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唐诗僧皎然的送别诗有200首之多,约占其全部诗歌的五分之二.皎然送别诗中意象众多,主要由两类构成:一类是具有古代文人隐士情怀的意象,主要包括时令性意象、隐士意象、归人意象;另一类是充满禅意的美学意象,主要包括禅者的明月意象、佛家的灯烛意象、禅隐者的"山岳"意象.  相似文献   

2.
意象诗是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以凝练晓畅的语言勾画出清晰生动的意象,含蓄地表达诗人的心声。这一特点使意象诗独具魅力,同时又为理解增添了障碍。从符号学的角度审视意象诗,发现它包含了语言和意象2种符号。利用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对诗中能指与所指的分析,找到一条解读意象诗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唐代诗人李白与王昌龄均创作了大量的送别诗.这些送别诗的相同之处表现在数量多、类型丰富、感情真挚、体裁多样化.不同之处是选用的意象、表现的方法及语言的风格.李白的送别诗常采用酒意象与流水意象,常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达感情,语言自然明快.王昌龄的送别诗常选用月意象和云意象,采用衬托和兴喻的手法传情达意,语言清婉含蓄.  相似文献   

4.
诗的美产生于意向性,以有尽之言表无穷之意,以在场的意象表现不在场的情感世界.各个意象与其显现的整体意象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诗篇.本文试从现象学的意向性角度探讨诗的美生成的哲学根源,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对诗的认知提供一个较深入的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诗的美产生于意向性,以有尽之言表无穷之意,以在场的意象表现不在场的情感世界。各个意象与其显现的整体意象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诗篇。本文试从现象学的意向性角度探讨诗的美生成的哲学根源,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对诗的认知提供一个较深入的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冰淇淋皇帝》是美国现代大诗人沃勒斯·史蒂文斯最为难懂的诗作。该诗的主题涉及了生命与死亡、心灵与现实的复杂矛盾。“冰淇淋”意象是理解该诗的关键。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死亡的冷酷与麻木微妙地体现在“冰淇淋”意象中。诗中对冰淇淋皇帝权威的建立不可避免地带有反讽意味 ,表达了诗人无奈而矛盾的心情。  相似文献   

7.
针对诗歌意象的这一特征结合中西名诗人的佳作探讨诗歌语言的修辞特色的种类和作用,以便让读者充分地欣赏诗歌中的意象美以及更好地把握诗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8.
针对诗歌意象的这一特征结合中西名诗人的佳作探讨诗歌语言的修辞特色的种类和作用 ,以便让读者充分地欣赏诗歌中的意象美以及更好地把握诗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9.
阮籍的《咏怀诗》中深隐着无望而望,望而无望的希望与绝望交叉的情绪结构。这种情绪结构不仅表现在“飞鸟”与“路”等常见的意象中,也贯彻在阮诗的绝大部分意象与绝大部分篇目的整体结构里。这种情绪结构的形成缘于变态政治的压抑,缘于社会良知的要求,也因为普遍人性的冲动与受阻。  相似文献   

10.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望江挑花艺术是安徽省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在纹样造型、色彩表达、布局构成、针法技艺等方面呈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文章在分析其濒临失传的生存现状的基础上,对望江挑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雷克斯洛斯的中国译诗集《中国诗一百首》的分析,可见他在翻译中国诗时尝试运用中国诗歌的创作方法,表现出了一定的中国古典文化精神。雷克斯洛斯的译诗,融合了西方翻译诗学和他本人对中国古诗特点的准确把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个人译诗风格。他的译诗讲究节奏,以单音节的词为主,节奏随情感而变;他的译诗动词使用精当,以一个传神的动词描绘动态的场景,以动态意象取胜;他的译诗注重追求意境,追求原诗的整体美学效果,通过一些隐含意义取胜。雷氏译诗既是好诗又是好译。  相似文献   

12.
卞之琳诗歌意象的作用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在意象的选择上,诗人试图寻求热烈情感的表达与理性的抽象思维之间的平衡;在意象的使用上,诗人分别从个体意象与群体意象出发,成功运用了多种创作技巧和手法;卞诗丰富的艺术效果的体现最终构成了意象作用机制的完整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与《雪夜林边驻脚》两诗的情趣和意象,发现两诗都采用了大致相似的意象.但由于诗人各自的文化传统的差异,在两诗中所传达的情趣却不同.然而,正是由于两诗各自在情趣与意象上的契合,才创造出了各自完美的诗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与《雪夜林边驻脚》两诗的情趣和意象,发现两诗都采用了大致相似的意象。但由于诗人各自的文化传统的差异,在两诗中所传达的情趣却不同。然而,正是由于两诗各自在情趣与意象上的契合,才创造出了各自完美的诗境。  相似文献   

15.
五当召为内蒙古地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纯藏式建筑风格。召庙选址符合中国传统的风水意象。整个建筑群布局虽顺应山势、布局自由,但空间上依然有一条无形的轴线将它们理性地统一在一起;又以主殿为中心,层层向外,表达着藏传佛教宗旨中"道场""聚集"的含义;两层转经道也是寺院内各单体建筑的联系纽带,使建筑功能与宗教仪式自然完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徐寅(1309—1368),字昭梦,唐末莆田人。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唐代末季。徐寅把内心凄凉、没落、感伤的情绪寄托在大量的咏物诗中。这些诗清新隽永、特色独具,体现出来的是徐寅用"心"去同化、改造"物"的审美心态,他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审美追求:"清"。"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审美范畴,从意象选取、图画美、音乐美等层面去审视徐寅咏物诗,可以发现:他常用以清为灵、为美的"水""云"等意象,营造宁静淡泊的意境。重点研究徐寅咏物诗其明快而澹净的审美特质以及凄冽与古雅的意境和情趣给人带来的独特艺术享受。徐寅的咏物诗,以其独有的美感特质为中国诗史添加了新的精彩。  相似文献   

17.
唐代的唱和诗,是一种以交往为目的,以应制、同题、赠答、联句为手段,展现诗人交往关系的诗歌。在众多的唱和诗中,刘禹锡的创作颇有特色。其数量多、范围广、时间长,因此,本文尝试从刘禹锡唱和诗入手,通过对其唱和诗的多维研究,从诗歌体裁的创新、哲理和诗情的融合及精粹自然的语言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刘禹锡唱和诗的艺术特色:在体裁上有一至七言、六言诗等独特的诗体;在表达上是哲理和诗情并重;在语言风格上有着"谐俗"的倾向,注重对动词、数词的锤炼,呈现出精粹自然的特点,从而体现出个体风格,又较为突出地反映了唐代唱和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意象能够揭示作者的思维形式和意念的真实表达,通过剖析意象,可以揭示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和本质。在莎士比亚的作品《第十二夜》中,"丑角"意象贯穿全剧,通过分析丑角意象的概念和特点,论述了丑角意象表达人生清醒、狂欢、恐惧、孤独、悲剧等状态的真实作用,深度诠释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9.
建筑意象与建筑意境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建筑设计中建筑意象与建筑意境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探讨,利用建筑美学的理论来指导现代建筑设计实践.文章从美学角度分别阐释了建筑意境和建筑意象的含义,指出了建筑意境和建筑意象都是偏重于以实显虚,都在于情景交融,在艺术表现上都表现为含蓄隽永,虚实结合.但由于建筑意境和建筑意象是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因此,从建筑意境和建筑意象的渊源分别、涵义及内在联系辩析等方面入手,结合大量的建筑实例来分析其各自的独特内涵和审美特征,指出了建筑意境和建筑意象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对意象和表象的区别分析,可以得出明确的平面设计意象概念界定,即意象是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的结合.平面设计中,意象具有寓意性、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特征.平面设计语言意象的重点在于"意",代表的是作者想表达但没有直接表达的部分,称为潜语言成分.通过潜语言成分的不同应用,结合象征性、功能性和抽象性三种意象形式的表达,创造出了无数意义不同、形象各异的平面设计作品.而意象的应用也成了判断平面设计作品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