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信世界》2006,(19A):14-15
中国移动于5月17日和加拿大RIM公司联合宣布,在中国推出黑莓(Blackberry)移动电子邮件服务。与此同时,中国移动还宣布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手机邮箱”服务,该业务和黑莓服务相似,属于加密邮件推送业务。据了解,中移动的“手机邮箱”和黑莓服务都主要面对集团客户市场,主打中高端商务人士。此前,中国联通抢先推出了红莓手机邮箱服务。 我国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都在积极抢夺移动邮件这块“草莓”市场,但“草莓”真的熟了吗?本期“光华评论”将围绕此话题展开比较深入的探讨。[编按]  相似文献   

2.
综合新闻     
《通信世界》2011,(17):9-11
运营中国联通引入WCDMA版黑莓手机两种合约计划供用户选择本刊讯5月18日,中国联通与RIM公司共同宣布,在中国大陆正式推出WCDMA制式的黑莓手机。该款联通版黑莓手机搭载沃3G高速网络,将给中国用户带来更美好的移  相似文献   

3.
关丽丹  程先锋 《世界电信》2006,19(10):67-70
Push—Mail之先导——黑莓的由来 “黑莓”(Blackberry)是加拿大RIM公司在1997年开发的一个Push—Mail(无线邮件推送)系统,因为接收电子邮件的手机配备了标准英文键盘,小小黑色键盘挤在一起看起来像是草莓表面一粒粒的籽儿,故得名“黑莓”(如图1)。RIM的核心优势是推电子邮件技术,在这项技术的帮助下,黑莓用户可以像在企业局域网中一样自动收到电子邮件。  相似文献   

4.
在无线电邮市场上,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这对冤家又聚首到了一块儿。在这次竞争中,是中国移动与加拿大RIM(Researchln Motion)公司合作推出的“黑莓”胜出,还是中国联通会笑到最后?“黑莓”(Blackberry)是RIM公司推出的一种便携式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最近几年,“黑莓”已成了美国商务人士身份的象征。RIM公司在最近两年股价上升6倍,2005年收入已经达到20亿美元。从一个几个人的小公司,竟然攀升为无线电子邮件行业的巨头。  相似文献   

5.
5月18日,中国联通与RIM公司共同宣布,在国内正式推出WCDMA制式的黑莓手机。首批推出的两款终端,都配以黑莓终端定制合约计划,同时推出面向所有企业客户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一项移动增值业务,在推向市场后,不但运营商自己无法提供终端.甚至在本国市场上都找不到一款正式上市的终端产品能够对其提供支持.这样的“壮举”恐怕除了中国移动,世界上再无第二家移动运营商能够有如此“胆识”。说是为了对抗中国联通的“红莓”也好,说是为了占据高端消费群体而进行的铺垫也罢,世界知名的RIM公司(ResearchInMotionLtd)和中国移动联手推出的“黑莓”业务在经历一年的尴尬之后.终于有望“扬眉吐气”:2007年8月底,第一批黑莓手机获准在中国手机市场上正式销售.型号为7290和8700g。这标志着经过8年的努力.RIM终于正式进军中国手机市场,而”黑莓”业务也将随着支持终端的上市,在中国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背景资料:中国移动于5月17日和加拿大RIM公司联合宣布,在中国推出黑莓(Blackberry)移动电子邮件服务。与此同时,中国移动还宣布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手机邮箱”服务,该业务和黑莓服务相似,属于加密邮件推送业务。据了解,中移动的“手机邮箱”和黑莓服务都主要面对集团客户市场,主打中高端商务人士。此前,中国联通抢先推出了红莓手机邮箱服务。我国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都在积极抢夺移动邮件这块“草莓”市场,但“草莓”真的熟了吗?本期“光华评论”将围绕此话题展开比较深入的探讨。刘启诚:欢迎三位资深分析师光临本期“光华评论”。本期我们…  相似文献   

8.
黑莓手机制造商RIM公司不会仅仅满足于企业市场的巨大成功,目前的RIM也希望在零售市场一展拳脚。RIM曾推出过一款粉红色的黑莓Pearl手机,这款candybar设计风格的移动电子邮件手机有着增强的多媒体娱乐功能,这为针对企业用户设计的黑莓手机增强了吸引力,很显然是在和苹果的iPhone较劲。  相似文献   

9.
李川 《通信世界》2008,(4):30-31
RIM公司近日携其在欧美广受欢迎的“黑莓”手机正式登陆中国.但是”黑莓”在中国的生根发芽还需要一些时日,它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研究中国市场,适应中国水土。  相似文献   

10.
《IT时代周刊》2006,(16):21
2006年8月13日消息,为了与联通争夺国内手机邮件市场份额,中国移动继联合RIB公司推出“黑莓”(Blackberry)移动电子邮件服务后,紧接着又推出自品牌“手机邮箱”业务。  相似文献   

11.
竞争激烈的国内手机市场在"金九银十"之时,一条加拿大RIM公司将进入中国市场销售黑莓手机的消息,再度让业界的神经绷紧. 经过8年不懈努力,黑莓手机终于获得了掘金中国市场的机会.2007年8月,据加拿大《全球邮报》报道,加拿大RIM公司的黑莓(Blackberry)智能手机终于获得信产部批准进入中国市场,首款黑莓手机将于近期在中国上市.  相似文献   

12.
徐超 《通信世界》2007,(45A):8-8
近日,RIM中国区总经理刘征字表示,RIM已和阿尔卡特朗讯签订一项关于在中国市场分销BlackBerry(黑莓)智能手机的战略性协议,以进一步扩大双方的合作领域。据了解,首批将在中国上市的BlackBerry手机型号为8700,生产商为与阿尔卡特朗讯合作关系密切的TCL通讯。  相似文献   

13.
BlackBerry Pearl     
《数字通信》2006,(20):29-29
BlackBerry(黑莓)手机凭借着强大的功能已经流行许久,但庞大的体形和重量都让一些消费者不得不敬而远之。如今,RIM公司最新最轻巧的黑莓手机已经正式亮相,它就是此前网络上流传甚广的BlackBerry8100.而且RIM还给它一个颇具艺术气息的命名:Pearl(珍珠).这也和它的导航键设计有关。  相似文献   

14.
树子MM 《数字通信》2007,(14):102-106
我们说的BB,就是BlackBerry的简写,也就是传说中的“黑莓”手机。“黑莓”这一名字也有其来由,黑莓的东家,RIM的品牌战略顾问认为,由该公司提供的PushMail无线电子邮件服务使用的接收终端上,小小的标准英文黑色键盘挤在一起,看起来像 是草莓表面一粒粒的种子,  相似文献   

15.
夏雨 《新潮电子》2006,(7):28-29
2005年7月中旬的一个周五,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产品设计专家们齐聚一堂,会议厅中心的桌面上摆放着一款代号为“O”的手机设计模型,这款充满摩氏风格的手机寄托了公司对于一个全新领域的期望,就是挑战加拿大RIM(Research in Motion)公司黑莓(Blackberry)统治的Push Mail市场,事实上,试图挑战RIM的不止是摩托罗拉一家,紧随其后的还有虎视眈眈的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和诺基亚(NOKIA),Push Mail空间是何方神圣,引得众巨头如此注目?  相似文献   

16.
BlackBerry 8703e     
《数字通信》2006,(20):30-30
加拿大RIM公司又有新的黑莓手机亮相.与美国的移动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联手推出了商务新机BlackBerry8703e.  相似文献   

17.
RIM公司及其出品的黑莓手机,对《数字通信》的读者来说肯定不陌生。最近,黑莓手机有大批水货出现,价格十分便宜。5月17日,中国移动宣布,“黑莓”邮件服务试商用开始,许多水货商借此大肆推销黑莓手机。可是,事情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8.
韩群 《通信世界》2007,(41A):6-6
目前,阿尔卡特朗讯和RIM宣布两家公司签订了一项关于在中国市场分销黑莓智能手机的战略性协议,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双方的合作领域。根据该协议,8700型智能手机将是两家公司面向中国企业客户推出的首款智能手机。  相似文献   

19.
王永翔 《数码》2007,(2):28-29
“9·11”事件中。美国国内的移动通信量急剧暴涨.导致美国的移动通信线路不堪重负,几乎处于完全瘫痪的状态。而当时的副总统切尼由于手持一部Black Berry(黑莓)手机.却能够及时地接收和发送信息,这无疑为BkackBerry以及RIM公司做了一个很好的宣传。一时间黑莓手机名声大噪.PushMail邮件服务也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通信》2009,(24):30-34
回望过去的一年,RIM的黑莓、微软的Windows Mobile OS、Google的Android平台都陆续推出了软件应用商店,诺基亚OVI手机在线商店已经上线,宇龙酷派推出国内首家3G手机应用程序商店,三星等厂家也在着手相关工作……种种迹象表明,手机软件商店间的“暗战”,在中国市场日趋火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