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创新理念为指引,从科技创新基础、国际交流与合作、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转化5个维度构建了我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转化是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2020年江苏、北京和广东3个省市最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个别省份有所下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技术创新与飞跃的动力来源。在此基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相关理论,通过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些指标对吉林省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进而分析吉林省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3.
结合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研究和发展现状,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转化3个方面构建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31个省市的地方高校为评价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为试验发展能力、应用研究能力、科技服务能力、成果转化能力4个主成分,并对各区域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排名,得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3个区域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最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区域实际,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环境与管理以及创新的经济效益等5个方面构建了武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据该指标体系对武汉区域创新能力指标进行了分析,进而剖析了影响武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5.
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在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科学合理并具有可行性的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把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应用于高校科技创新评价.首先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5个一级指标分别进行因子分析,然后运用熵值法对其确定权重.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能够简化分析对象的结构,使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客观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两个方面构建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所选的八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各省科技创新能力及地区间的差异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决定着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而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通过构建城市科技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进行评价分析,针对各类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水平和特点,提出提高城市科技创新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而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基于我国“十三五”期间44家纺织服装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DEA-BCC和DEA-Malmquist模型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科技创新效率测算,并采用Tobit模型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静态结果表明:62.3%的资源投入有效;纯技术效率平均值在0.580~0.737,处于较低水平;规模效率全样本平均值为0.923;规模效益稳定和递增的企业超过一半。动态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为0.961,整体投入产出效率呈现出退步趋势。技术进步平均值为1.031,呈现出升高趋势。Tobit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科技创新效率有着显著抑制作用,产业发展有着显著促进作用。最后,对提高纺织服装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提出3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科研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出发,以科研投入、产出、效益为主线,构建了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特点进行了分析.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高校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量化判据.  相似文献   

10.
主成分分析法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在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给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定义,提出了评价高校科技创新的指标体系;并以1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为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河南省高校2009-2013年科技创新相关指标为样本,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3年河南省高校创新效率稳步提升,技术效率较高,规模效率对综合效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研究,不仅要从总量的角度进行,更应注重从“效率”的角度展开。通过建立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部分高校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高校没有充分利用或低效率利用其创新投入,并且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未必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各高校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科技、制度和管理3个维度,对武汉市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武汉市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模型,对武汉市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市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发展迅速,高校的科研及产学研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校 科研正在逐步成为浙江经济发展有力的推进器。但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在投入、产出及 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思考和探索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对促进高校自 身发展及推动浙江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如何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高校创新主体的作用,认为通过组织管理体系、人事管理制度、科研组织模式、人才培养模式4个方面的改革,可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地方高校更加明确定位、服务所需、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作为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一种有效载体,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桂林理工大学围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目标定位、载体建构、激励机制等多个角度,对课外科技活动的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的中药类大学生,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作者希望通过本文对中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的分析,给中药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方法与途径,为完善中药类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利用其完整的纺织服装专业链和优势,构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 台,以福建省纺织服装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信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 福建省各类纺织服装企业等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等多元化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内涵的界定,从创新投入能力、协同支撑能力、创新产出能力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择2011—2013年合芜蚌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数据作为分析对象,运用多维面板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从构建重大创新载体、建立行政协同框架、促进科技金融合作、营造创新共生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利用其完整的纺织服装专业链和优势,构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以福建省纺织服装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信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福建省各类纺织服装企业等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等多元化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