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传统非集计模型存在的缺陷,提出利用mixed logit模型研究拥挤收费下交通方式分担率变化的思路。结合实际居民出行数据建立了基于mixed logit的交通方式选择模型,利用SAS软件进行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标定了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经验证,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命中率和可用性。加入拥挤收费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可得出不同拥挤收费费率下的交通方式分担率。应用该模型能为拥挤收费下的出行行为分析和交通影响研究以及其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评价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拥挤收费限流措施对私家车拥有者出行方式的影响,在大量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收费费率、家庭月收入、出行目的对私家车拥有者出行方式的影响,并建立私家车出行选择模型.结果表明:收费费率、家庭月收入和出行目的对私家车拥有者出行方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拥挤收费政策交通影响评价为研究对象,运用非集计出行需求预测理论,建立了拥挤收费政策交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居民政策响应行为预测模型系统,从出行方式、时间、空间分布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拥挤收费政策对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并对佛山市南海区实施拥挤收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南海区平衡出行时间分布,降低拥挤区域道路饱和度,但在交通结构优化和出行时间调整方面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建立的以非集计理论为基础的"交通状况分析-管理政策制定-响应行为预测-实施效果评价"分析模式对我国城市制定、评价和实施相关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日益严重。交通拥挤收费是交通需求管理的一种有效经济手段,对拥挤道路收费可以使交通拥挤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达到优化交通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分析交通拥挤收费的经济学原理、交通拥挤收费的优点以及它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得出了交通拥挤收费是一把双刃剑,并提出了对我国实施交通拥挤收费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收费情形下多用户类随机交通分配网络中,随机用户均衡相对系统最优的效率损失问题,运用变分不等式方法得到它的上界。研究发现,无论采用时间度量准则还是费用度量准则,相对于系统最优的效率损失上界都与路段出行时间函数类、出行者的社会经济特性、道路收费、网络复杂程度、网络总出行需求以及出行者对网络的熟悉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拥挤日益严重的现象,通过对收费数据的深层挖掘和高效利用,提出了基于滚动时间序列的行程时间数据合成方法,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交通拥挤指数,并基于交通拥挤指数的变化特征对拥挤持续时间进行了在线估计;结合收费站布局的时空特征,设计了基本路段和复合路段融合的高速公路交通拥挤自动判别方法.实证分析表明,该方法在判别率提高到96.52%,误判率降低到0.43%的同时,判别时间减少了74%,而且收费数据的获取成本为零.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拥挤收费政策, 以道路拥挤程度作为决策变量, 设计了拥挤收费定价函数, 分别建立了有、无拥挤收费措施下的出行方式选择博弈模型.证明了拥挤收费实施的必要性, 发现当拥挤收费定价水平实时变化时, 系统边际收益随公交返还比例的增加将呈现倒“U”型, 即存在效率最高的公交返还比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私家车和公交车行驶时相互影响条件下的实际阻抗问题,提出了一个广义阻抗,即包含车辆行驶时受其他交通模式影响所花费的时间、车辆行驶固定的费用(如燃油费和车辆磨损费等)、拥挤收费及由拥挤构成的早到或延迟惩罚的广义阻抗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交通网络系统收益与网络成本之差最大化为目标的上层模型,以多模式交通网络的随机用户平衡为目标的下层模型,出行模式及路径的选择满足Logit模型的数学双层规划模型。最后,应用基于步长加速法和惩罚函数法的直接搜索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9.
基于结构方程的拥挤收费公众可接受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影响拥挤收费公众可接受性的原因,揭示心理因素对可接受性的影响规律.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选择社会规范、问题感知、个人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行为意愿、感知有效、感知公平、感知自由8个心理因素作为研究变量,构建了公众可接受性的心理因素结构模型;根据模型的要求,开发了心理因素量表,并利用该量表对单一拥挤收费措施和加入了改善公交的组合措施进行了调查;利用调查的897个小汽车用户样本对结构模型进行了拟合与估计.结果表明:在可接受性的解释因素上两个措施没有显著的不同,感知公平、感知自由、个人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可接受性有直接影响;影响效果分析表明感知公平和感知自由是影响公众可接受性的关键因子.提高公平性或增加可替代的出行方式有助于提高拥挤收费的公众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系统属性对公众可接受性的影响,明确拥挤收费措施的公众可接受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关系,选择拥挤收费措施的5个系统属性作为模型变量,采用有序概率模型和多项Logit模型方法构建了公众可接受性和措施有效性模型,并利用SP调查的476个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标定,然后利用这两个模型预测了3个收费场景的可接受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系统属性对可接受性有较大影响,而对有效性影响较小;在集计水平上,研究中的每个收费方案都是有效的,而且拥挤收费有效性高的方案,对应的接受性都较低,但接受性较高的方案中,却有很多是有效的,这说明有效的收费方案并不都是不能被接受的.在进行拥挤收费系统设计时应当主要关注公众可接受性,以提升拥挤收费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拥堵收费策略的改善效果,从出行者的综合成本出发,构建适用于拥堵收费的路阻函数和Logit交通分配模型,探讨拥堵收费下交通出行在路网上的重新分配.并以南京市应天大街高架为例设置了拥堵收费虚拟方案,应用路阻函数和交通分配模型进行分析后得出拥堵收费在交通出行量分布、出行分担率、道路服务水平和行程速度上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拥堵收费能有效引导交通出行的重新分布,提高路网总体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可以认为拥堵收费对交通的改善具有一定效果,但改善效果和拥堵收费费率不是线性正比关系,本次虚拟收费方案下收费费率为5元/次时可取得最佳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交通影响评价是对城市土地开发或土地使用性质变更的项目,可能对城市交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估并制定解决方案的过程. 近年来,北京市新建商务区以及纯住宅项目较多,新建项目建设完工投入使用后会给周边带来多大的交通量以及是否会恶化原有的交通环境,都需要通过交通影响评价来预决策. 现对北京市某商务居住综合区的交通影响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交通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交通方式选择的非集计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应用非集计模型理论与北京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建立了交通方式选择MNL模型,并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无约束最优化函数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标定。根据所建模型计算出公交车和小汽车的时间价值,求得包含出行时间和实际金钱费用的广义费用,建立了公交车和小汽车出行选择的二肢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收费价格下两种交通方式所分担的交通出行比率及道路交通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评价拥挤收费政策对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作用。研究表明,非集计建模方法能够较全面地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尤其是将出行者的个人特性影响因素引入模型,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协同的子区交通状态加权计算与判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行程时间和路段长度信息给出了路段拥挤系数的概念,建立了子区交通状态矩阵,利用加权系数的方法计算整个协同子区的拥挤系数,进而对子区的交通状态进行判断。最后,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建立路网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试验表明,这种方法简单实用,可直接用于交通状态分析中,为协同策略的制定提供了背景环境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