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高Fe0/S2O2-8体系氧化垃圾渗滤液去除有机物的效果,试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反应条件,借助响应面法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了以紫外吸光度UV254的去除率为响应值的二次回归模型,分析零价铁(Fe0)投加量、初始pH值和S2O2-8与12COD0的质量比3个因素的交互作用,确定最优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Fe0投加量为31.3mmol/L、初始pH值为4.4,ω(S2O2-8/12COD0)为1.14条件下,UV254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72%。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便捷地从大范围背景复杂的堤防表面获取裂缝的形态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U2-Net(U2-ADSNet)的裂缝检测方法。该方法在U2-Net中融合深度可分离卷积和扩张卷积,扩大了原有模型的感受野,增强了对细节特征的学习能力,降低了模型参数;在少量无人机实测影像数据基础上,利用裂缝开源数据集进行迁移学习,降低了训练成本;通过切片预测实现对大范围无人机影像的裂缝检测,利用连通域搜索去除可能的误检。将U2-ADSNet与FCN、SegNet、U-Net和DeepCrack等语义分割模型在堤防裂缝数据集上进行对比,验证了U2-ADSNet的有效性,该模型经过迁移学习后交并比达到78.55%,综合评价指标值为87.87%,可用于堤防裂缝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对可见光(Vis)有良好响应性的LaFeO3晶体,将其与过二硫酸盐(PDS)结合,构建Vis/LaFeO3/PDS复合高级氧化体系,用以降解亚甲基蓝(MB)。结果表明:在PDS浓度为0.5 mmol/L、LaFeO3投加量为0.5 g/L时,Vis/LaFeO3/PDS体系30 min对质量浓度为30 mg/L的MB的去除率可达92.4%;复合体系对pH值有较强的适应性,Vis、LaFeO3、PDS三者复合,通过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促进Fe(Ⅱ)/Fe(Ⅲ)的氧化还原循环和氧空位向活性氧自由基的转化,提高了空穴(h+)、SO-4·、单线态氧(1O2)等活性物质的产生效率和氧化活性能力的发挥。Vis/LaFeO3/PDS体系是光催化和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的高效结合,其协同效应在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治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4,(7):137-140
通过试验区灌溉试验,研究了老芒麦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蒸腾速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面温度、水蒸气浓度差的日内变化规律,研究了蒸腾速率与响应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老芒麦自然状态和凋萎状态下蒸腾速率日内变化均呈双峰型,充分供水状态下呈单峰型,光合速率均为单峰曲线。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老芒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值表现为充分供水自然状态凋萎缺水。气孔导度、水蒸气浓度差的日内变化与蒸腾速率的日内变化规律类似,均出现双峰。胞间CO2浓度的日内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内变化规律相反,呈V形。  相似文献   

5.
以莱茵衣藻为研究对象,采用批量试验研究了莱茵衣藻对纳米氧化铜的吸附过程及其对自由金属离子溶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莱茵衣藻对纳米氧化铜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遵循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和准二次动力学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28 μg/106个藻细胞。莱茵衣藻的存在对自由金属离子溶出具有显著影响,低浓度的莱茵衣藻促进Cu2+溶出,高浓度的莱茵衣藻抑制Cu2+溶出。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应用GA(遗传算法)设计H2/H鲁棒控制器的一般方法。使得在满足闭环系统的H范数小于指定的工程要求的条件下误差信号的H2范数最小。该问题可归结为一个带约束条件的极小值优化问题,并通过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加以解决。该设计方法能对具有任意控制器结构的控制系统进行参数优化。与传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控制器的鲁棒性,还具有易于进行参数优化的优点。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超导磁储能装置(SMES)PI型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时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均能有效阻尼电力系统的振荡。此外,控制器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实现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地下水年龄测定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北方地区地下水的各种现行测年方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地下水中的氚元素特征能满足测定地下水年龄的活塞模型,但由于降水初期氚的浓度不易率定,只能定性或半定量确定地下水的年龄。氟利昂是人工合成化合物,自然界中没有天然成分,是一种理想的示踪剂,但氟利昂测定地下水的年龄限制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降水的入渗补给。14C与4He测定地下水年龄的方法由于受到断裂带中排气影响,不易校正,所以不能适用于断陷盆地或活动断层地区。针对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华北平原地下水中氚浓度值仍然较高的现象进行讨论,认为该地区地下水的补给源区应该靠近我国西部的核试验场。同位素关系表明,渗漏的纳木错湖水与东部的地下水存在相关性,西藏内流区的渗漏水自西向东补给到了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与华北平原。  相似文献   

8.
依据冬小麦不同水分处理的灌溉试验,分析了抽穗期5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冠气温差及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的日变化规律,并对各生理指标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冬小麦抽穗期气孔导度、冠气温差及光合速率有着显著的影响,且各指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气孔导度与冠气温差、光合速率均呈正向相关,两者均随气孔导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上升幅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干旱呈广发、频发态势,使植被生长受到限制,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威胁区域生态安全。以滦河上游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9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并结合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滦河上游气象干旱和植被生长状况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植被变化对多时间尺度SPEI指数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近20年滦河上游SPEI呈波动式增大趋势,年尺度SPEI增大速率为0.040 1/a;干旱面积总体减少,减少速率为-1.430 4%/a;NDVIEVI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植被覆盖度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NDVIEVI增大速率分别达0.027/a和0.026/a;大部分区域SPEI与植被指数呈正相关,其中NDVISPEI-3的响应最强,EVI对SPEI-6的响应最强,总体上EVISPEI的相关性强于NDVI;草地对气象干旱最敏感,农田次之,林地最弱。  相似文献   

10.
参考作物叶片蒸腾速率和光合作用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以我国半干旱杨凌气候区为例,对参考作物叶片蒸腾速率和光合作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参比CO2主要受湿度差、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的影响,且这三项因子对参比CO2的影响程度比较接近,湿度差和蒸腾速率的影响是主要的,其次是气孔导度;湿度差由光合速率、参比CO2、蒸腾速率决定;气孔导度主要由参比CO2浓度决定;光合速率受气孔导度的影响;蒸腾速率主要取决于湿度差,气孔导度影响非常小。  相似文献   

11.
以南京市中心城区鼓楼区和城市郊区仙林地区为对象,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7月每场降雨雨水进行水质监测和分析,研究城市湿沉降面源污染特征。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域雨水的主要污染成分为SO42-、NO3-N、TN和COD;②实验监测期内,鼓楼地区雨水中SO42-、NO3-N、TN和COD质量浓度均高于仙林地区雨水组分。其中,SO42-质量浓度平均值62.79mg/L,约是仙林地区平均值16.11mg/L的4倍。③干湿周期对雨水水质影响显著。采集的雨水样本中,久未降雨后的首场雨水的COD、SO42-质量浓度值高于相对连续降水后的雨水相关组分,但NO3-N质量浓度低于连续性降水后的雨水组分。  相似文献   

12.
对汽轮发电机组的H扭振模态观测器的特性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H扭振模态观测器的性能指标可知,H扭振模态观测器引入了一个反映受控模态估计偏差对剩余模态分量的最大能量增益的约束,以抑制剩余模态分量的影响。另外发现,在特殊情况下,H扭振模态观测器可以将已有关于鲁棒H扭振滤波器的研究成果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3.
采用预置反馈方法,首先推导了TCSC与STATCOM的PCH(端口受控哈密顿)模型,接着基于受控哈密顿(Hamiltonian)系统理论,采用自适应L2增益控制设计方法分别设计了单机电力系统中相应的自适应L2增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与传统PID控制器以及不同的干扰抑制比相比较,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王锐  海热提 《水资源保护》2008,24(S1):10-12
研究在不同进水pH值条件下,垂直流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COD 和NH3-N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当pH<9.5时,模拟人工湿地对COD去除率随pH增大而增大,pH>9.5时,去除率随pH增大逐渐减小,在pH>10.0之后,去除率呈直线下降态势。NH3-N与COD情况类似,只是NH3-N去除率在pH>10.5之后,才呈现直线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巢湖水质富营养化污染现状,采用高铁酸钾预氧化-聚合 铝铁絮凝-沸石吸附组合工艺处理巢湖水中藻类、氨氮、磷和CODMn。试验结果表明:投加ρ=1.6mg/L高铁酸钾,氧化5min后,再加入ρ=40mg/L聚合铝铁、ρ= 1.2g/L沸石,搅拌2h,出水藻类浓度从7.8×107个/L降至2.1×106个/L,氨氮质量浓度从1.82mg/L降至0.459mg/L,磷质量浓度从0.221mg/L降至0.0558mg/L,CODMn质量浓度从7.59mg/L降至3.77mg/L。 藻类浓度显著降低,氨氮、磷和CODMn质量浓度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通水以来,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已成为京津地区的主力水源。中线工程输水的水质理化指标相对稳定,但局部渠段存在藻类异常增殖现象,有水华爆发的风险。针对出现的藻类异常增殖问题,在通冷风这一改变局部气象条件的工程措施基础上,建立了澎河—沙河渡槽段平面二维水动力和水质模型,研究了通风位置、通风温度和通风时长等因素对输水渠道水温和藻类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温和叶绿素a<>/i浓度均与通风位置、通风温度和通风时长有关,通风温度越低、通风时长越长,平均水温和叶绿素a浓度下降幅度越大,平均水温最高可下降约2 ℃,叶绿素a浓度最大可降低约54.5%,且仅上游和全渠段通风均可有效降低水温和抑制藻类生长,仅下游通风对水温和藻类的影响较小。因此,采取局部降温的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降低叶绿素a浓度的作用,综合考虑藻类抑制效果和工程成本,在水华易爆发渠段的上游通冷风是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人民黄河》2016,(8):82-85
以白花草木樨、五叶地锦、紫花苜蓿3种北方常用护坡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4种梯度的控水试验,测定植物多个生理生化参数,并通过多个生理指标的变化综合分析3种植物的生理特性变化。结果显示:1随着水分胁迫的增强,3种植物的细胞膜外渗率都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大,在同等水分胁迫条件下白花草木樨和紫花苜蓿的细胞损坏程度比五叶地锦的轻;2随着水分胁迫的增强,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气孔导度减小,进而降低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细胞得不到有效的CO2补充,叶片蒸腾速率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增大,随着水分胁迫进一步加重,气孔变得越来越小,细胞呼吸的CO2得不到有效释放和吸收,细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又使得水分利用效率降低,这一方面3种植物表现不尽相同;3紫花苜蓿体内的POD活性最高、五叶地锦最低,但随着水分胁迫的增强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白花草木樨和紫花苜蓿在中度水分胁迫时POD活性降低,而五叶地锦在轻度水分胁迫时POD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以长江荆南三口河系1956-2016年的实测径流量资料为基础,以1989年为水系连通变异分界点,运用趋势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研究基准期和变化期的径流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基准期和变化期年均径流量呈现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1.945 7×108和0.768 2×108 m3/a;径流主要集中在丰水季节,占比达60%~70%,变化期在4个水文季节的径流量比基准期下降了40%~80%,枯水季节下降幅度高达77%;径流量存在3类周期变化,变化期比基准期的小周期丰枯交替次数约增多2次,长周期范围和中心值约缩短6 a;新江口和管家铺两个水文站的径流量约为三口地区总流量的2/3,集中于松滋河的西支和藕池河的东支。研究结果可为荆南三口地区及洞庭湖的水资源调蓄提供科学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足迹理论准确评估固原地区马铃薯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情况,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基于实际耗水的水足迹计算原理、Mann-Kendall检验、Sen斜率法、LMDI模型,研究了固原地区马铃薯生产水足迹的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1-2017年固原市马铃薯生产水足迹均值为1.48 m3/kg,下辖县(区)均值在1.17~2.04 m3/kg之间,全市和各县(区)马铃薯生产水足迹均呈显著减小趋势,全市年均变幅为-0.04 m3/(kg·a);固原市单位面积绿水消耗量和单产量均值分别为2 778.4 m3/ hm2和2.18 t/hm2,下辖县(区)分别在2 622.2~3 401.3 m3/hm2和1.65~3.19 t/hm2之间,各县(区)单产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从西北到东南单产量和单位面积绿水消耗量增大,水足迹减少;固原市单产量全时段贡献率为80.8%,贡献量在0~-2.30 m3/kg之间,单位面积绿水消耗量贡献率为19.2%,各县(区)单产量贡献率为76.3%~84.0%,单位面积绿水消耗量贡献率为16.0%~23.7%。水足迹计算方法中考虑了实际耗水条件,比充分灌溉条件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固原地区马铃薯水足迹显著下降主要是由于单产量增加,单产量作为主要驱动因子仍有提升潜力,今后应该加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预置反馈方法,将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一类仿射非线性系统转换为标准的哈密顿系统,从而导出了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下SVC的PCH(端口受控哈密顿)模型。针对系统的外界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性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自适应L2增益控制规律。文中直接采用哈密顿函数作为存储函数,不仅保证了数学上的严密性,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仿真结果表明SVC采用自适应L2控制规律,不但可以确保系统渐近稳定,而且可以有效抑制干扰,对系统的工况具有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