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针对我国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在取消初沉池后,生化池出现泥沙淤积、污泥活性降低、污泥性质改变等问题,以粒径≤200μm的细微泥沙为研究对象,基于SBR反应器小试,考察了不同粒径的细微泥沙对活性污泥性质的影响。当进水中分别掺混平均粒径为19.8、72、118.6μm的细微泥沙且保持其浓度均为300 mg/L时,系统运行36 d后,污泥浓度从初期的3 450 mg/L分别提升为7 898、5 389、3 742 mg/L,MLVSS/MLSS值则从0.67分别降至0.33、0.48、0.59;掺混19.8μm泥沙的污泥絮体粒径缓慢下降,掺混72μm泥沙的污泥絮体粒径缓慢增加,而掺混118.6μm泥沙的污泥絮体粒径与空白对照相当;随着MLVSS/MLSS值的降低,混合液污泥体积指数(SVI)和毛细吸水时间(CST)值也明显降低,掺混泥沙粒径为19.8μm时,其SVI与CST值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70.1%和57.1%,说明小粒径的细微泥沙能显著改善污泥沉降和脱水性能;同时,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细微泥沙浓度低于4 300 mg/L时,对系统的氧传质系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中温(35℃)厌氧间歇试验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共基质,通过测定累计产甲烷量,研究了3-硝基酚(3-NP)、2,4-二硝基酚(2,4-DNP)和2,6-二硝基酚(2,6-DNP)的厌氧毒性,并利用相对活性确定了反应时间为24、48、72和96h时3种硝基酚的50%相对抑制浓度。结果表明:当33N-P浓度≤40mg/L时,对产甲烷菌没有产生抑制,反而有促进作用;当浓度为80-160mg/L时产生轻度抑制;当浓度≥320mg/L时产生重度抑制。当32,4-DNP浓度≤10mg/L时,对产甲烷菌不产生抑制;当浓度≥20mg/L时产生重度抑制。当32,6-DNP浓度≤20mg/L时,对产甲烷菌不产生抑制;当浓度为40mg/L时产生轻度抑制;当浓度≥80mg/L时产生重度抑制。根据50%相对抑制浓度判断,3种硝基酚对产甲烷菌活性的抑制大小顺序为2,4-DNP〉2,6-DNP〉3-NP。  相似文献   

3.
活性污泥外循环 SBR系统的生物除磷能力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通过试验发现生物系统用排除剩余污泥方式除磷的能力有限,当进水TP≥5mg/L时要保证出水TP≤0.5mg/L是困难的。采用活性污泥外循环方式对释磷的污泥进行回流,通过提高SBR系统污泥浓度的方式来提高除磷能力的试验表明:当MLSS=5g/L、循环污泥量=1/8系统污泥总量时,在进水TP≤11mg/L、TN=45mg/L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出水总磷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而且该系统出水NH3-N≤3.6mg/L,对总氮去除率≥86%,同时获得了最佳的除磷和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解酸化与深井曝气为主体的组合工艺处理激素类制药废水,处理规模为3 000 m3/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8 000~10 000 mg/L、BOD5为4 800~6 000 mg/L、pH值为4~6、氨氮约为300 mg/L时,处理后出水COD≤500 mg/L,BOD5≤300 mg/L,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新疆油田七中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SP)二元复合驱采出水的矿化度接近8 000mg/L,偏碱性,钙离子含量较高,为重碳酸钠型水。采用规模为1 m~3/h的"高铁酸钾氧化+板式浸泡膜过滤"试验装置处理SP二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装置出水悬浮物≤5 mg/L、含油20 mg/L、聚合物≤20 mg/L,出水水质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2012),对悬浮物、油、聚合物的去除率分别超过90%、80%和90%。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106-108
针对羊三木普通稠油油藏特征,通过界面张力实验和乳化实验筛选了聚表(SP)二元复合驱体系,体系组成为2 000 mg/L表面活性剂PS–2+1 000 mg/L聚合物HPAM。该聚表二元体系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 2mN/m数量级,并形成稳定的O/W型乳状液。乳状液60 min析水率为10.8%,降黏率为95.8%。岩芯流动实验表明,注入0.3 PV驱油体系采收率提高幅度分别为聚表二元复合驱15.7%、聚合物驱10.8%和表面活性剂驱7.9%。聚表二元复合驱提高羊三木稠油油藏采收率效果最好,适合用于提高普通稠油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SBR和人工配水进行试验,考察了厌氧选择器中硫酸盐还原对好氧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一定时,厌氧选择器的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则硫酸盐的还原程度越高;当厌氧选择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一定时,进水的硫酸盐浓度越高,则硫酸盐的还原程度越高。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为85 mg/L、在厌氧选择器水力停留时间为60 min时,好氧反应器内已有污泥膨胀迹象;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为125 mg/L、在厌氧选择器水力停留时间为60min时,好氧反应器内开始发生污泥膨胀,镜检发现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丝状菌;当进水硫酸盐浓度为250 mg/L、在厌氧选择器水力停留时间为20 min时,好氧反应器内活性污泥膨胀严重,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降低,出水漏泥现象严重,影响到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武汉陈家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采用BBR——基于芽孢杆菌(Bacillus)为优势菌群的生物处理系统+Fenton氧化+BAF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原液的工程实例。实际运行数据表明,该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NH~+_4-N及TN具有良好且稳定的去除效果。当BBR系统进水COD≤14 000 mg/L、NH~+_4-N≤2 500 mg/L、TN≤3 000 mg/L时,BBR系统出水COD≤1 300 mg/L、NH~+_4-N≤28 mg/L、TN≤275mg/L;深度处理段出水COD≤96 mg/L、NH~+_4-N≤7.6 mg/L、TN40 mg/L,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组合工艺处理成本为103.20元/t,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研究提高溶解氧的浓度对排涝期待滤水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氮浓度突然大幅上升,氨氮去除率不稳定,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氨氮的去除率可趋于稳定。当待滤水氨氮浓度为3.0mg/L左右,提高溶解氧浓度可使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溶解氧浓度越大,氨氮去除率也越大。待滤水氨氮浓度越高,去除效果越差。氨氮浓度为1.00~3.00mg/L时,氨氮平均去除率可达到95.27%,氨氮浓度为3.00~4.50mg/L时,氨氮平均去除率可达到77.54%,当氨氮浓度为4.50~6.00mg/L时,氨氮平均去除率达到61.61%。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混凝沉淀-Fenton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蒽醌染整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混凝剂和Fenton试剂投加量以及各种反应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6.2、A12(SO4)3投量为300mg/L、PAM投量为3mg/L、沉淀时间为30min时,混凝沉淀出水的COD为233~260mg/L,色度为15~20倍;后续处理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当FeSO4投量为200mg/L、H2O2投量为100mg/L、pH值为5.0、反应时间为30min时,出水色度≤10倍,BOD5≤10mg/L,COD≤50mg/L。  相似文献   

11.
用雨洪水进行地下水人工回灌时,水中的悬浮物易造成含水介质物理堵塞,致使回灌效率明显降低。本文在野外调查和采样的基础上,用河底沉积物进行了悬浮颗粒物的自由沉降试验,分别研究了颗粒物粒径、悬浮物浓度及环境温度对水中悬浮物去除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沉降速度为1m/h时,粒径在18.1μm以上的颗粒物可以通过沉降完全去除;当沉降速度为1m/h时,悬浮物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15mg/L和516mg/L时,悬浮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7.7%和81.3%;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大颗粒物沉降,但当沉降速度为0.33m/h时,温度在18~50℃内变化对于7μm以下颗粒物沉降的影响很小。该研究结果可为人工回灌过程中的雨洪水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再生水厂出水磷浓度标准限值日趋严格的需求,开展了磷元素形态及悬浮物含量对再生水磷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性非活性磷(sNRP)和颗粒态磷(pTP)是影响再生水达到极限低磷浓度的关键因素。污水经过生物化学法处理以后,再生水中sNRP和pTP浓度分别为0.06和0.04 mg/L,其中去除sNRP较为困难,化学除磷也无明显效果,且过量使用除磷药剂会导致水中铝离子浓度升高。当硫酸铝投加量为20 mg/L时,水中残余铝离子浓度高达55.4μg/L。pTP浓度与再生水中悬浮物(SS)浓度成正比,SS中磷浓度为27~43 mg/g,SS越高,出水pTP浓度越高,进而导致出水总磷升高。此外,SS中磷浓度与水厂生物除磷效果和污泥停留时间呈正相关关系,鉴于目前水厂的处理工艺,降低出水SS是再生水达到极限低磷浓度最有效的途径。在水厂运行过程中需要控制出水SS低于1 mg/L,即可实现再生水总磷浓度低于0.05 mg/L,从而降低再生水磷元素超标引起的藻华风险。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酰胺是影响膜分离技术在聚合物驱采油污水处理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含聚采油污水膜处理工艺的中试试验,分析水中聚丙烯酰胺浓度对超滤运行及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超滤进水中聚丙烯酰胺浓度约为2.4 mg/L时,超滤运行正常,产水率较稳定,因此建议超滤进水中聚丙烯酰胺含量不应高于2.4 mg/L。  相似文献   

14.
组合工艺处理炼油废水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合工艺处理石化工业污水。运行结果表明:当生产废水pH8.7、COD≤700mg/L,NH3-N≤60mg/L.挥发酚≤50mg/L.硫化物≤65mg/L时,出水后的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A/O+BAF工艺处理高氨氮煤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O+BAF工艺处理包头煤化工项目的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当综合进水COD和NH3-N浓度分别为800~1 800 mg/L和150~250 mg/L时,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在92%和95%以上,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规定的再生水用作冷却水的水质标准(pH值为6.5~9,COD≤60 mg/L,BOD5≤10 mg/L,NH3-N≤10 mg/L)。该工艺系统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成本低,为煤化工废水处理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青化砭采油厂采出水中90%的油为粒径10μm的分散油,要达到延长油田注水含油量≤3 mg/L、悬浮物含量≤2 mg/L、颗粒粒径中值≤2μm的指标要求则需分离绝大部分乳化油。针对青化砭采油厂采出水水质特点,将原有污水处理工艺改造为高效溶气气浮/双滤料过滤/超滤工艺,并对高效溶气气浮预处理单元、双滤料粗滤单元、超滤膜精滤单元出水含油量、悬浮物含量、油滴数及油滴粒径分布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效气浮预处理单元、双滤料粗滤单元以及超滤膜精滤单元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各处理单元油水分离均有相对应的油滴粒径分布、含油量和悬浮物含量范围,超过该范围,各污水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A-O/NSBR/混凝沉淀工艺处理高浓度合成制药废水,在进水COD≤5 000 mg/L、NH3-N≤100 mg/L、有机氮≤150 mg/L的情况下,生化处理出水COD300mg/L、NH3-N≤50 mg/L,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煤直接液化项目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煤炭直接液化商业性建设项目,废水特性为高COD、高酚、高氨氮、可生化性差,回用难度大。本项目采用A/O+MBR+UF+RO工艺实现了煤制油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系统至今运行4年,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和NH_3-N浓度分别为150~300 mg/L和30~60 mg/L时,AO+MBR出水COD≤50 mg/L、NH_3-N≤1 mg/L,能够有效保障后续超滤和反渗透的运行稳定,反渗透产水TDS≤100 mg/L,满足回用水要求。该工艺系统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为煤化工废水处理回用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处理油田采出水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石油微生物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在大庆油田进行了50 m3/d含油废水处理的现场试验,设计了"溶气气浮+微生物降解+固液分离"三步法处理工艺。经过45天的连续运转,出水油含量≤10 mg/L,SS≤10 mg/L(SS粒径中值≤2μm),COD≤100 mg/L,达到大庆油田A1级注水标准(SY/T 5329—1994)。该工艺处理效率较高,水力停留时间比常规沉降+过滤工艺缩短了6 h,可以相应减小处理构筑物容积、节省占地及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20.
实测了人扎针孔0.6 mm和1.0 mm时高效过滤器对于大气尘的泄漏浓度,当上游大气尘浓度只有300~400粒/L时,下游仍可测出5~10粒/L的泄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