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9)
南京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包括官方和民间私人在南京兴建的各类建筑的总称。南京民国建筑风格主要有折中主义形式、中国传统宫殿形式、新民族形式、现代主义形式四种。文章基于对南京民国建筑风格的研究,对"1912"文化街区改造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民国建筑如何在现代城市中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即然我们把建筑理解为一种叙述语言或文体,就存在着“修辞”问题。在建筑中,除“功能”与“结构”之外,建筑的其他形态均可被视为“修辞”。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的“本体”其实就是修辞形态。比如彩绘,色彩、材质、造型、体量、比例、线条、路线、秩序及其互为穿插的庭院、园林,形成的空间序列感等。中国古代官方建筑的形式组合是一种社会象征秩序,其组合原则如西方的结构主义学者说的那样,可进行互相组合。中国古代官式建筑是权力的形式,它是伦理和政治秩序重叠。建筑形式与社会游戏性质极重的社会仪式接连在一起。建筑场所的真正…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历史时期,由政府投资的官方建筑经历了从清末至民初的全盘西化到20-30年代走向中国民族建筑形式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广州近代官方建筑活动为例,结合近代中国社会历史背景及广州的具体社会环境分析这一特殊历史阶段影响官方建筑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以期深入理解近代中国特殊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特殊建筑现象。  相似文献   

4.
试图从官方背景的博物馆作为一种“现代性”计划的现实切入,重思台北“故宫博物院”宫殿式建筑背后所支撑的“复古主义”思潮之“现代思维”.书写主轴乃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建筑设计与发展历程为经,文化认同变迁为纬,以对二战后国民党政权的“中华正统”文化论述形构空间的表征的分析,讨论宫殿式建筑外表的故宫建筑之文化内涵,继而讨论1 990年代以来“新国族工程”与故宫的品牌化之路对“正统”思路的反思与消解,从而凸显台湾不同历史时势所铸造的现代性经验.  相似文献   

5.
《建筑构造》和《中国建筑史》是中国建筑学专业里两门各自独立的必修课程。在认识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主体是以“土木/营造”为代表的建构文化之当下,应该将“营造”作为充分研讨的主题。以原型、规律与形制、造型拓展3个层面,把中国传统建筑从简单到复杂的形式演变,以“土木/营造”的规律进行了体系化的归纳与诠释。通过学术性认知,意图表明不必受制于至今建筑学科规定的构造和建筑史课之界限,可在建筑学学术本质上将二者合一去理解,以更整体统一的思路去认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中国哲学的核心命题开始,推演出中国传统建筑之“神”乃是“内外渗遗、时空互函、空间无尽、天人合一”,或称之为“无尽空间”。神似之道即夺现代技术之胎,换中国建筑之骨,扬中国建筑之神。  相似文献   

7.
李海清 《建筑师》2013,(1):45-51
从发生学视角回顾近百年来中国建筑师由形式、空间到建造的不同层面探索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历程。普利茨克奖落户中国的启示在于:王澍并不孤独,而是行进在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发展之路上;此番成就并非一夕之功。而是他对差异性生存状态不懈思考的结果:转向探索建造模式是及时和有效的,但仅从传统技术模式本身发力,在指向差异·陛的同时也牵引出两方面的讨论:如何实现传统技术模式与现代技术模式的高效衔接。以及二元工业化格局下如何确定传统技术模式的适用范围。这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潜能有利于深入探究中国本土性现代建筑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8.
《走向公民建筑——中国建筑传媒奖/中国建筑思想论坛2011-2012》一书于2013年4月出版,这是南方都市报主办的双子星活动的阶段性总结.这项活动,建筑与传媒联姻、评奖与论坛并举,在中国建筑界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共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籍出版之际,两年一次的传媒奖和思想论坛都已经历三度回归,不管是活动本身还是作为背景的中国建筑思想环境,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在华丽的形式之外,大奖和论坛更在旗帜鲜明地推行着独特的价值观,这大概是更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兴土木,却要重“魂”。建筑是石头钢铁,有什么魂不魂的? 有的。天安门有魂,中山陵有魂,遍布城乡的住宅、学校、医院、车站、旅店、工厂、幼儿园、敬老院,还有厕所……都有魂。国魂、民魂、时代魂——建筑魂。回来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建筑之魂! 一泥团之类十多年来,中国建筑业迅猛发展,真正的史无前例,仅城乡新建住宅就达80多亿平方米,发展之速举世罕见。这方面,中国人民是拍手叫好的。还有,大观园、复古街、干部楼、市府院,竞相争艳;豪华宾馆,泛滥成灾;建筑庭园,良莠共生;建筑论坛,貌视热闹起来,传统非传统、现代超现代,从形式到形式,从精神到精神,水份冲淡了原汁。语  相似文献   

10.
<正>由法国AS建筑工作室承办的"CA'ASI中国新锐建筑创作展"将于2010年5月~7月面向全世界中国新锐建筑师征集作品。作为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官方展览之一,围绕着  相似文献   

11.
新“天竺取经”——印度古代建筑的理念与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军 《世界建筑》1999,(8):20-27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印度古代建筑的成就,包括佛教的率堵坡、印度教的神庙、岩凿建筑、水池和水井,以及印度的伊斯兰建筑类型与形式,并剖析了这些形式申蕴涵的丰富的设计思想和理念。这些形式与理念不?度建筑师创作的灵感之源,对于当今中国的建筑实践也是顺具启发的。作者认为,由于中印两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以及印度伟大的古代文明和当代建筑师的杰出成就,在今天,提出"天竺取经",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日本建筑的空间》《向日本城市学习——城市设计向东看》《日本建筑与威权》三本日本城市和建筑空间研究著作的学术背景、研究方法和主要论点进行了介绍。三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能以形式分析、环境体验,甚至建造技术为基础进行立论,清晰地体现了城市和建筑空间研究的建筑学视角,可以与社会学、地理学、政治和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相互补充。对于本质上需要"可操作性"的建筑学科,这一视角尤其重要。三本书不仅能增进中国读者对日本城市、建筑及历史文化的了解,还有助于学习城市和建筑空间的研究方法,进而启发对于中国城市和建筑与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继新浪、腾讯官方微博开通之后,又正式开通官方微信。《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官方微信,除了发布杂志社举办的各种活动讯息外,还将依托《中国建筑防水》、《中国建筑防水·屋面工程》、《中国建筑防水·建筑密封》、《中国建筑防水·悦居》等杂志和专刊内容,发布建筑防水、屋面工程、建筑密封、家装防水领域的材料、工程等科技资讯。发布频率暂定为每周一次。  相似文献   

14.
正由建筑电气杂志社发起,旨在践行书香中国倡议、分享阅读体验、营造建筑电气行业浓厚阅读学习氛围的"书香建筑电气·推荐最值得阅读的书籍"活动自2016年1月11日在建筑电气官方微信、论坛和微博平台上同步开展以来,得到了《建筑电气》编委、行业专家、生产企业等行  相似文献   

15.
一般建筑理论认为,现代科学领域里的"建筑学",是源于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的《建筑十书》(见图2.1右),该著所论的"十书"都是有关人居的"建筑"(拉丁文"ARCHITECTVRA").非常有趣的是,中国传统时期也有一部与之相近的专著面世,就是明万历时由王君荣编著的《阳宅十书》(见图2.1左),所成10卷之"书"同样是有关人居的"阳宅".传统时期,中国没有"建筑"这一人居词汇,只有"宫"、"室"、"宅"等,且"宅"分阴、阳,其"阴宅"、"阳宅"分别指地下与地面上的"建筑".而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里并未谈陵墓,则其"建筑"与"阳宅"的意域概念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建筑形式作为社会形势的载体符号,能够棱角分明地刻画出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变化。该文通过考证武汉大学老斋舍建造之初的社会形势,在语用学的视野下,重新审视老斋舍从形式上表达的在20世纪30年代的背景下,建筑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及传承方式,探求其在建筑创作上对民族符号运用的思维路径,从而得出当代中国建筑民族性符号表达所需要的"形"与"神"的经典性原则和"物"与"我"的关联性原则,以期为我国民族性符号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蒋澍 《华中建筑》2003,21(2):100-100
古塔作为佛教建筑的重要内容之一,自传入中国之始,就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并借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寺庙一起服务于宗教崇拜.然其独具一格的建筑结构和艺术形象,使之兼备其他多种功能.本文以扬州、苏州两江南城市古塔为例,探讨塔的建置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及在地方城市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众”     
当代中国城市规划与建筑教育体系、体制以及目标依然停留在精英模式,关注的是自上而下的规限和引导,以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自上而下地指导教学与实践。这导致当代中国城市建设追求形式,轻视建造过程,轻视经济规律,常常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而大建筑学科的发展与演进应源自城市社会的物质性平台,对城市的大众性实践才是催生城市建筑思想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冯原 《建筑师》2010,(6):6-9
作为三家著名的民营建筑事务所的十周年回顾展,“东西南北中”在展出形式和价值表达上都呈现出某种结构特征。在宏观上,这种结构与近十年以来中国建筑生产的模式演进形成对照,并从历时性上,关联到整个新中国建筑生产的进程史。本文试图把“东西南北中”展览看成是散布在历史之河上的浮标,并籍此去梳理60年以来中国建筑生产的“力学构型”及其演化变异的过程,反过来也为三家建筑事务所的十年创作实践寻找恰当定义的脉络与基石。因此,本文认为,三家事务所的“展示结构”与近十年中国建筑在观念生产和大众传播上的变化共同指证了“文化转向”的发生学。多种“力学构型”并存的局面和象征体系的解构与重构,使得历史沉淀和象征利益全部浮出水面。在今天这个象征生产大于物质生产的时代,建筑领域的道德冒险与利益策略此起彼伏、难分胜负,不过,它们都指向了一个难以确定的未来,并为未来的观念生产者预留了巨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1.前言 苏联和中国风行“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建筑形式时,都曾把这种建筑形式说成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外国的建筑评论家们在评论时,也动辄把这种复古的建筑形式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混淆在一起,看成是一个东西。他们看到这种建筑形式和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不相称时,就把它归咎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