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志书编修工作是一项伟大的文化事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轮江河水利志书的编纂出版,在各级水利决策、水利规划、工程建设与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编纂出版水利志是水利行业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当前,始于2007年的第二轮江河水利志编修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志书编纂出版正值文化发展繁荣和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修志工作者要进一步加快水  相似文献   

2.
20年前开始的水利系统编修江河水利志的工作,是在全国修志工作的带动下,最早启动的专业志编修系统之一,并曾领先10年之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编纂完成江河志和水利志共计718  相似文献   

3.
江河水利志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江河水利志编纂工作启动,到2001年7月水利部下发《关于加强江河水利志编纂工作的通知》(水办[2001]308号)前,第一届修志工作开展已经近20年。20年间全国数千人参与这一工作,已完成初  相似文献   

4.
是国内唯一从事水利史、灾害史、水文化和水利社会学的专业研究部门,主要研究水科学与水文化、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灾害调查与灾害史、灾害规律与减灾方略、水利信息化等,承担水利部江河水利志志书编纂的业务指导以及志书的征集收藏工作。  相似文献   

5.
受中国江河水利志研究会委托,上海水利志编纂委员会于1993年6月17日至24日在上海市农委党校举办了《全国江河水利志总纂与应用研讨班》,全国十七个省市及部份流域的江河水利专志编修人员共六十余人参加了研讨班。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黎  相似文献   

6.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遗产,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继承和发扬我国人民修志的传统,以新观点、新方法和新资料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以掌握国情、民情,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编修新方志的主要目的。江河志、水利志属于地方志的范畴,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纂江河志、水利志是水利部门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江河志,水利志系统地记载本流域本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历史和现状,重点记述水利事业的发展。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系统  相似文献   

7.
顾浩 《中国水利》2007,(8):52-54,49
盛世修志。2001年至2006年年底,水利部成立江河水利志工作指导委员会并组织指导完成了第一轮江河水利志的修编工作,硕果累累、精品纷呈、价值凸显,同时培养了大批修志人才。针对第一轮江河水利志修编工作的评价与问题探讨,分析新时期的形势和任务,提出继往开来、求实创新做好江河水利志修编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浙江水利科技》2010,(3):82-82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10年4月23日下午,历时六载编撰而成的《杭州市水利志》迎来了她的首发式。浙江省水利厅原厅长、省江河水利志编纂委员会主任钟世杰,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贾大清,市林水局局长、《杭州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周定炎等领导出席首发仪式。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我省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主要议题有:(一)通报全国水利系统的修志形势和修志工作的重要意义;(二)组建编纂机构;(三)讨论、修改、审定《江西省水利志编纂工作纲要》和《编纂纲目》,并初步落实编纂任务。一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代代相传,连绵不断,资料浩如烟海,其中讲到水利方面的有《河渠志》、《水经注》等著作,在二十四史中也有水利的记载。我们党和政府对史志工作十分重视。建国后毛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2013年全国江河水利志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修志指导工作,切实推进全省水利史志工作规范化,不断提高修志人员素质,12月27日,全省水利史志培训班在郑州举办。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霍宪章应邀到培训班讲解《编志工作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并就水利修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  相似文献   

11.
鉴于芍陂特有的历史地位和非凡价值,挖掘其在治水中的先进性及其对当代治水管理的借鉴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查阅古籍、文献等资料,梳理了芍陂灌排工程管理的历史演变,总结了芍陂在历史上的治水管水大事记,阐述了芍陂的兴衰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治水经验,明确了灌溉管理在水资源综合管理中的突出地位、"双河长制"在河湖治理的显著效率、退田还湖在促进河湖健康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打造幸福河湖、传承治水文化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引领。以期在芍陂兴废更迭的历史进程中吸取经验,探索灌溉管理与维护制度的发展规律,为当代治水护水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淮河、黄河两大河流相继于1851年和1855年大改道,2000多年的漕运走到尽头,水利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局,也走到了历史转折点。本文以筛选出的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从社会和自然因素各层面,对中国水利从古代到现代的转折作出时间定位;并指出古代国家水行政管理的核心架构,随着20世纪初期漕运体系的解体走向终结。自19世纪中叶至1920年代,河口海岸水道管理事权的旁落,到长江、黄河、海河、珠江流域机构的成立,形成了现代水利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基本脉络。以1930年代的统一水政为标志,中国现代水利完成了奠基。  相似文献   

13.
创建水利后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种历史、社会以及水利行业自身原因,目前水利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已成为水利后勤社会化进程中的瓶颈。水利后勤企业应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创建适合本单位的具有现代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的潜能.这有利于水利后勤正确处理和解决好后勤社会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水利后勤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概念解析,提出了以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河湖生态保护治理4项能力为切入点的判断准则,构建了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基于熵-云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水利高质量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方面,东部多数省份较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能力方面,黄河沿线各省份、海河流域及东南沿海表现较好;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方面,长江、珠江流域表现更好;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方面,西南及中东部表现突出。水利高质量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表明,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复杂度较高,有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是水利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发挥水利工程价值的重要保障.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前我国水资源现状、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观都对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及模式,结合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中的问题,探讨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水利建设应从强化流域管理体制入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水利行业要变换水利与可持续发展水利,建设综合开发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的大水利。而 则无法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的,应当根据新世纪水利发展的目标,强化流域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关于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晓陶 《海河水利》2002,(3):8-13,18
目前,海域流域的生态环境危机已对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交互影响下,海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危机主要表现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湖泊干涸,湿地萎缩,地下水几近枯竭,水土流失严重等。为了改善和恢复流域生态环境,必须适时调整治水方略,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就目前而言,必须大力加强以下基础课题的研究工作:健全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模式,增强生态系统的自调节和自适应能力,规范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建立更为合理的投入机制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8.
珠江流域片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流域片包括珠江水系、韩江、海南诸河流域、西南境内国际河流,蕴含丰富的水利、不能资源,近期水质受到在右城市点源污染严重。目前,全片已建立蓄水、引水、供水工程体系,基本满足农业、工业、生活用水,但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供水工程老化、不够完善,水质污染问题严重,要保证珠江流域不资源的持续发展,就要重视水资源长远规划及大中小水源工程管理建设,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开辟新水源,节约农业、工业、生活用水,依  相似文献   

19.
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发展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近几年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学术会议论文集、专著与研究报告,进行了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科发展动态调研。研究表明,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强烈人类活动影响等新问题,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科近年来产生了一批新的研究热点领域,在新的理论与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取得了较大进展。日益明显的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现象,是当前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科发展的重要特点。根据学科发展动态,建议加强科学试验、学科交叉等方面的研究,以推动我国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科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许继军  陈进 《中国水利》2012,(10):46-48
从历史和发展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水利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归纳了不同发展阶段长江水利建设内容及时代特征,并从水的自然、社会和资源属性对生态水利、民生水利、资源水利和工程水利的本质进行了诠释,指出长江流域水利建设呈现螺旋式发展规律.认为当前民生水利发展需从高起点出发,通过规范化、信息化的监管,为民众提供更高的水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