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天然栀子黄在硫酸锌作为媒染剂进行后媒法染色过程中对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最佳媒染工艺条件(媒染剂用量1%、媒染温度60℃、媒染液p H值9、媒染时间30min)下,通过对比试验,改变天然染料用量、染色p H值、温度以及时间从而确定真丝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料用量2%、染色温度70℃、染液p H值3、染色时间40min,并对优化工艺染色后各项织物色牢度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2.
以菠菜为原材料提取叶绿素并合成叶绿素衍生物,以其为天然染料对羊毛纤维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条件下进行染色,与常规水浴条件下的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前者染色效果更好.此项研究能为绿色清洁生产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丝绸的天然染料染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苏木黑,苏木红,咖啡色素,红花素,黄连素,辣椒色素,茶叶色素等7种天然染料上染丝绸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茶叶色素直接上染丝绸,苏木黑,咖啡,红花素轻铁盐或铝盐媒染丝绸,皂洗牢度匀可达4级或4级以上;大部分天然染料染样托洗后色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采用天然染料黄连素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时间、pH值和Na2SO4用量对黄连素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研究了黄连素对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表明,染色温度、时间、pH值和Na2SO4用量对黄连素的上染百分率均有一定的影响.黄连素在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染色速率很快,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染色速率常数k逐渐增加,而半染时间t1/2和平衡上染量C∞均逐渐降低;黄连素在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Langmuir吸附常数KL和染色饱和值S均逐渐降低,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5.
天然染料等同体茜素的染色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天然染料等同体茜素对丝绸、羊毛、涤纶和尼龙等4种织物进行了染色的吸附平衡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织物对茜素的吸附属于Nernst吸附,符合分配机理,具有分散染料的特性。在所得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计算出了标准亲和力、染色热和染色熵。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亚麻织物的天然染料的染色性能,将亚麻织物用自制阳离子改性剂改性后,用天然染料胭脂红、柠檬黄染色,分析各种染色单因素如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色pH值、盐的用量对染色后的K/S值的影响,并分别对2种染料设计了正交试验,得到胭脂红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是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60min,染浴pH值为4;柠檬黄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是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60min,染浴pH值为5.  相似文献   

7.
无机膜提取栀子黄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初步研究了无机膜提取栀子黄色素的工艺过程,采用无机陶瓷微滤对浸提液进行精密过滤,和反渗透膜浓缩过滤液,确定了无机陶瓷膜微滤的操作条件,研究表明,膜法提取天然色素是一极有前作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研究天然植物染料栀子色素的提取条件,采用前媒、同媒、后媒三种染色方法,将提取液用于柞蚕丝织物的染色。讨论了四种媒染剂(硝酸铝、氯化亚锡、硫酸铜、硫酸铁)的种类、浓度,以及三种媒染方法对染色织物色深、色光、色牢度和抗紫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媒染方法相比,同浓度的硝酸铝、氯化亚锡、硫酸铜,后媒染色的颜色最深;同浓度的硫酸铁,前媒染色的颜色最深。且不同媒染剂、不同媒染方法条件下,织物的色光不同。此外,栀子所染的织物,皂洗牢度和日晒牢度达到2-3级;摩擦牢度3-4级;抗紫外线性能较好,UPF50,符合防紫外纺织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柞蚕落绵为原料制备丝肽,并对其进行红外及紫外光谱分析.采用该丝肽整理棉织物,然后用艾蒿、苏木、红茶3种天然染料对整理前后的棉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丝肽整理对棉织物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丝肽整理后,棉织物采用3种天然染料染色的K/S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略有下降,其中红茶Cu2+媒染样品的K/S值提高最显著,为整理前的2.24倍,其皂洗和摩擦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棉织物经丝肽整理后,断裂强力稍有下降,白度基本保持不变,柔软度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用天然染料直接染色织物时,由于其分子结构一般较小,导致与纤维的亲和力较小,染色时得色不深,常采用金属离子对织物进行媒染。用金属离子媒染时,是以金属离子作为中心离子分别与织物及染料上的配位基形成配合反应,配合物的形成可以使天然染料更好地上染纤维。铁离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第Ⅷ族,做配位形成体的能力较强。理论分析认为,棉纤维上含有的-OH、-O-,丝纤维上含有的-NH2、-NH-、-C=O、-COOH、-OH,胭脂虫酸分子中的-OH、-C=O、-COOH、-O-等集团均可作为与铁离子形成配合反应的配位基。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豆纤维的特性,选用活性染料对其进行染色,分析了在低温型活性染料上染大豆蛋白织物时,碱浓度、硫酸钠的用量、染色的时间、染色的温度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析碱浓度、硫酸钠的用量、染色时间和染色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与分析可以得知:(1)碱浓度在25g/L时,两种染料的染色效果最好;(2)硫酸钠在55g/L时,活性红固色效果最好;而当硫酸钠在60g/L时,活性黄的固色效果最好;(3)时间在100分钟时,活性红的K/S值最大,染色效果最好;而时间在80分钟时,活性黄的K/S值最大,染色效果最好;(4)两种染料对大豆纤维染色时,最佳染色温度都为50℃。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从中药虎杖中提取天然染料,并对其酸碱、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其对棉织物的上染率,实验对棉织物进行了阳离子化改性。研究发现虎杖天然染料具有好的热稳定性;染料颜色在酸性条件下为黄色,在碱性介质下为红棕色;同时确定了虎杖天然染料的最佳提取工艺为:5g/L提取促进剂ZS-1、温度100℃、物料比1:30、时间2h;棉织物最佳改性工艺为:改性剂浓度10/0/0(owf)、NaOH用量10g/L、温度80℃、时间30min;虎杖天然染料对改性棉织物最佳染色工艺:pH值4.0~6.0、温度100℃、时间60min、NaCl用量5~10g/L。  相似文献   

13.
羊绒纤维低温快速染色助剂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自制的SFR-503多功能羊绒染色助剂,对羊绒纤维低温快速染色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助剂应用于羊绒纤维媒介染料染色后,在不影响染料上染率及各项牢度指标的基础上,大大降低染色温度和固色温度,缩短染色时间,减少纤维损伤,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PLA纤维染色性能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聚乳酸(PLA)纤维的发展,研究其染色问题,文中讨论了用4种分散染料对PLA纤维染色的可行性及其染色速率和牢度.结果表明,选用S型分散染料得色浅;E型、SE型分散染料和醋酯纤维专用染料染PLA纤维能够获得深浓颜色;在60~100℃时上染最快,染色温度以110℃为宜;还原清洗对提高染料的皂洗牢度和干熨烫牢度有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粱壳染料的提取和相关染色性能实验以及对羊毛、丝绸、棉染色实验,结果表明:pH值升高,染液颜色增深。酸性条件下染料能直接上染羊毛、丝绸,经预皂洗,皂洗,皂洗牢度可达四级,且皂洗后羊毛和丝绸的颜色加深。铁盐、铜盐媒染后,织物颜色加深,染料在棉上的染色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16.
天然染料在改性棉织物上的染色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棉纤维进行阳离子化改性,改善天然染料在棉纤维的染色性能.应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改性前后棉织物的结构变化,探讨了棉纤维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棉织物改性工艺及天然染料对改性棉织物的染色工艺,天然染料在改性棉织物上的耐洗色牢度达到4级.耐摩擦牢度基本达到3级,同时经天然染料染色后的棉织物具有很好的紫外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有的分散染料进行染色性能研究,包括升温上染率以及初染率、120℃染色工艺和匀染性的研究,为选择适用于聚酯超细纤维染色的染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栀子应用及其黄色素提取工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黄栀子的主要作用,分析了栀子黄色素提取方法的特点,高色价栀子黄色素主要提取方法目前是大孔树脂法,膜分离等新工艺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涤纶纤维的碱性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涤纶碱性染色存在的分散染料耐碱性问题作了研究,从工厂常用分散染料中筛选出了部分适用于碱性染色的染料;并对涤纶碱性染色时染料的移染性、前处理退浆程度对染色质量的影响、纤维表面浮色量和纤维表面结晶低聚物量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天然染料在棉纤维上染色存在上染率低和色牢度差的问题,研究棉纤维的阳离子化改性技术。探讨改性剂浓度、匀染剂和碱剂的种类与用量、改性温度及时间对改性棉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测试染色织物的匀染性、色牢度和紫外防护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棉织物的改性工艺,天然染料在改性棉织物上的上染速率得到提高,染色产品具有较高的表观色深,较好的色牢度和匀染性,并获得优异的紫外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