tennant法、典型水文频率年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Qp法等4种水文学方法计算了河流的生态流量,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基于Tennant法的计算结果最为适宜。计算结果表明: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10-翌年3月的平均生态流量应不小于15.60 m3/s,对应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 2.47×108 m3;4-9月的平均生态流量应不小于46.15 m3/s,对应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7.30×108  m3,全年生态流量平均不小于30.88 m3/s,对应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9.77×108  m3。该生态流量目标可满足开都河大山口至博斯腾湖河段的河道径流损失,保证河流基本生态功能与水生态安全。计算分析结果可为开都河河流生态流量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