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专业型学位研究生与"规培"并轨培养的制度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要达到研究生学位培养要求,而且要接受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如何在学生参加"规培"期间培养其科研素养这一问题就尤为突出。文章从临床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瓶颈.西南石油大学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为依托,立足于行业的特点,通过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升实践基地建设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创新实践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平台,有效地提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新经济对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从能力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资源平台以及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构建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介绍了学校的改革思路、具体做法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校外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过程管理,突出应用性、工程性,体现校外实践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作用,是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以重庆科技学院"2461"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背景,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过程管理机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部分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入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设置-人才选拔-长效合作-校企互动反馈"四位一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模式,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化学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试点工作实施四年来,通过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四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构建校内外高水平协同培养基地,建立以项目为牵引的个性化培养方式,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和适应实际需求,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文章以山东建筑大学市政工程方向为例,分析了市政工程方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教材与课程教学内容特色不鲜明、双导师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不足等问题;阐述了市政工程方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培养方式的改革依据;提出了市政工程方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制定培养方案、改革考核方式、丰富学位论文形式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10月1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名单的通知》(学位〔2011〕69号),正式批准我校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我校化学工程、机械工程2个领域获得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应用型高校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在分析当前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与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关键限制因素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我校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和产学研合作形式,并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实际,阐明了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产学研协同培养创新模式及关键实施途径,探索出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期间,国家有望将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才在创新中起根本作用。然而就我国劳动人口的受教育现状而言,现状堪忧。为此,研究建构高职专科教育与技术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立交桥"的方案,有利于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打破高职、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隔离,把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落实"高-本-硕"贯通培养模式,应理顺高职、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相互间的衔接与贯通机制,以实现"高-本-硕"贯通协同发展,全面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真正满足毕业生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契机,根据我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中对设计人才提出的新需求,以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意能力教学实践为实例,通过对社会(产业)、学校、学生三方面人才培养需求的利基点剖析,总结在研究生教学实践研究中的已有经验,提出了从"智慧设计"与"智能化设计"两个维度6个要点的"智创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浙江理工大学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为例,经过"智创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使得研究生在定向设计和综合设计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专家介绍     
<正>秦小云,1964年12月生,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1989年广西医科大学神经解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5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为首届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现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广西解剖学会副理事长,并担任"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广西医学"和"华夏医学"等杂志的编委。  相似文献   

13.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运行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但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双导师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使双导师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大大提高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了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应届本科毕业生将日益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体。高昂的学费是制约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的瓶颈,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资助体系,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当前,应该充分发挥资助体系中助学贷款的积极作用,吸引大量的优秀生源攻读专业学位,从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依据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拟定的培养模式,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分析,提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要彰显职业色彩,要与专业职业任职资格相对接,要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课程体系,据此构建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国家从2009年起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鼓励实行"双导师制"。通过调查南京邮电大学第一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落实情况,分析了目前"双导师制"落实所面临的困难,从六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度的优化方略。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在分析和借鉴美、法、日等教育强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探索和研究如何规范和完善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和文化育人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探索立德树人背景下文化育人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文中深入分析立德树人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以重庆科技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对立德树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有效策略和途径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课程体系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的知识与能力构成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以山东建筑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改革为例,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剖析了新的课程体系在学校学生、国家与社会行业等不同维度的多元化、多样性需求;从课程体系的基础知识、专业通识基础、分方向模块、实践环节和论文环节构成,以及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专业课程学习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巩固研究生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及提升其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大有裨益。通过研究生教学总结及实地调研等,文章概述了建筑类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山东建筑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暖通空调方向)为例,从专业课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评价标准调整、实践化教学方法应用、专业素质提升等方面,研究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