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维兴 《钢铁》2005,40(2):86-86
目前,国际上工业发达国家高炉喷煤平均水平在180一200 ,国际最先进水平是日本加古川厂高炉,创造出月平均266 kg八的纪录。近年来,我国重点钢铁企业高炉喷煤比进展缓慢,2004年上半年为114 kg八,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 宝钢通过深人和细致研究,解决了影响高炉高喷煤比的诸多难题,并且在理论和观念等方面上有所突破。1999年g月宝钢1号高炉(4063 rn3)创造出月平均喷煤比260.6kg/t的最高纪录。2004年上半年宝钢1号高炉实现喷煤比206kg八,2002年、2003年宝钢全公司高炉年平均喷煤比达到203 kg/t的先进水平。宝钢高炉高喷煤比技术是世…  相似文献   

2.
对自动喷煤技术在宝钢4号高炉的应用进行了总结.结合宝钢4号高炉喷煤工艺特点,采用喷煤量在线检测和连续调整等技术,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喷吹控制模式,使自动喷煤技术得到了应用,提高了喷煤系统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高了每小时人炉喷煤量的控制精度,为高炉稳定顺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谢泽民 《钢铁》1998,33(9):4-8
介绍了宝钢1号高炉喷煤制粉系统的设计参数、工艺流程、安全措施、主要设备及其布置、自动控制等项内容。  相似文献   

4.
唐文权  佘克事 《炼铁》2000,19(6):45-46
1 我国高炉喷煤基础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1999年,宝钢高炉年平均喷煤量超过了200 kg/t,这表明宝钢高炉喷煤操作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喷煤技术仍然落后于世界水平,尤其在基础技术方面。德国有两家世界著名的气力输送(包括喷煤)工程公司——K(?)ttner和BMH,上钢一厂已从前者引进技术,后者也  相似文献   

5.
宝钢高炉200kg/t以上喷煤比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炉喷煤能大幅度降低入炉焦比,减少对日益匮乏的焦煤资源的依赖,是炼铁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手段,已成为高炉炼铁技术进步的重要一项内容。宝钢高炉喷煤始于1992年5月的2号高炉,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科学探索和生产实践,从优化喷吹煤种、控制混合煤成分、改善喷煤设备性能和操作参数、制订原燃料质量标准和重新设计高炉操作制度等方面着手,高炉喷煤比一年上一个台阶。1998年以来,高炉喷煤比持续稳定在 200kg/t,1号高炉与此同时还在高产能、低燃料消耗下取得了月均喷煤比260kg/t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高炉大喷煤时煤粉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万仁  吴铿  张龙来  赵勇  张飞 《钢铁》2006,41(4):10-14
根据岩相显微分析和化学分析的结果,计算了宝钢高炉不同煤比操作条件下,炉尘中未消耗煤粉中的碳含量.给出了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炉尘碳含量与未消耗煤粉碳含量的关系式.确定了高炉喷煤比与炉尘碳含量和未消耗煤粉碳含量与喷煤比的关系式,进而计算了宝钢高炉在不同喷煤条件下煤粉在高炉内的利用率.为高炉大喷煤提供了必要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7.
郭可中  李肇毅 《钢铁》2001,36(12):6-10
宝钢的3座高炉(1、2号高炉内容积均为4063m^3,3号高炉4350m^3)现处于满负荷生产。近年来在生产技术上大力提高高炉喷煤,1号高炉1999年年均喷煤比达238kg/t铁。高炉生产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得益于精料技术的推进,得益于高炉操作技术以及长寿技术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宝钢3号高炉1998年5月至今持续保持喷煤比200 kg/t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喷煤下钟阀内泄漏严重影响高炉喷煤的稳定运行和高炉热量平衡,当下钟阀出现内泄漏又不更换的情况下,通过改进操作,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下钟阀的内泄漏,从而确保喷煤的稳定和高炉的顺行.  相似文献   

9.
以附加压降法为基础,对整套宝钢4号高炉喷煤系统的压降作了模型计算.分别对水平管、上升管、以及不同曲率半径的弯管等建立了相应的固相摩擦因数经验式,得到了一整套计算喷吹管路压降的模型.与生产装置的运行结果相比,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好.这一模型的建立不仅对高炉喷煤系统的设计计算提供了有效的参考,而且还对现有的宝钢4号高炉喷煤系统的节能降耗给予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宝钢高炉在提高喷煤比的过程中,鼓风温度、鼓风湿度、富氧率、煤气利用率等参数的改变引起高炉结构变化,同时对大喷煤后CO2排放量作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宝钢高炉喷吹常村贫煤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铿  于博洵  朱锦明  郑涛  周翔 《钢铁》2006,41(7):21-24
测定了常村煤工业试验中原煤的基础特性和主要成分,分析了喷吹常村贫煤工业试验前后的生产数据,研究了工业试验中煤粉在高炉内的利用率.结果表明:常村贫煤配入量为20%~40%,采用新的常村贫煤配比后,综合燃料比低于500 kg/t,焦比低于300kg/t,煤比达到200 kg/t的水平;高炉生产保持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高炉开拓新煤种和进行经济喷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宝钢分公司4#高炉开炉3天后开始喷煤,26天内煤比突破200 kg/t,当月煤比达154.7 kg/t,此后,4#高炉煤比节节攀升,日前已连续实现煤比225 kg/t以上,同时,其他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保持了领先水平.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快速提高煤比的基本技术措施:稳定可靠的制粉喷吹系统是物质基础,优化入炉原燃料和煤粉质量也是一项重要措施,综合调剂高炉操业参数、优化操业制度则是快速高煤比生产的关键措施,如选择合理的送风制度、布料制度,保持煤气流合理分布,增强炉况的稳定性和接受大喷煤能力等.  相似文献   

13.
莱钢1880m^3高炉在国内最先采用了粒煤喷吹技术。前期试喷吹未达到预期目标。通过采取改进高炉操作、加湿富氧、维持合适的理论燃烧温度、加强原燃料管理以及改进设备等措施,且经工业试验,使其粒煤吨铁喷吹比达90kg、焦比达440kg。为进一步提高粒煤喷吹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安钢炼钢厂高炉喷煤的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分析了高炉喷煤后取喷煤土76.84kg/t,焦比降低66kg/t的冶炼效果及原因,指出了目前喷烩煤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及今后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混喷技术在天铁高炉上的应用过程。通过优化高炉混喷工艺,强化混喷后的冶炼操作等措施,使天铁高炉在入炉品位降低等不利情况下,实现了平均煤比164.6 kg/t,焦比362.9 kg/t,综合焦比493.6 kg/t,提高了煤比,降低了焦比,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天铁高炉喷煤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炉高煤比操作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万仁  朱仁良  张龙来  朱锦明 《钢铁》2005,40(9):9-12,29
从理论上解析了宝钢高煤比操作的实践成果。实践表明:在1.5%左右较低的鼓风富氧率下煤比可达到200kg/t以上,煤比165kg/t以下可以不富氧;煤比超过200kg/t时焦炭劣化加剧,高炉透气性明显下降,高煤比操作需要高质量原燃料特别是高热强度的焦炭作支撑,要更加重视焦炭在炉内粉化状况和焦炭热性能指标(CRI、CSR)的跟踪分析;宝钢根据自己的操作理念控制气流合理分布,增强了大喷煤的接受能力和炉况稳定性,从而实现长期高煤比操作。  相似文献   

17.
安钢3号高炉在大喷煤操作过程中,从优化喷吹操作、精料入炉、强化高炉操作和管理以及设备改造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了安钢300m^3级高炉进一步增加喷煤量,降低入炉焦比的生产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体现了高炉操作技术创新。攻关前、后指标对比,喷煤比提高了17kg/t,降低焦比23kg/t,喷煤节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孔凡朔 《山东冶金》2005,27(1):9-11
改善炉内透气性、保证高炉良好的热状态是提高喷煤量的关键,济钢350m^3高炉通过采取设备改造,优选喷吹用煤,改善炉渣性能,调整操作参数,提高风温及富氧率等措施,煤比大幅度提高。2003年6月350m^3高炉平均煤比153kg/t,4%#高炉煤比达到181kg/t,入炉焦比降低到330kg/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