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美玲  季天晨  洪建权  郑昌戈 《精细化工》2021,38(5):1009-1013,1052
采用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二甲氨基吡啶化学偶联法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接枝到羧甲基酵母(1,3/1,6)-β-D-葡聚糖(CMG)的羧基上.通过FTIR、UV-Vis光谱和TGA对羧甲基酵母(1,3/1,6)-β-D-葡聚糖-EGCG(CMG-EGCG)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其抗氧化活性.Folin-Ciocalteu法测得CMG-EGCG中EGCG的含量为28.90 mg/g.结果表明,与CMG相比,CMG-EGCG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在质量浓度1.0 g/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8.85%,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3.00%,还原能力为1.15,可以应用于化妆品原料和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2.
对红酵母菌株不同培养条件下类胡萝卜素产量和红酵母细胞壁中主要多糖β-1,3-D-葡聚糖、甘露聚糖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葡萄糖作为碳源、(NH4)2SO4作为氮源且添加量为10 g·L-1、培养时间为72 h、pH值为5时,类胡萝卜素产量、β-1,3-D-葡聚糖含量和甘露聚糖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98±0.12)mg·L-1、(38.89±0.21)%和(6.12±0.13)%.同时发现红酵母细胞壁中β-1,3-D-葡聚糖、甘露聚糖的含量与类胡萝卜素产量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途径和这两种多糖的合成代谢途径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酵母葡聚糖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1,3-D-葡聚糖是在微生物、蘑菇和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多糖,它是组成高等植物、酵母菌和真菌细胞壁结构的大分子之一。酵母细胞壁是具较强生物活性的β-1,3-D-葡聚糖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磷酸酯化法制备可溶性酵母(1→3)-β-D-葡聚糖磷酸酯的工艺,采用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光谱比较了酯化前后酵母(1→3)-β-D-葡聚糖的分子结构的变化,并通过E.coli诱导小鼠腹膜炎实验,考察酵母(1→3)-β-D-葡聚糖磷酸酯的的免疫活性。实验研究了尿素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酯化剂配比对磷酸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出制备可溶性酵母葡聚糖磷酸酯较适宜的反应条件:尿素15 g,反应时间5 h,温度100℃,酯化剂配比(体积比)11∶4,该条件下其得率达到80%,取代度0.055,溶解度122.8 mg/mL。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光谱表明:磷酸基团成功地链接在葡聚糖分子中的C2,C4和C6位,其中少量的磷酸基团取代在C4位。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磷酸化葡聚糖能有效提高E.coli诱导的患腹膜炎小鼠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5.
香菇多糖是从香菇中提取的具有天然生物活性的一种纯化多糖.介绍了香菇多糖β-1,3-D-主链和β-1,6-D-葡萄糖残基支链的结构,比较分析了香菇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阐述了香菇多糖的药理活性,如免疫调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氧化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溶-超声波耦合法提取啤酒废酵母中β-(1,3)-D-葡聚糖。首先以自溶率为考察指标,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结果显示pH5.0条件下,5% NaCl和1.5 %乙酸乙酯混合添加可以最大程度的促进酵母细胞的自溶,从而促进酵母细胞质壁分离。进而采用超声波法从自溶后收集的细胞壁沉淀中提取β-(1,3)-D-葡聚糖,以2% NaOH作超声溶剂,利用Box-Behnken设计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次数对葡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550W,超声时间33min,超声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葡聚糖提取率达到50.5%,与纯超声波提取葡聚糖法相比提取率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溶-超声波耦合法提取啤酒废酵母中β-1,3-D-葡聚糖。首先以自溶率为考察指标,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结果显示,pH=5.0条件下,质量分数5%NaCl和体积分数1.5%乙酸乙酯混合添加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酵母细胞的自溶,从而促进酵母细胞质壁分离。进而,采用超声波法从自溶后收集的细胞壁沉淀中提取β-1,3-D-葡聚糖,以质量分数2%NaOH作超声溶剂,利用Box-Behnken设计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次数对葡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550 W,超声时间33 min,超声次数2次,在该条件下葡聚糖提取率达到50.5%,与纯超声波提取葡聚糖法相比提取率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8.
对茶籽油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对不同产地的茶籽油的脂肪酸、α-生育酚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黑茶籽油的三种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总含量(83.72%),α-生育酚(1.33 mg/g)相比于其他茶籽油(绿茶籽油、普洱茶籽油)、山茶籽油(有机山茶油)和油茶籽油(有机油茶籽油、古树茶籽油)含量更高。在此基础上,测试了黑茶籽油对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黑茶籽油在0.15 g/mL质量浓度时,对于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93.08%和94.85%;在0.3 g/mL质量浓度下,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1.25%,相较于其他茶籽油表现出更好的自由基清除效果。此外,还测定了黑茶籽油对于双氧水诱导的人成纤维细胞(HFF-1)氧化应激以及衰老的抑制作用。细胞增殖实验、活性氧自由基测定实验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的结果表明,黑茶籽油在10~50μg/mL质量浓度下对双氧水诱导的HFF-1细胞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表现出抗氧化、抗衰老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紫芝和和乳酸克鲁维酵母共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以及其发酵物体外抗氧化和抗衰老活性。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在考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发酵工艺。通过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人成纤维细胞I型胶原蛋白(COL-I)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生成量,分别评价紫芝发酵物抗氧化和抗衰老活性。紫芝发酵物的最佳发酵工艺为菌液添加量3.5%(质量分数),马铃薯葡萄糖水(PDB)培养基用量3.25%(质量分数),发酵时间68.5 h。得到的紫芝发酵物对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以质量分数计分别为0.309%和0.475%,可以显著促进COL-I的合成和减少MMP-1的生成,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抗衰老能力,优于传统的紫芝提取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催化剂,使用IR、XRD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该催化剂催化间苯二酚与苯乙烯反应合成了美白剂4-(1-苯乙基)-1,3-苯二酚,经二甲苯重结晶后使用MS和~1H NMR确定了产物的结构;应用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Fe~(3+)还原力和自由基抑制实验评价了4-(1-苯乙基)-1,3-苯二酚的美白和抗氧化活性,并与β-熊果苷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L-酪氨酸为底物时,4-(1-苯乙基)-1,3-苯二酚对酪氨酸酶的半抑制浓度IC_(50)=0.010 5 g/L,明显低于β-熊果苷(IC_(50)=0.64 g/L),4-(1-苯乙基)-1,3-苯二酚的美白效果远强于β-熊果苷;4-(1-苯乙基)-1,3-苯二酚对Fe~(3+)还原力的半效应浓度EC50=0.033 g/L,去除羟基自由基的EC_(50)=0.06 g/L,去除超氧自由基的EC50=0.32 g/L,与β-熊果苷的抗氧化能力相比,其对Fe~(3+)还原力和去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强于β-熊果苷。  相似文献   

11.
从学术角度介绍化学工程学科的技术进展,化学工程作为一级工程学样正与相关学科结合,形成新的边缘与交叉学科,占领新的学术领域;同时还从工艺角度介绍化学工业的发展态势,化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为,正向原料多样化,产品精细化,技术高新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屈一新  秦霁光 《化工学报》1997,48(5):576-583
以硫酸为催化剂,测定了丙酸和甲醇反应体系在不同温度下(313 K~343 K),不同催化剂含量下[0.5%~3%(w)]的常压液相反应动力学,得出了上述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表达式.采用1%~2%(w)的硫酸为催化剂,测定了丙酸和甲醇酯化反应体系常压下化学反应相平衡数据.对所测得的相平衡数据用化学计量法进行了关联和推算,精度较好.  相似文献   

13.
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应用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美兰 《化工时刊》2006,20(8):54-5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是较常用的表面分析技术之一,不仅能测定材料表面的组成元素,而且还能给出各元素的化学状态信息,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用途。本文主要通过一些具体例子介绍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表面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在动力设备化学清洗过程中使用的三种监督方法,同时对这三种方法各自在清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Rate expressions are presented to describe the oxidation of coal in a fixed-bed reactor under mild conditions, i.e. conditions which are useful in pretreatment for gasification. A model for chemical control is developed based upon the concept of a triple-path coupled burn-off adsorption site. The model incorporates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and coal surface area, and is the first to account for the product distribution of gaseous C02, CO, and H2O, as well as oxygen deposited on the coal surfaces. The overall rate of oxidation is limited by the amount of reactive surface area in the coal particles and is assumed to be reduced as a result of the deposited oxygen which covers potentially reactive sites. This model differs significantly from the previously formulated model of Kam, A. Y. et al. Chem. Eng. Sci. 1976, 31, 815 which postulated external mass transfer control.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化肥发展之管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元琦 《化肥设计》2009,47(1):10-13
从化肥生产企业的结构层次、化肥品种研发、开拓多种钾源、化肥施用技术以及液体肥料、改性肥料、复混肥料、缓控释肥料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将我国从化肥大国转变成化肥强国的构建原则、观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清洁技术是推动化学工业清洁生产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洁生产是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本文从化工原料、化学反应、反应介质和化工产品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实现清洁生产的途径,指出清洁技术或绿色工艺是促进化工清洁生产的关键,也是化学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于同隐 《化学世界》2005,46(4):241-242
无处不在的化学反应是化学进化的基础。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有赖于酶的催化。酶是高分子长链的多肽,其作用与整个分子有关,确切的机理有待进一步阐发。  相似文献   

19.
王军 《山东化工》2006,35(2):47-48
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加强情报信息化是推动化工企业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化工过程强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本文分别介绍了化工过程强化的技术,包括膜技术、非传统过程、脉动燃烧干燥技术、连续床色谱技术、整体催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化工过程强化的设备,主要有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多功能反应器、静态混合反应器、微反应器和膜反应器等;以及化工过程强化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