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复合诱变在红曲色素高产菌株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伟  熊泽  李玲  李小漫  陈菽 《中国酿造》2004,(7):14-15,18
采用物理与化学复合诱变处理As3.972,经筛选后得到一株产色素能力较出发菌株高的突变株MP60 4,实验证明该菌具有比较稳定的产色素遗传性。  相似文献   

2.
从市售红曲米中分离得到1株高产红曲色素的红曲霉菌株M02,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M02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大米粉5%,硝酸钠0.3%,KH2PO40.105%,K2HPO40.045%,MgSO40.2%。在此培养基条件下,调整初始pH为5.0,发酵温度为30℃,转速为180r/min摇床发酵,发酵5天后色价达到72.8U/mL。  相似文献   

3.
红曲色素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及液态发酵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不同的红曲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红曲霉菌株 5株 ,以此为菌种液态发酵制备红曲 ,选出发酵后菌丝体色价与发酵原液色价都相对较高的编号为M3的菌株为出发菌株 ,进行了6 0 Co γ射线的诱变 ,获得了编号为M 3 2相对高产的色素菌株 ,其发酵后菌丝体总色价和发酵液总色价分别提高了 2 7 0 8%和 2 5 90 %。并对其液态发酵制备的红曲色素进行了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红曲霉红色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该文以紫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No.1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获得一株制备原生质体的起始菌N0.18,该菌株红色素含量比No.1提高1倍。进而对其制备原生质体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在优化方案基础上,紫外诱变原生质体,诱变株经筛选,最后得到一株具有稳定遗传性的红色素高产菌株N0.154。在摇瓶培养基中进行液态发酵,连续传3代,发酵液中红色素量稳定在20.6U/mL-22.8U/mL,其红色素产量大约是菌株No.1的3倍。  相似文献   

5.
红曲红色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产红曲红色素的红曲霉菌株3.4577为出发菌株,经60Co诱变,选育到1株色价明显提高的突变菌株3.4577-3.该诱变菌株红曲红色素色价平均达4830U/g,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9.9%;传代10代遗传稳定;显微观察其产孢量大于出发菌株,为应用于生产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紫外线与超声波复合诱变选育红曲色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红曲霉为出发菌株,用酶法制备原生质体,然后通过紫外线和超声波诱变方法对其复合诱变来选育高产红曲色素的菌株.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20min+紫外线100s的复合诱变条件下,红曲霉菌发酵产红曲色素色价值可高达128.8 U/mL,与出发菌株相比,色价提高了12.6%~69.03%.经3次传代培养,色价稳定.  相似文献   

7.
对实验室保藏的红曲霉菌株进行了优选,获得了产量较高的红曲色素生产菌株Monascus purpureus M5,其液态发酵的红色素产量达到了154.5U/mL.对M5发酵产色素的碳源、氮源、初始pH值等进行了优化,以70g/L大米粉、30g/L可溶性淀粉、10g/L黄豆粉、1g/L NaNO3为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4.0,35℃条件下培养6d,M5摇瓶发酵红色素的产量达到195.8U/mL.在5L发酵罐中对M5进行葡萄糖补料分批发酵培养,其色素产量在108h时达到最大值253.2U/mL,相比摇瓶分批发酵提高了29.3%,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红曲红色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产红曲红色素的红曲霉菌株3.4577为出发菌株,经~(60)Co诱变,选育到1株色价明显提高的突变菌株3.4577-3。该诱变菌株红曲红色素色价平均达4830U/g,比出发菌株提高了59.9%;传代10代遗传稳定;显微观察其产孢量大于出发菌株,为应用于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紫外诱变选育红曲红色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红  高玉荣 《酿酒》2008,35(1):75-78
为了提高红曲红色素产量和质量(红色价高、色调好),以红色素高产菌株紫红曲霉C1CC5017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得到高产红曲红色素的M144菌株。利用此突变株进行液态摇瓶发酵和固态发酵,红曲色素红色价与出发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61.90%和45.10%;色调与出发菌株相比分别提高了16.47%和13.04%。经十次传代稳定性实验,液态摇瓶发酵和固态发酵红曲红色素色价分别稳定在175U/mL和1500U/g,色调分别稳定在0.99和1.04,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己酸乙酯高产菌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以红曲霉503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处理,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和制成殖曲进行酯化实验,选育到以己酸和乙醇为底物,高效合成己酸乙酯的己酸乙酯高产菌M5035-13,具有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将红曲黄色素油树脂以直接添加或制成微胶囊粉末添加到不同食品体系(液体、半固体和固体)中,采用分光测色仪考察颜色变化,分析其在不同食品体系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对其变色的原因及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软饮料体系中添加红曲黄色素能保持产品鲜艳的黄色,但在黄油曲奇饼干和卡仕达酱中,红曲黄色素的添加会使产品颜色变红,其中微胶囊在卡仕达酱中对色素的色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红曲黄色素(未知色素组分,非红曲素)能够与食品中未解离的氨基反应生成红色色素,从而导致其颜色色调变红。  相似文献   

12.
利用60Co辐照对原本具有桔霉素生产能力的红曲菌9908进行诱变,筛选得到1株不产桔霉素的菌株,命名为红曲菌9908A,32℃培养6d,色价高于1300U/g。分别采用YES、MSG液态培养和固态培养方式,对该菌株是否产桔霉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发现,在这3种培养方式下,该菌株均不产桔霉素。在实验室基础上对该菌株产色素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为装料量50g、初始加水量60mL、拌料水初始pH5.0、ZnSO4浓度0.2%,优化后的色价维持在2000U/g左右。红曲米中未测出桔霉素。  相似文献   

13.
利用原生质体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方法选育西索米星高产菌株,经诱变筛选获得一株高产菌株I4-10,其西索米星的生物效价达到1 389 U/m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35.4%。通过对高产菌株I4-10进行碳源、氮源优化,确定可溶性淀粉和牛肉粉是突变菌株I4-10的最适碳源和氮源。进一步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黄豆饼粉和DL-蛋氨酸的添加量为显著影响因素,经优化其最适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32.78 g/L和1.75 g/L。在此最适工艺下,西索米星的生物效价提高至1 849 U/m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80%。最后对原始菌及高产突变株中西索米星代谢途径及菌株生长相关的关键酶进行转录水平比较分析,初步解析了突变菌株I4-10高产西索米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目的在于获得维生素K2优势突变株,并利用响应面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进一步提高其产量。采取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结合结构类似物抗性初筛、24孔板发酵复筛,对纳豆芽孢杆菌进行诱变选育,并应用Box-Behnken设计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ARTP诱变选育得到一株维生素K2优势突变株,维生素K2产量较初始菌株提高了3.23倍。Box-Behnken实验优化后,最佳值为K2HPO4(0.69 g/L),甘油(66.01 g/L)和酵母粉(25.12 g/L),发酵后维生素K2产量较优化前提高了56.7%。通过ARPT技术诱变选育出一株维生素K2优势突变株,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实验结果表明,突变株具有潜在的生产应用价值,建立的育种方法也可为其他工业微生物的选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技术提取非洲菊红色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银海  彭永芳  张晴 《食品科学》2004,25(11):123-125
运用现代技术提取非洲菊红色素。试验表明AB-8树脂对该色素的吸附效果较好,再用50%乙醇洗脱,洗脱效果最佳,所得产品色素质量好,含杂质少,色价高,而且AB-8树脂使用20次后吸附性能依然稳定。  相似文献   

16.
粘红酵母发酵生产红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pH、无机离子等对红色素的产生量及粘红酵母生长的影响,获得较佳粘红酵母发酵生产天然红色素的工艺条件。并研究了光、热、山梨酸钾、Vc对产生的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粘红酵母生产红色素稳定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前,红曲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生产,成本较高,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玉米红曲可降低生产成本。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玉米红曲,以色价保存率为指标,研究了光照、温度及在空气中振荡对玉米红曲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为玉米红曲在食品中的应用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光和日光照射对玉米红曲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显著,照射时间越长,色价损失越大。高温处理对玉米红曲红色素的影响显著,但高温下短时间加热,色价损失率较小,100℃下加热0.5h,色价的保存率仍为90.1%。低温和在空气中振荡处理对玉米红曲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红曲红色素与连二亚硫酸钠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制得水溶性红色素。结构分析认为是红曲红色素分子中的内酯水解,同时引入磺酸基。对其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它的最大吸收波长是476nm,水溶性好,具备了食用色素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