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借词领域、数量和影响三个层面上比较了英汉互借的情况。在借词领域上,英语从汉语借用更多的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的范畴,而汉语从英语借用的则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学等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在借词的数量上,汉语借用英语的较多,而英语借用汉语的较少;就影响而言,汉语借词未为英语提供词缀,而英语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词缀;在书写习惯上,汉语借词对英语产生的影响较小,而英语借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语的书写习惯。英语借词不仅丰富了汉语的书写手段,还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手法。  相似文献   

2.
从借词领域、数量和影响三个层面上比较了英汉互借的情况.在借词领域上,英语从汉语借用更多的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的范畴,而汉语从英语借用的则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学等更多的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在借词的数量上,汉语借用英语的较多,而英语借用汉语的较少;就影响而言,汉语借词未为英语提供词缀,而英语借词丰富了汉语的词缀;在书写习惯上,汉语借词对英语产生的影响较小,而英语借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语的书写习惯.英语借词不仅丰富了汉语的书写手段,还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手法.  相似文献   

3.
在优选论的理论框架下,本文从音系和选字两个角度对外国化妆品商标的汉语音译过程进行讨论。英汉音素、音节的共性是音译的前提和基础,但二者也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外国化妆品商标的汉语音译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汉语音系制约条件的限制和要求,从而得出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语音符号。此外,优选出的汉语语音符号还要受到选字制约条件层级序列的作用,最终选出符合汉语文化习俗、寓意美好的文字以赢得消费者的心理认同。在音系制约条件和选字制约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外国化妆品商标的汉语音译既保留了源商标的音律美,又体现了丰富的内涵美,实现了与汉语文化的融合,从而为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的过程中,受到了汉语的发音方式和习惯的影响。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音体系的异同,及因此产生的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正负迁移作用,归纳了中国学生语音学习中的问题,希望能给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四个方面简略地比较了英语语音和汉语语音之间的异同,并从中归纳了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过程中产生错误的一些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源源不断地被借入汉语并对汉语的结构体系及语言应用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独有音译词的借入,填补了汉语中的空缺词汇,丰富了汉语内容;另一方面,部分中性音译词的借入,作为同义词与汉语民族词汇并存,挤压了汉语使用空间。同时,大量字母词及半音半意词的借入,使得汉语在使用中表现出明显的西化特征,并导致汉语部分相关原有字词因英语借入而不得不被重新定义,进而对汉语的纯洁性及民族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的语言有成千上万种 ,但总的可以为两类 :声调语言和语调语言。故此以汉语和英语为例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指出声调语言和语调语言是汉、英两个语音系统主要的区别之一 ,因而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 ,要注意这个区别。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调的表态功能在言语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表态功能的实现又是一个复杂的语音过程。本文从语调序列成分和语调韵律成分两大方面对英汉语调的表态功能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性,促进英语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在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易出现“Chinglish”(即汉化英语),其主要原因是受母语思维定势的影响。本文试从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入手,阐述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并举例说明了如何在实际交流中进行思维转换,及时摆脱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以便说出纯正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称呼行为由于同时受到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影响,常常表现为语际语形式的称呼模式,它既不符合英语文化中的称呼习惯,也不是完全汉语文化中的称呼模式。这些不得体的称呼,产生于两个原因:一是不能够充分理解英语文化中的称呼规则或称呼规范,二是由于汉语语言文化的迁移。  相似文献   

11.
由于英汉两民族思维方式不同,在表示否定概念时,英语和汉语存在着很大差异。汉语否定比较固定,通常把否定词置于被否定的词前面,而英语否定则比较灵活。我们常常发现,英语中有些句子形式上是否定这一部分(通常是谓语),而内容上则是否定另一部分,如:Idon't...  相似文献   

12.
“句子的外部形式”是句子的表层结构,人类说话之前存在于头脑之中的连贯意念称为句子的深层结构。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正是通过深层结构这个桥梁连接起来,这是两种语言的互译的前提。根据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表层结构的不同,总体上可将汉语句子归纳为七类,以应用于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语气助词缺省及其汉译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语气外显形式欠缺,汉语语气助词丰富,这是英汉两种语言诸多差异之一.初步探讨了英译汉过程中,汉语语气助词显现原文人物语气的补偿功能,强调了语气助词在翻译中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4.
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语言差异现象。从第三人称代词来看,两种语言不仅在数量上、主宾形式上不同,而且在全句结构之中的指代方式和照应功能也有很大的差别。采用比较研究的手段,通过例证对汉语和英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的预指功能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英语口语训练的首要任务即英语语音的习得,英语语音习得的重要性正如汉语拼音之于汉语的习得一样,而目前很多大学生的英语语音知识的现状是:不标准、不全面、不地道。如何改善这一现状,笔者在文中谈了几点自己的感悟,以享同仁。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音差异与英语语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母语的干扰是其正确掌握英语语音的主要障碍。对英汉元音和辅音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汉语作为母语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几种主要干扰现象。针对提高英语语音教学质量、实现语音教学的交际性和实用性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外来词已大量进入汉语,其中音译词的数量不可忽视。通过音译词的归化和异化现象分析其特点,探讨音译词的翻译规律。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语音问题一直困扰中国学生.从汉语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汉语方言的负迁移影响,以及心理因素的干扰着手,分析了中国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并从基础教育、英汉对比、针对性操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学习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音译词归化和异化现象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已大量进入汉语,其中音译词的数量不可忽视.通过音译词的归化和异化现象分析其特点,探讨音译词的翻译规律.  相似文献   

20.
语音学习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语言学习者整个英语学习的进展和效果。因为它与听、说、词汇、语法和阅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各种语言技能的获得也均以语音为本。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好英语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