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文北京建设是以世界城市为远景目标的,这决定了其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人文北京诠释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北京作为世界城市的根本特质;为北京打造世界城市提供了诸多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识,建筑界专家学者都很关注北京21世纪的城乡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面对北京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有许许多多问题要研究、解决和借鉴世界其他城市的经验与教训.澳大利亚悉尼奥运场馆的规划提供了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在总体规划上充分考虑到保护自然环境和建成后对该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使用和管理中,充分利用高科技的成果,实现爱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和以人为本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世界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问题的凸显,现代公民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文化要素和推动力.作为一个和封建臣民素质相对称的范畴,现代公民素质的主要诉求是提倡市民做有序、参与、包容的城市主人.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加强公共领域建设是培育现代公民素质的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4.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理念,不仅要抓住"世界城市"所要求的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控制性量化指标,更要强调从市民生活视角出发的宜居与乐居程度的人文发展指标.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人文追求出发,对比东亚世界城市东京的经验,阐述了世界城市的功能性宜居、伦理性宜居以及乐居的内涵,强调宜居与乐居的理想目标是创造人与自然、人和人相和谐的,具有公平、包容的城市精神与独特文化吸引力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5.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平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代价和当前科学发展观的缺失,以及中国当代城市建设中日趋严重的环境损害现象.并在研究分析这些现象的基础上,指出在新时期下,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同时,也提出了重构城镇化发展、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关系的一些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北京要建设成为世界城市除了加强城市硬实力建设还要提升城市的软实力,也就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北京市民的精神文明素质.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共同体,人与人之间距离近,互动性强,为此,北京的精神文明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和谐社区建设抓起,以实现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借以提高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环境设施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设计原则、造型因素、配置方式和材料技术四个方面的论述,分析了北京城市环境设施的现状,指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是其最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北京作为中国服装产业39个产业集群之一,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竞争,更要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去.随着北京提出建设"奥运北京,时装之都"的目标,北京服装产业的发展面临新的要求.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与城市整体建设和发展规划相结合,必须从产业链中的高价值链环节入手来打造城市与产的业核心竞争力,其中设计与研发环节是关键所在.基于这样的产业环境与市场背景,本文对建设北京服装设计与研发中心的战略意义予以分析,并结合北京服装产业所具备的条件和产业特点,提出了建设设计与研发中心的具体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海绵城市源头设施作为城市降雨径流控制的有效举措,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基于生命周期视角量化分析海绵城市源头设施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经济影响与效益,可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全面的依据。采用内容分析法,综述分析了当前世界各国关于源头设施生命周期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源头设施建设阶段会产生较高的环境影响及经济成本,但运行阶段会产生较大的环境与经济效益。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环境影响类别和设施种类单一、研究范围比较小及对环境与经济综合影响研究较少。最后,提出了海绵城市源头设施今后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海绵城市量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加强首都与世界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为新世纪首都发展战略为背景,从国际化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论述了筹建北京中心商务区的必要性,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目前的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对北京市城市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现状、主要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进行整体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几年来生活污水不合理排放所导致的一些环境问题。希望通过对首都城市污水排放及其污染的研究,促进区域水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预测及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水资源预测及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城市水资源预测和优化配置的方法,以北京市为例,采用灰色GM(1,1)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方法进行数学建模,以研究北京市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前提下的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预测结果显示,北京市2015年的水资源总量为21.4523亿m^3,再生水量为11.96亿m^3,总需水量为39.74亿m^3,仍将存在6.33亿m^3缺口,将依赖于境外调水,与北京市水资源“十二五”规划十分接近。多目标规划模型结果显示,北京市可通过增加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量,维持现有工业用水量,实现可供水量与总需水量的基本平衡,并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灰色GM(1,1)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城市未来供、需水状况,并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用于区域水资源预测和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13.
浅谈滨水环境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滨水环境的分析、归纳、整理 ,总结出滨水环境规划设计的若干要点 :在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滨水环境中 ,应注重人工设施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性 ,滨水岸线自然景观的照明设计以及景观的视觉设计等 ;在以人工景观为主的滨水环境中 ,注重滨水岸线的立体化处理、生态化处理 ,人工景观的照明设计 ,及滨水岸线的可持续发展等 .同时也指出了近年来我国滨水环境设计存在的某些不足和缺憾 ,特别是人文环境的不足 ,提出了环境设计以人为本 ,人与自然相融的设计理念 .  相似文献   

14.
建设项目影响评价在崂山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是有价值的,人们不能无偿使用它,对环境资源利用的同时要对其造成的破坏进行经济补偿,这样才能保证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青岛的崂山环境资源极其丰富和宝贵,本工作用建设项目影响评价理论对崂山开发的损益进行了分析,为合理利用崂山资源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并据此对崂山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恢复原理及我国的工程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是水环境问题的2个主要方面.目前这2个问题在我国都没有解决,而且还有加重趋势.分析认为过度的水的社会循环是造成我国水环境劣化的直接原因,建立健康的社会水循环才能恢复良好水环境,从根本上解决水问题.水环境恢复的方略包括节制用水、污水深度处理和有效利用、污水厂污泥回归农田、恢复城市雨水循环途径、面源污染控制以及水资源统筹管理等,其中,城市范畴上的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和再生水供应系统是关健,是我国水环境恢复的切入点.介绍了国内外在水环境恢复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介绍了我国在编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以及深圳、大连和北京等地的工程实践.最后指出今后我国水环境恢复方面的紧迫任务,包括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相关教育、制定规划、相关技术研究和建立示范工程等.  相似文献   

16.
将北京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城市。”是我们城市建设工作者的目标,但“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发展”是一对矛盾,矛盾中的保护工作应在多个面层上展开,它包括单体的,也包括街区的,还应包括总体格局和大环境以及文化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保护并不意味停滞,而意在更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北京水泥生产过程的环境负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态指数方法对北京水泥生产过程的环境负荷进行数据编目、特征化分析和生态指数计算,探索改善北京水泥环境负荷的有效途径。特征化计算表明,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能源消耗,其次是土地占用与破坏;标准化与归一化分析表明,近年来,北京水泥生态指数不断增加,水泥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概念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火用)概念分析了能量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明了(火用)不仅可作为能量有效利用的判据,而且可以作为描述偏离环境平衡态和驱动环境过程的本质的重要指标,来度量环境效应和环境污染程度。指出提高(火用)效率以减少废物(火用)的排放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有效地量化废物(火用)的环境效应,建立量化的环境(火用)经济学模型,实施同时考虑热力学、经济学以及环境三个目标的过程系统分析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电力负荷增长的需求,需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其他能源发电量所占的比例。因此,除了核电、风电等其他能源电站外,分布式能源应运而生。结合北京某区域分布式能源电站的规划项目,对分布式能源电站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阐述,综合分析其所具有的环境效益,最终提出治理方案,为在北京建设分布式能源电站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西南地区城市化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南地区城市化步伐必将加快,地质环境是制约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因素,西南地区城市化中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地质灾害、水污染、工业“三废”和生产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特殊土问题等,防治环境地质问题的关键是要认识和重视城市化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对西南地区城市化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