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专业书架     
《煤气与热力》2011,(5):10-10
该书在详细阐述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我国煤层含气特征,全面分析了我国煤层气的资源潜力、分布特征、地质选区与目标评价,并对沁水煤层气田的开发试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适合我国煤层气开发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
低丘缓坡开发能够为多山地、丘陵地区创造经济效益,缓解农业发展、城市建设的土地短缺压力,同时也容易对开发地以及四周的生态系统与环境条件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对低丘缓坡地区进行开发时,必须分析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的因素与方式等等,本文分析了低丘缓坡开发对自然生态系统所造成影响,同时探究了这种影响的评价体系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能源局势趋紧的情况下,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能源,煤层气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我国煤层气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煤层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应该引起关注。文章分析了煤层气开发对水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的影响,对探索并形成系统有效的环保措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5,(12)
道路工程事业的发展对脆弱生态环境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后大都难以恢复。本文从现阶段我国道路建设对于脆弱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出发进行论述,旨在为未来我国道路工程建设和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5.
鲁佳  王磊  方维萱  张建国 《矿产勘查》2023,14(9):1759-1765
西南天山西段有色金属资源基地是中国重要有色资源基地之一,具有巨大的现有资源量及找矿潜力,同时面临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寻求新的找矿方法促进资源基地发展的难题。本研究通过生态资源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查明矿业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创建了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经济五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技术方法,建立了生态环境资源功能区划方案,划分了鼓励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及禁止开发区,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绿色矿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对于提高城市韧性、维护城市健康、保育生物多样性起决定性作用。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价,可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机制和影响因子,从而更好地维持和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德国北威州盖尔森基辛市沙尔克协会(Schalker Verein)地区为例,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重新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模型,引入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矩阵(ES Matrix)将专家评分和城市土地覆盖/利用(LULC)变化相联系,结合德国生境制图法(Biotope Mapping),对场地进行定量化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最后以评价结果为指标通过GIS进行可视化制图,划定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提供、受益、连接区域,成为了景观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开发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城市生态环境面临诸多问题,包括自然环境问题,城市灾害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及社会经济问题等。众多城市问题的出现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系统,从而造成城市环境被污染。绿色植物迅速减少,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功能衰退、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为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探索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8.
何凌 《城市勘测》2017,27(5):38-40
地面煤层气开发过程存在废水、废气、噪声等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随着国家鼓励煤层气产业向基地化和规模化发展,受环境影响的地区不断增多,地区环境影响程度加重,同时新工艺技术的发展,使得煤层气开发的环境影响更加复杂化、特殊化,相应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和政策亟待完善。针对煤层气开发环境影响新变化,提出国家、地方环保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和保护措施、煤层气开采企业应严格执行环保相关法规和规范、加强对开采所在区域的环境监测、加大受影响和污染地区的环境修复和治理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8)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以森林生态系统和当地文化为旅游对象的旅游活动,其环评的主要特点是:评价范围为相对完整的生态单元,评价中心是森林景观资源;评价重点内容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景观影响评价,影响预测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和方法,并以宁波四明山森林公园为例阐明了森林生态旅游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点。  相似文献   

10.
煤层气是一种高潜力洁净能源,在我国煤层气资源量巨大。煤层气是中国补充和接替常规天然气资源最有前景和最现实的后备资源。勘探开发煤层气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改善能源结构和生态环境,具有多重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国发展煤层气产业,具备良好的宏观机遇。国际社会对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未来偌大的天然气需求市场和中国政府对开发利用煤层气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必将促进中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韦伯-费希纳定律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新模型,并通过实例研究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即巢湖流域总体以及分区巢湖市、六安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Ⅵ级、分区合肥市为Ⅲ级。与未确知测度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实例应用表明:该评价模型结构严谨,评价结果合理,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3日,“端氏-晋城-博爱煤层气输气管道工程”在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开工奠基。该项目对推行国家提出的煤、气一体化开发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工程建成后每年将形成向河南省输送10亿m^3煤层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对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科学地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合理规划,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也是我国环境评价法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建设项目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结构及要素处理思路,利用AHP方法对设计了项目方案分析与优选模型,提出了对优选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模型设计方法,对整个评价体系模型系统建立和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0):72-80
笔者围绕"净化水源、清洁空气、改良土壤"三大主题,结合首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总体要求和实际情况,按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治理、再评价的闭环链条,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构建符合北京市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5大类常规监测与评价指标、3大类8小类23项治理与评价指标,及其与之对应的标准和模型。依据指标体系,采用模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设计开发了具有农业生态环境数据监测、质量评价、治理规划等核心功能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北京市农业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价,并统一了评价数据源标准,尤其突破了大规模定量关联评价的难题,具有较高的评价模型和标准的智能匹配能力。这将为整个农业生态环境领域定量评价做出重要贡献,为北京市制定生态农业环境监测、治理、规划等重要方针政策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筑知识》2014,(9):20-21
本文通过对西安地铁二号线的五个站点的实地调研,结合参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分析后,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平衡理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城市空间开发建设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可为今后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一些对理论和实践均有益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煤层气储集层渗透性的分形理论和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层气储层的渗透性是煤层气开发的关键。利用分形理论和实验室测试的方法,对阜新王营煤田煤层气储层即煤层的渗透性规律进行研究,得到的结果对于煤层气的开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型水电工程生态环境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基于重庆酉酬水电站案例并采用系统论方法,提出了大型水电工程复杂生态环境风险因素层次结构。首先构造了大型水电工程生态环境风险属性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型水电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关联风险因素集,并对这些风险因素的量化方法进行了描述。最后确立了大型水电工程多维属性生态环境风险的评价体系结构,为大型水电工程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和大量污染物排放,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土壤、生态系统乃至人类的健康.城市绿地土壤在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及人类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梳理了以下3个方面内容:1)城市绿地的兴起与分类;2)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的内涵与评价;3...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2):302-304
利用MAPGIS工作平台在空间分析、属性管理等方面的优点,通过对石宝-邱家祠井田内地形等高线和煤层底板等高线栅格化处理,生成煤层埋深等值线图,准确地读取各区块煤层埋深。该方法的应用,提高了煤层气地质评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该书围绕我国大中型含煤盆地资源特征和分布这一核心问题,深入研究了各盆地煤层气地质特征,归纳总结了低煤级盆地煤层气地质的若干规律。重点阐述了各盆地的煤层气地质条件、煤储层特征、煤层含气性特征与煤层气资源特征,探讨了煤层气成藏富集规律,初步查明了我国大中型含煤盆地煤层气资源的分布状况,分析了大中型含煤盆地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