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船业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力密集、工种复杂、综合性强的行业。造船本身就是一项工艺复杂、周期较长、协同要求高的复杂系统工程,同时由于船舶产品体积大、批量小、边设计边生产、自动化程度低、手工作业较多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船舶信息化的进程。信息化是现今提升生产效率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从国外发展的经验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船舶工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能力,可大幅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实现船舶工业新的跨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船舶工业的特点是船舶产品繁多、小批量多品种、工艺流程复杂、劳动力密集,造船周期较长、管理复杂,成为制约船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船舶工业的特点是船舶产品繁多、小批量多品种、工艺流程复杂、劳动力密集,造船周期较长、管理复杂.成为制约船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船舶配套业是指生产和制造除船体以外的所有船用设备及装置的工业.它与船舶总装业、船舶修理业共同组成完整的船舶工业。船舶配套产品的价值约占船舶总价值的三分之二.在船舶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船舶配套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打造世界造船强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了《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 上述三个关于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分别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在科技发展、配套业发展和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旨在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跨越,增强船舶科技整体实力;提高本土化船舶配套产品装船率,推动造船与配套协调发展;努力解决阻碍我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薄弱环节,尽快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中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真正发挥作用,是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适应世界大格局的变化的必须。企业需要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来解决CAD和CAPP之间信息桥梁的沟通是船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然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我国船舶工业需要的设计软件已经成为摆在造船企业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中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真正发挥作用,是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适应世界大格局的变化的必须。企业需要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来解决CAD和CAPP之间信息桥梁的沟通是船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然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我国船舶工业需要的设计软件已经成为摆在造船企业面前的重要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船舶配套产品的价值约占船舶总价值的三分之二,在船舶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船舶配套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打造世界造船强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国家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愈发高涨,加上科技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朝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前进。我国的船舶工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的特殊产业,船舶是一个巨大并且极其复杂的产业,每艘船舶都是由成千上万的零部件组成,对技术的要求极高。然而,由于船舶工业的特殊性,加上成本问题,其相关方面的教学不可能包含所有种类的实际船舶供教学使用。将现代技术应用与船舶产业能够极大地促进其发展。文章通过对VR技术的阐释及其应用于船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船舶工程课程的教学模式优化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全球船舶市场自2002年开始,连续6年呈现快速的发展势头。在此期间,我国船舶行业抓住机遇,借势发展。据相关数据,2007年前三个季度,我国新承接船舶定单64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0%,超过世界造船产能第一的韩国。但任何行业都是一个波峰波谷交替的发展过程,尤其是作为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资金密集和风险密集的船舶行业,更应该高度关注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美元持续贬值、国内银根紧缩,以及美国次贷危机、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客观因素,在造船热潮面前冷静思考,主动规避风险,回归基本层面。本刊记者就如何改变主流船型经济指标偏低、高新技术船舶依赖国外设计、造船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存在差距。以及配套产业滞后的局面,从而通过技术实力实现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在上海之行期间专程采访了中国船舶工业高效焊接技术指导组陈家本主任。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造船是以数字技术为基本手段的制造过程,其中包括船舶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维护的全部过程.数字化船舶产品研发设计以全三维建模仿真与系统优化为特征,数字化船舶产品制造以数控加工和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将数字化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造船的全过程.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造船已成为世界各国船舶工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也是我国造船工业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冲破低效益藩篱 打造现代造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为特征的资源比较优势慢慢消失,船舶工业已经向大型化、专用化、高速化、自动化和系列化演变,竞争的核心已从资源比较优势迁移到科技实力之间的竞争。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我国船舶工业,以期借助信息化、网络化全力打造“壳、舾、涂一体化”及“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的现代造船模式,实现造船的空间分道、时间有序、均衡连续。如何冲破物耗高、能耗大,成本上升快,生产效率低的重重藩篱,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集成、协同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船舶焊接技术是我国现代化造船模式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船舶工业把缩短造船周期作为永恒的主题。船舶焊接占船体建造总成本的30%~40%,要缩短造船周期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船舶焊接技术在提高船舶建造效率、降低船舶建造成本、提高船舶建造质量上的作用是相当明显和重要的。目前各大造船企业都在进行高效化和省人工化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互联网技术要求不断提升,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完善计算机工程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对船舶工程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船舶工业与互联网的连接,推动船舶行业快速发展。基于此,根据船舶行业技术信息需求,对船舶工程技术信息服务平台进行研发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船舶工业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标志。船舶工业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一个具有技术、资金、劳动力密集的产业,更是我国海军装备建设的基础。因此,船舶工业是关系到国防安全及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性产业。“十五”期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军品型号批产研制任务,是我国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两大集团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出口策略,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参与世界船舶市场竞争,现已先后承接了30万吨超大型油船(VLCC),5618TEU集装箱船等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  相似文献   

16.
船舶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船舶工业一直发挥着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而在技术能力、管理水平、生产效率上与日韩造船企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按订单生产,生产周期长,船上设备多,零配件数量大,涉及工种多,协调工作量大,是劳动力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上船澄西船舶有限公司的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肖峰向记者介绍了船舶行业普遍存在的特点。肖锋说道:“船舶行业特点决定了企业必须上信息化项目,才能把管理做细做实。如果  相似文献   

18.
1.船舶Xi业发展概况船舶工业被日本称为综合工业之冠,船舶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等97个相关产业和部门。现代舰船技术复杂、精度要求高,涉及导航、水声、光学、通信、电子等众多专业,覆盖了高、精、尖技术领域,是一个国家综合技术实力的体现。目前,全国船舶行业有企事业单位2000多家,隶属14个部门,分布在20多个省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充分利用世界科技资源,在引进消化吸收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国产化,开发自己的名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走引进一出口一创新一再出口的科技创新之路。十几…  相似文献   

19.
当前,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世界船舶工业的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方方面面,其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行业综合水平的高低,成为大至一个国家的船舶工业、小至一个船舶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当造船业已经普遍意识到,以"信息化推动造船现代化"是中国造船工业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最后机遇时,造船业的生存发展与IT厂商的策略几乎在同一时间不谋而合,在造船业竞争的搏奕中厂商的相助少不了.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为特征的资源比较优势慢慢消失,船舶工业已经向大型化、专用化、高速化、自动化和系列化演变,竞争的核心已从资源比较优势迁移到科技实力之间的竞争。已经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我国船舶工业.以期借助信息化、网络化全力打造“壳、舾、涂一体化”及“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的现代造船模式,实现造船的空间分道、时间有序、均衡连续。如何冲破物耗高、能耗大.成本上升快,生产效率低的重重藩篱,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集成、协同下的管理要效益?信息化如何促进现代造船模式?本期封面文章将古老而现代的我国造船业在信息时代的风采呈现给广大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