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进一步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互融合,最后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成分,又要去其糟粕,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前提;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这一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观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建设是其实践基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其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是其文化契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前提;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这一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观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建设是其实践基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其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是其文化契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自觉、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人民群众的实践自觉的三者和谐互动与有机统一,创造与发展了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的特殊形态,二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两个主要面相,在此进程中,生成了两种主要形态,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和以革命遗迹为"底板"的红色文化形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红色文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再造的产物,也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展望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此功能主义取向的研究,必然会推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研究走向深入,彰显文化理性,从而保证我们能够冷静而科学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代价值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形成,使得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变得科学规范。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备政治思想建设功能、哲学思想渗透功能和道德建设传承功能等。  相似文献   

6.
王汉青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7,21(2):F0003-F0003
李军林博士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研究》一书于2006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是作者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又一新作、力作。早在2005年3月,李军林博士就出版了专著《文化的传播与超越——论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此,作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上具有较高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必须认清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天然联系;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必须立足国情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发展,使党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层面的融合,即是立足中国现实,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满足实践需要,推动实践的发展。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里的文化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两个方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筛选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精华和糟粕,概括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核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继而重点从实践层面论述了二者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期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文化强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和“转型期”双重语境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已成为必然.“结合”的路径和切八点都是对社会生活的深度追问、历史反思与批判性建构。两者“结合”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即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两个向度。  相似文献   

10.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讨论也逐步深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如简单化倾向、急于求成等,要克服和避免这些问题,重要的方面是应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入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文化哲学范式下加以把握,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现代西方先进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任务定位在西方先进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进而创造出新的中国文化上。  相似文献   

11.
翻译难 ,翻译习语更难。文章阐述了中文习语英译时产生不可译性的原因 ,探讨了怎样对待英译有不可译性的汉语习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文习语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难,翻译习语更难。文章阐述了中文习语英语时产生不可译性的原因,探讨了怎样对待英译有不可译性的汉语习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观演建筑”的发展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戏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中国戏曲发展至今已有300多个剧种在演出,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供它演出的场所随着它的发展而不断地改进:从利用天然地形逐渐出现戏场、戏台、大戏楼,从勾栏逐渐成为戏园、剧场。中国观济建筑的发展演变有如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幅侧影。本文对此做了简单的记述分析。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语言接触作为一种“催化剂”使我国的语言文字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其中商标词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从过去的汉语拼音商标词改进为正规的英语商标词;从过去的专有名词、普通名词商标词扩大到臆造词汇商标词。本文试图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我国商标词的“欧化”现象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国内外柴油轿车的发展,阐述中国使用柴油轿车的现实要求和政策趋势,以及中国清洁柴油的生产情况,对未来中国的柴油轿车市场前景做出预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国家住房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住房建设飞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的要求已不限于住宅的质量,对居住的文化精神性的追求已成为重要的目的。因此,满足消费者对居住建筑的文化精神性的追求也成为当前住宅设计的首要目的。按时间的顺序对中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发展之路,做了概括的分析总结,提炼出重点和具代表性的理论和实践,同时结合当前的国情及国外居住建筑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提出了我国居住建筑今后的文化发展之路,以期对我国居住建筑的建设和设计提供有意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中国音乐中的自然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音乐中,很多作品与自然美关系密切.本文从音乐美学、具体音乐作品分析等角度出发,探讨自然美对中国音乐作品的影响和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些音乐财富,为音乐审美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当代中国传统绘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从中国画自身的审美原则、社会文化背案、文化内涵角度出发,提出只有体会到中国画显现的气质所在,才能真正体验传统绘画的特定语言与现代人类文明状态所存在的有机联系,促进中国画继续向前发展。基此,文字归纳出中国画的气质表现3个特点:“雅”、“厚”、“透”,并认为这些气质、不仅仅是画面本身的表现,同时也是艺术家自身气质、修养和对人生态度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浅析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在人物、山水和花鸟方面都有着杰出的代表人物和悠久的发展史。在中国的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桥艺术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造桥的历史久远,桥梁的数量极多,而且古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各种材料、各种构造方式、各种功能的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是中国古桥的共同特点。本文列举了若干著名古桥─—安济桥、虹桥、万安桥、卢沟桥、大渡河铁索桥、珠浦桥、程阳桥等为例,评述中国古桥的技术与艺术达到的相当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