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在线蒸馏-流动注射分析法检测大庆油田化工污水中总氰化物.分析流速和温度对流动注射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得出结论:载流流速为1.8 mL/min,显色剂流速在1.3 mL/min,缓冲溶液流速稳定在1.6mL/min时,分析精度最好;显色反应在60℃以下进行时,可以消除温度差异对检测结果的干扰.该方法适用于油田化工废水中总氰化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江梅  范秀清 《市政技术》2012,30(1):121-123
溶解性总固体含量是衡量杂用水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方法中烘干温度有105℃和180℃两种,就两种烘干温度下的结果做了数据对比和分析,以及对碳酸钠的加入方式和加入量进行了讨论,旨在找出更准确的测定溶解性总固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 484—2009)中的方法 3(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时,在弱酸性条件下生成氯化氰,系统稳定性较差,需要快速操作,对实验技能要求高。基于原方法显色机理,提出了针对该方法的改进措施:提高氢氧化钠吸收液浓度;增加显色剂浓度,减少其加入体积;将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改为直接加入粉末状无水磷酸二氢钾,使得水中氰化物与氯胺T在中性条件下作用生成氯化氰,再进一步反应显色。改进后的方法稳定性好、检出限低、操作简便,对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利用流动注射分析仪的弱氰模块,在其缺乏紫外光裂解的元件下,改变加热温度和更换蒸馏试剂,测量废水中总氰化物。用QC8500型流动注射分析仪在线氰蒸馏,液体样品与磷酸(20%)混合,加热至140℃,通过高温和强酸将弱连接或强连接的金属CN复合物裂解。结果表明:在缺乏紫外光裂解的元件、改变蒸馏条件下,R﹥0. 999,相对标准偏差为2. 05%,加标回收率在90. 3%~104%,检测限为0. 33μg/L,均符合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5.
百菌清(chlorothalonil)是一种新型杀菌剂,化学名称为四氯间苯二甲腈(2,4,5,6-四氯-1,3苯二甲腈)。在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百菌清经淋洗、渗透等方式进入水体污染水源水,影响饮用水水质,故在《水源水中百菌清卫生标准》GB11729—...  相似文献   

6.
测定水中氰化物时样品蒸馏体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池 《城镇供水》2013,(3):36-38
水中氰化物的测定一般采用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好等优点,被大部分实验室采用。但测定前对水样的蒸馏预处理相当重要,采用不同的蒸馏体系,直接影响氰化物测定的回收率。该文主要对蒸馏体系的选择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赵露 《城镇供水》2008,(5):67-68
本文介绍了快速检测水中氰化物的方法。该法参照GB/T5009.36—2003《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水质检测的特点进行改进,具有实验设备、试剂简单,操作简便,检测快速,易于掌握等特点,适用于基层化验室对水质突发紧急事件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流动注射法对城镇供水中氰化物含量测定所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确定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为评价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并用最小二乘法对标准曲线进行拟合,确定了城镇供水中氰化物含量标准不确定度由测量重复性、流动注射分析仪灵敏度、标准曲线、标准溶液浓度、标准系列定容体积、刻度吸管、温度等7部分不确定度组成,其中流动注射分析仪灵敏度、测量重复性所引入的不确定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黄佳  孙杰 《城镇供水》2014,(3):41-45
本文结合异烟酸-巴比妥酸、异烟酸-吡唑酮两种国家标准方法[1]和CFA、FIA技术,在原有的仪器方法基础上提高蒸馏温度、改变试剂和优化反应条件,建立起一种应用AA3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饮用水中游离氰化物的新型分析方法。通过与国家标准方法及原方法的实验比对,证明该方法具有线性关系好(r≥0.9999)、低检出限(0.316μg/L)、高准确性、高精密度等一系列优点,适合饮用水中游离氰化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总磷测定方法GB11894—89消解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温度难以控制﹑稳定性比较差﹑消解不彻底﹑速度慢等缺点,本论文以水热反应釜代替比色管﹑烘箱代替压力蒸汽消毒器进行消解,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的含量。采用改进后的方法测定水中的总磷,其相关系数为0.9999,加标回收率为94%—103%,RSD<5%。实验证明,改进后的方法优化了消解环境,提高了总磷测定方法的稳定性,缩短了消解时间,且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等均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水中总氮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总氮测定方法GB11894—89消解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消解不彻底、双波长测定重现性差等缺点,以水热反应釜代替比色管、烘箱代替高压锅进行消解,并结合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对硝酸盐氮的测定进行了改进。采用改进后的方法测定水中的总氮,其相关系数为0.9999,加标回收率为98%~103%,RSD〈5%。试验证明,改进后的方法优化了消解环境,提高了总氮测定方法的稳定性,且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等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14.
15.
程多松 《安徽建筑》2012,19(3):203-204
苯的测定技术到目前已经很成熟,但应用于大批量的室内环境检测还是刚刚起步不久,因此在有些细节方面还需要加以研究。文章就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发现第二种方法对降低试验误差有利。  相似文献   

16.
氰化物泄漏事故洗消剂的选择与应急救援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综述氰化物理化性质和毒理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其洗消剂的选择应坚持消毒效率高、速度快、使用安全、性质稳定、价格低廉、容易得到的原则。进行了道路、地面、水域、建(构)筑物氰化物洗消的洗消剂理论估算。根据氰化物泄漏事故的特点,提出了氰化物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救援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水中总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了酶底物法检测过程中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因素,包括保存时间、取样容器、培养历时、检测环境等。结果表明:春秋季和夏季取样后应立即放在4℃冷藏箱中保存,并于24 h内检测。采集水样时应优先选择无菌玻璃瓶,其次采用无菌塑料瓶和无菌采集袋。总大肠菌群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2~28 h,检测环境是否无菌对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用滴定法测定水中总硬度,测定条件对总硬度测定具有影响,通过对样品因素分析,确定水样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9.
总大肠菌群作为水体受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其检出情况可以反映水体被粪便污染的程度,是评价饮用水水质安全的重要指标。滤膜法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是检测总大肠菌群的常用方法。本文依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12—2023)总大肠菌群滤膜法进行检测,探讨了检测试剂和耗材对总大肠菌群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品牌C培养基和混合纤维素滤膜可以获得菌落形态清晰、计数结果较好的结果,杭州某品牌的滤膜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稳定性。对比后选择品牌C培养基、孔径为0.45μm的杭州某品牌混合纤维素滤膜进行检测,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0%~107.5%,适用于总大肠菌群的检测,可以获得易于观察、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王燕 《城镇供水》2008,(5):58-59
本文介绍了对饮用水中总有机碳的测定方法,对环境水样中有机物指标得以很好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