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3油层是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笔者从取心井岩心与测井资料入手,通过对长63油层沉积相精细研究,认为长63油层为三角洲前缘湖底滑塌浊积扇沉积。按沉积特征可进一步划分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及若干微相,并对各亚相、微相特征进行了描述。其中以中扇分支水道微相最为发育,占整个浊积扇面积的80%。在此基础上,对有利沉积微相、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及沉积模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盐池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东端,是近年来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之一。研究区长4+5储油层由台型和坡型三角洲前缘砂体组成,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本文以测井相分析及岩心观察的岩石相标志为基础,通过砂地比值分布规律、单井剖面的相序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油层组沉积相类型及发育规律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地区长4+5期的主要沉积体系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和中扇亚相,主要微相类型包括有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微相和中扇亚相浊积水道、浊积水道前缘、浊积水道间。根据沉积微相展布可以得出研究区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长81小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组合特征及测井相特征的研究,确定了该区的沉积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沉积,识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河口坝和水下分流间湾5种微相类型,分析了各种沉积微相的特征。通过将优势相分析结果结合砂地比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考虑测井相组合形态特征,绘制出了各种沉积微相在剖面上的分布和平面上的展布图,进而得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主要是水下分流河道,在长81上部层段中最为发育。  相似文献   

4.
以露头、岩心、测井曲线为基础,通过对研究区内的岩性特征、测井曲线形态及沉积微相特征进行分析,对该区的沉积特征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认为华池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主要由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组成,并进一步分为多种亚相。三角洲沉积体系既有北东向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也有南西向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这将有助于在更深层次上对长4+5油层组的储层特征与展布、油气富集规律、圈闭的成藏机理等问题的认识,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岩心观察与测井资料相结合,对鄂尔多斯盆地葫芦河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长6油层组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沉积,而重力流沉积为区内的主要的沉积体系,且浊积岩广泛发育。在细致分析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沉积相平面图,为后期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白豹-坪庄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第6段在白豹-坪庄地区是最重要的勘探目的层之一。通过岩心、测井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认为该区长6油层组砂体发育的是一套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河道间和河口砂坝4种微相。进一步编制沉积微相平面图,分析长6油层组各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证明该区有2个物源,以北东物源为主;且长63层是主力储层,其物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东部长6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测井、化验资料综合分析,查明了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东部长6储层各砂组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在砂岩和粉砂岩中发现了次生矿物海绿石,认为长6储集体发育的是一套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而不是三角洲平原亚相,其中三角洲前缘亚相包括河口砂坝、远砂坝和支流间湾微相。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及微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为了制定该油田注水开发方案,根据沉积相的演化规律,建立了研究区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8.
马家山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沉积微相变化快,储层展布复杂,为油田后期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心、测井资料,对该区沉积微相的展布和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马家山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水下分流河道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受基准面升降和沉积物供给的影响,该区三角洲演化呈阶段性变化,经历了繁盛期、初次间歇期、活化期、再次间歇期4个阶段,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主要发育于三角洲的繁盛期和活化期,初次间歇期和再次间歇期欠发育。  相似文献   

9.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6段重力流沉积砂体平面展布规律及沉积成因不明等问题,利用岩心资料和钻测井数据,对长6段重力流沉积类型、分布规律、沉积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滑塌流、砂质碎屑流、浊流3种沉积类型,可识别出扇根和扇中2类亚相.扇根亚相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呈孤立的条带状;扇中亚相发育范围广泛,连...  相似文献   

10.
张家湾地区长2油层开发程度较高,但油气富集规律复杂,开发难度较大。在岩心、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长2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及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张家湾地区长2油层组主要为灰色细-中粒长石砂岩,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和泛滥平原4种沉积微相。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和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明显,其中水下分流河道为主要微相,长22为主要含油层。  相似文献   

11.
辽东湾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辽东湾坳陷是中国东部海上的主要含油气区之一,包括3凹2凸共5个次级构造单元,其中辽中凹陷面积最大、埋藏也最深,整个盆地充填古近系及新近系沉积。通过对全盆地范围内的地震、钻井、测井和古生物资料的综合研究,建立辽东湾坳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将辽东湾坳陷沙河街组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6个三级层序,并对各层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在层序格架内进行沉积相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确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深水浊积扇3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建立了沙河街组各个层序的沉积模式。Es4沉积范围较小,Es1+2和Es3沉积范围较大,Es3沉积水体比Es1+2沉积水体深,Es1+2层序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有利勘探区带。图11参10  相似文献   

12.
川东南地区茅口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川东南地区茅口组沉积背景认识的基础上,利用野外剖面及录井、测井资料,将茅口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通过研究岩性、相序及岩性剖面结构,阐明了层序关键界面识别与划分的标志,分析了各体系域特征。认为研究区茅口期具有快速海侵、缓慢海退的特点,层序对比良好,且具陆表海台地性质。按陆表海沉积模式将研究区划分为潮下低能带、潮下高能带及潮坪、泻湖等沉积相带,以体系域为单元从纵向上和平面上对沉积相进行了精细刻画。最终,结合层序及沉积相演化,提出了茅口组层序格架内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于研究区沉积体系,在少井甚至没有钻井的情况下难以获得可靠的结论。因此,探索运用三维地震信息进行砂组单元的沉积体系研究。在区域沉积背景、单井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在400多km^2的范围内,借助各类三维地震信息,以谱分解资料确定砂岩的平面展布特征;以振幅体切片、波形相似体切片、地震反射波形特征确定水流主干通道;以波形相似体确定沉积体边界。进而对准噶尔盆地中部SWD地区三工河组二段Ⅰ砂组进行沉积体系研究,建立了东部、西部两大沉积体系,确定4支干流水道,为研究区岩性圈闭的解释评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测井资料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利用测井相分析技术重建地层岩性及沉积微相的基本原理及步骤。探讨了通过测井资料准确识别地层岩性及沉积微相,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预测和优选岩性圈闭的有利发育区域,确定最佳勘探目标的基本思路。建立了乌夏地区三叠系岩性及沉积微相定量解释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展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为该地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部署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以沉积学、地震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野外剖面、钻井和地球物理资料,将研究区长兴期—飞仙关期沉积划分为碳酸盐岩台地和台盆两种沉积体系,其中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又可划分为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生物礁、浅滩和台地边缘斜坡5种沉积相带。长兴期—飞仙关二期为台地和台盆相间的沉积相展布格局,具有飞仙关—末期开始快速填平补齐,飞仙关三期为碳酸盐岩台地,飞仙关四期为蒸发台地的演化特征。长兴期台地边缘礁、滩组合和飞仙关期台内浅滩是该地区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16.
大量地震、录井、测井资料沉积学分析表明,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断陷带登娄库组三段发育的沉积体系有扇三角洲、湖泊和湖底扇。在平面上,靠近沉积东侧边界和西侧边界奋发育5个和3个裙带状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沉积区之间的中央部位为大片的湖泊体系沉积。水体相对较深处为浅湖沉积,其余为滨浅湖沉积。浅湖沉积物中央有湖底扇粗粒沉积物。这一沉积特征展示了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断陷带登娄库组三段储层十分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7.
乌尔逊凹陷南部层序地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张成  魏魁生 《石油学报》2005,26(2):47-52
乌尔逊凹陷沉积过程与构造演化对应,具有阶段性。层序地层学分析结果表明,凹陷南部白垩系发育2个一级层序(TSq1和TSq2)、5个二级层序(Ⅰ—Ⅴ)和12个三级层序(Sq1—Sq12)。层序界面特征明显,层序内部沉积体系类型丰富。凹陷沉积演化经历了2个旋回,分别从T4时期和T04时期开始,其中后者为不完整旋回。总的构造格局决定了凹陷形态与沉积物在可容纳空间内的分布,这是油气成藏的先决条件;地层充填沉积,沉积体系叠置匹配,为成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二级层序Ⅱ和Ⅲ中各层序的密集段是烃源岩的主要分布区,尤以其中的Sq4和Sq5的暗色泥岩为最佳;这2个二级层序内的低位扇、低位楔,高位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以及湖底浊积扇体系是形成油气藏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8.
根据陆相地层层序在地震剖面、电测曲线上的识别标志以及在岩石类型和矿物成分上的特征,将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划分为三个Ⅱ型层序,由南往北呈现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三角洲的沉积体系空间配置。泌阳断陷陆相地层层序的体系域具有四分性,其准层序组类型有四种:低位加积型、退积型、高位加积到和进积型。在综合利用研究区钻井、测井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下第三系核三上段地震相平面展布特征,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并由此归纳出研究区核三上段的沉积模式。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所划分三个陆相层序发育的共同特点,建立了泌阳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地层岩相格架模式;在连井剖面展序地层对比的基础上,编制了研究区目的层段的年代层序地层框架模式。  相似文献   

19.
福山凹陷下第三系流沙港组沉积体系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地质、测井、地震及岩芯等综合方法,对福山凹陷下第三系流沙港组的沉积体系进行了研究。流沙港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两种沉积体系。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划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其中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沉积主体,其内沉积构造丰富,侧积交错层理发育。湖泊相沉积体系也可划分为4个亚相,即浅湖亚相、半深湖亚相、深湖亚相及湖底扇亚相。其中湖底扇亚相比较发育,特点是扇相砂体、砂砾岩体与深水泥岩页岩间互出现,垂向上表现为推进式复合叠置、向上变厚变粗的层序。流沙港组自盆地中心至盆地边缘的沉积模式为湖底扇-深湖-半深湖-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沉积物源主要来自福山凹陷的南部。流沙港组二段发育一大套黑色泥岩,为主要生油岩层和盖层,流沙港组三段和一段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带为储集性能较好的厚层砂体,从而使该组构成了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因此流沙港组是福山凹陷值得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