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主要是控制煤炭,国家将制定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据了解,煤炭作为控制总量的重点,消费比重将从目前的66%降到60%以下。据有关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目标应约束在27.2×10~8t标煤,即38×10~8t实物量以内,总能耗控制在47.4×10~8t标煤。要达到上述煤炭控制目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降低至57.4%。未来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将受到更高重视,发电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煤炭洗选是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第一步,保证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煤炭洗选的质量,应该加强对洗选过程的管理。简要分析了煤炭洗选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重点分析了洗选质量的管理方法,以期为提高煤炭洗选质量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煤炭洗选是煤炭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过程,其效率和质量是核心问题。为了提高煤炭洗选的效率和质量,洗煤厂已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煤炭洗选自动化控制工艺,并探讨了煤炭洗选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可为洗煤厂煤炭洗选自动化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将白腐菌用于煤炭脱硫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了白腐菌在煤炭脱硫过程中煤粒度、煤浆浓度、接种量和培养时间等各因素对其脱硫的影响。实验表明,白腐菌脱除广西合山煤中全硫的最佳条件是:煤粒度〈200目,煤浆浓度10%,白腐菌菌种量0.9g,白腐菌培养时间为5d。在最佳条件下,全硫的脱除率为35.77%。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山东省进一步压减煤炭消费总量的两个主要因素,即国家能源政策要求继续减少煤炭消费总量、有色金属行业煤炭消费量快速增长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进一步压减山东省煤炭消费总量可能造成的经济失速、就业及金融风险等问题,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淘汰过剩产能及低效低质产能力度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径。  相似文献   

6.
杨玉峰 《中国能源》2010,32(10):5-8
2010年煤炭市场需求增长主要源于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我国和印度是全球煤炭贸易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全球煤炭出口增长则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俄罗斯;2011年全球煤炭贸易量将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而增长,但增长将放缓。我国在做好煤炭产量宏观调控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增加进口比例、拓展进口来源、防止盲目延伸煤炭产业链,并从终端消费入手,控制我国煤炭需求过快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山东省煤炭消费现状,包括煤炭消费整体情况以及分行业、分区域煤炭消费情况,研究了山东省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电力、钢铁、化工、电解铝、建材五大高耗煤行业煤炭消费减量潜力分析,从严控煤炭消费、强化清洁高效利用、扩大非煤替代规模等方面提出了山东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径。  相似文献   

8.
2001年,中国煤炭市场出现由供大于求到供需基本平衡、局部供应偏紧的转折,出现五大亮点即煤炭产量回升、煤炭出口增长、煤炭价格上升和煤炭库存减少、煤款拖欠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国际国内煤炭需求增加、2001年国家对煤矿进行安全专项整治和近几年来国家对煤炭行业实施关井压产、总量控制政策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9.
煤气发生炉分级气化是指按入炉煤块度的大小而分成不同粒度范围分别进行气化。我厂于1991年10月开始在熔制车间进行了煤气炉分级气化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级气化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优质煤炭,有利于降低炉渣含碳量,有利于煤气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煤气炉的操作。这项技术的实施,是我厂进一步开展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一、问题的提出由于煤炭供应及运输紧张,尤其是用于煤气炉气化的优质中块煤供应更为紧张,迫使企业不得不放宽气化煤的质量标准。我厂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将煤气炉的粒度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丛威  孙清磊 《节能技术》2011,29(3):281-284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煤炭,从2003年起,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几乎每年都要增长近2亿吨。煤炭的生产的过快增长带来了矿难增加、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本文试分析合理控制煤炭产量的必要性,及对煤炭产量进行控制时应考虑的一些因素,对"十二五"时期控制煤炭产量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矿物质在煤粉中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粒度煤粉中的矿物质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矿物质含量随煤粉粒度的增大而增多,单体矿物颗粒含量则正好相反,这一关系可以用mi=k(di)^D-D1来描述,其中,D为煤粉的粒度分布分形维数,D1为煤粉中矿物质的粒度分布分形维数。这一关系式表明,可以根据煤粉及矿物质的粒度分布特征预计不同粒度煤粉中的矿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2.
卢平  徐生荣  祝秀明 《动力工程》2008,28(1):122-127
利用高温携带流反应装置,研究了煤种(包括褐煤、烟煤和贫煤)、再燃区内反应温度、煤粉粒径、一次燃烧区空气过量系数SR1和再燃区空气过量系数SR2对煤焦异相还原NO作用的影响,探讨了煤焦异相还原NO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SR2和煤粉粒径的减小以及再燃区反应温度的提高,煤粉NO还原效率增加;在相同的SR2下,随着煤中挥发分含量的提高,煤粉粒径的增加和再燃区反应温度的降低,煤焦异相还原NO贡献上升;对于相同再燃燃料份额:SR1=1.0和SR1=1.2时煤焦异相还原NO的贡献均大于SR1=1.1时的异相还原NO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煤粉粒燃烧模糊孔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压汞仪研究了8种原煤及其不同燃尽度的焦样中的孔隙结构,发现大孔的孔容积构成了煤的孔容积的绝大部分,小孔的孔面积构成了煤的孔面积的绝大部分。基于试验结果和理论推导,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孔结构模型──模糊孔模型。模糊大孔和模糊小孔分别控制孔内的传质和化学燃烧过程。文中给出了煤粒燃烧过程的控制方程,并对单颗煤粒内部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了孔隙率、比表面积,颗粒尺寸等结构参数对煤焦反应性的影响,而且与Smith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大同煤的表面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同煤的表面微观结构及颗粒粒度对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在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生产的ASAP2020型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仪上,进行了不同颗粒粒度大同煤的低温氮吸附试验.分析表明,大同煤具有连续的完整的孔系统,且部分孔为狭缝毛细孔;孔体积主要由大孔和中孔构成,比表面积主要由小孔和中孔构成;随着颗粒粒度的减小,煤粉的孔隙结构发生变化,致使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均增大,平均孔直径减小.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平均粒径煤粉的高压密相气力输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压密相气力输送试验台上,进行了不同平均粒径煤粉的密相输送试验.分析了总输送差压和流化风量对不同平均粒径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以及水平管和水平弯管的阻力特性.结果表明:增加总输送差压或者流化风量,煤粉的体积分数都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系统的输送能力随着煤粉平均粒径的增大而降低;在相同表观气速及煤粉质量流量下,平均粒径大的煤粉压损大于平均粒径小的煤粉压损;输送相同质量流量煤粉时,水平弯管的压损大于水平管,且水平弯管与水平管压损的比值随着煤粉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站锅炉稳定浓度工况下煤粉粒径分布测量需求,设计了取样装置,对高浓度气固两相流颗粒进行取样,并稀释形成稀疏气固两相流,同时基于单一颗粒光脉动法粒径测量原理统计分析获得颗粒粒径及分布,将该方法应用于电站锅炉煤粉细度参数测量,实时获得煤粉细度R_(75)、R_(90)和R_(200)等参数,并与筛分法进行对比,R_(75)相对偏差为13.2%。此外,改变制粉系统运行工况,该方法能够快速获得细度变化情况,为电站锅炉运行优化调整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4种不同粒度的平三煤和大友煤煤粉,分别采用低温饱和氮气吸附的方法和热天平研究了煤粉的表面结构特性和煤粉的燃烧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煤粉粒度的减小,煤粉的孔隙结构发生变化,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均增大,表面结构复杂,致使分形维数增大,有利于煤粉颗粒的燃烧,因此,平三煤的着火温度降低了14℃,表观活化能均降低了12.3kJ/mol,燃尽率提高了9.81%,大友煤的燃烧特性变化规律相似。此外,煤粉颗粒的分形维数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述煤粉的燃烧特性,因此,分形维数可为煤粉燃烧特性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煤粉细度对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冷水江和斗笠山两种煤粉,采用热天平进行了热重分析实验,分析了煤粉样在不同细度下的着火特性、燃烧特性、燃尽性能及动力学参数,给出了反映煤粉燃尽性能的综合判别指数Hj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升温速度下,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挥发分析出量及DTG峰值增大,出现最大燃烧速率的时间提前;煤粉粒径减小,活化能降低,着火温度降低,着火提前,煤粉的燃烧特性也随之变好.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宁东煤的特点,认为期内水质量分数高,难以制备高质量分数的水煤浆。通过实验,研究了添加剂种类、煤粉级配对低变质宁东煤成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峰级配可配制高性能的水煤浆。  相似文献   

20.
在两种不同入炉煤颗粒度下,对某国产化21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进行各项运行参数详细测定和锅炉效率、灰/渣份额、供电煤耗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入炉煤中细颗粒增多将使锅炉含碳量升高,飞灰分额增大,从而使锅炉效率降低、机组供电煤耗增加;经过耗差分析,飞灰份额增大对该机组供电煤耗增加的影响最大,可为运行和设计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