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葫芦纹作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不仅应用广泛且具有丰富的吉祥内涵。文章基于近年来各地明墓中出土的明代宫廷服饰及博物馆馆藏的明代服饰,对其中出现的葫芦纹的图案构成、色彩搭配进行归纳分析。研究认为:明代宫廷服饰中的葫芦纹,图案构成饱满端庄、表现手法写实简炼、色彩搭配浓重富丽,同时葫芦纹有着生殖象征、趋吉祈福、辟邪祛灾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2.
明代飞鱼服是一种补色为飞鱼的袍服,地位仅次于蟒袍,是明代赐服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存于山东博物馆的孔府旧藏飞鱼服是研究明代乃至中国古代服饰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本文以孔府旧藏明代赐服飞鱼纹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物考证和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法,以分析孔府旧藏明代赐服飞鱼纹独特的装饰特征,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研究表明,明代赐服飞鱼纹布局严谨,色彩鲜丽,工艺精细,并且有着深远的寓意,隐含着古代人们礼制文化、织绣技术、崇拜观念以及文化蕴意。  相似文献   

3.
淮安车桥剪纸作为苏北地区剪纸的一支,是淮安地区极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 通过对淮安车桥剪纸的田野考察,并结合文献与图像资料,对这一具有地域符号特征的苏北地区剪纸艺术进行探 讨。首先通过对扬州剪纸和河湟剪纸的比较,分析出淮安车桥剪纸在题材、构图、造型、色彩及表现手法上的特 点并进行分类论述,进而挖掘其民俗特性、时代风貌与审美理想的文化内涵,最后对现实中的淮安车桥剪纸现状 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蟳埔女服饰独特,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海洋文化艺术特征。其独特的头饰与服饰风韵彰显渔女的原生态之美。通过实地调研阐述蟳埔女服饰概况,分析其服饰的种类,论述蟳埔女服饰源于习俗、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的文化内涵,阐述蟳埔女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结合相关历史典籍及考古资料,运用符号学理论,从图像的能指、所指及意指三个方面,解析了晚明宫廷应景丝绸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研究表明:晚明宫廷服饰中应景纹样是节庆日所穿戴的纹样,其出现在明代晚期;应景纹样的出现,既有深厚的思想根源,又与明代的时代背景及社会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应景纹样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其符号的解读依赖于汉族共同的文化心理。该研究为传统节庆符号元素在现代礼服的传承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述中国刺乡服饰的主要成就及其艺术特点,阐明了中国刺绣服饰对世界服装文化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当代刺绣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砀山县胡屯村胡氏蓝印花布,纹样古典朴素,在过去砀山蓝印花布享誉皖北一带,但改革开放以后,砀山蓝印花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砀山蓝印花布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它还是一种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种非物质文化却逐渐从人民的视野中消失,无人继承和发展,也较少有人去研究。为了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先简短的介绍砀山蓝印花布的起源和工艺特征,后重点分析砀山蓝印花布纹样的艺术特征,从题材、结构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在题材上,着重研究砀山蓝印花布较为广泛的龙、凤、麒麟等吉祥元素;还选取了砀山蓝印花布具有代表性的纹样,进行结构研究;对砀山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和探索。通过对砀山蓝印花布的研究,使砀山蓝印花布得以被人们熟知和喜爱,也使砀山蓝印花布的内在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8.
望江挑花是中国刺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古朴的针法、平面化的纹样和素雅的色彩特征形成了土、特、奇、古的独立形式语言,折射出中国传统中朴素、从容的审美特征。望江挑花装饰的单纯化、理想化特征,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映射出该地域服饰文化的品格。  相似文献   

9.
汉字艺术内涵及其在服饰中的装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汉字艺术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汉字纹样在传统服饰与现代服饰中的装饰特征.将中国传统的线条艺术、吉祥寓意与现代的设计理念、面料装饰等内容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设计思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纹样风格,有利于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古为今用,实现服装设计的民族化、国际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
苏绣作为著名的手工艺品,在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苏州的灵山秀水与深厚的吴地文化底蕴,孕育了苏绣技艺.苏绣艺术的悠久历史,苏绣作品的精湛技艺,苏绣艺术"精细雅洁"的独特风格,无不反映出吴地文化的品格和人文内涵.其一,吴地吴人勤劳智慧、巧思善构的生产方式和民俗习惯,以及他们精巧、细腻的心理态势,使苏绣得以形成和发生.其二,吴地民间丝绸生产的大规模兴起,催生了苏绣技艺的普及和发展."织"和"绣"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同系吴地文化血脉.其三,博采众长的吴地文化的个性,使苏绣在保留自身精巧、雅致、秀丽特点的基础之上,借鉴和输入了其他艺术的内容,通过不断丰富完善,提升为具有高超技艺水平和独特审美特征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1.
《光明行》被誉为是我国民族器乐二胡曲中进行曲风格的首创。此乐曲全面展现了二胡的运弓技术,使二胡在中弓、顿弓、颤弓等技术上得到充分发挥,全曲生气勃勃,体现独特的技术特点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明代服饰流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明代服饰问题,认为,明前期统治阶级为维护壁垒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以服饰制度来强化统治。明中晚期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导致服饰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新局面。这种服饰流变现象说明当代我国经济文化已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3.
文人茶是中国茶文化体系中具有独立品格与内涵的茶文化模式,也代表着中国茶文化的最高层次。明代中期以后,文人们推崇饮茶"天趣悉备"的自然美,许多文人更是全身心投入到茶事活动中,将茶事品茗作为表达志向与修身养性的主要方式,茶诗创作成果丰硕。茶诗的创作是一种文学现象,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与内涵。明代茶诗体现出明代文人茶虚静空灵、天人合一以及本真自然、闲适清逸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中英动物语汇对应词之间文化内涵的基本属性是差异性。但文化内涵的差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呈现出一定的模式即包括对立、空缺、相异与对应4种模式。这4种模式之间的不同之处只是差异程度的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5.
清代的丝绸纹样在沿袭明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尤其是在吉祥纹样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 ,几乎是“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除宫廷帝后所用的丝绸品种外 ,民间丝绸纹样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显示了一个时代丝织艺术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随着历史、文化的演变,龙凤图形也在不断演变、发展,逐渐形成一个被大众广泛接受和认同的完整体系。追溯龙凤图案的源流,可以看到龙凤图案的每一次嬗变都与时代环境的改变有关。分析这个过程,可以更加准确地定义各时期龙凤图案的特征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清代服用丝织品纹样为研究主线,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典型的丝绸服装款式与结构的相关分析,总结出由服装为主导因素所影响的丝织品纹样构成与设计制作等相关性,和由织物纹样决定的款式造型与裁剪使用等方面的特点。对服装款式造型进行分类解析,同时也从主纹样到局部装饰纹样进行分类阐述,比较明晰的展示织物图案的应用特点和使用方法,从而归纳出清代丝织服装纹样的构成要素和使用方法,为中国丝织品的设计与应用,民族服装的复兴与发展奠定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明代家具与清代家具特点的简要概述 ,阐明明代家具与清代家具的差异性 ,以及两代家具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在中国家具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英汉文化的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例举表示颜色、动物、植物、自然现象、日常用品等方面的词汇,分析英汉语言中词汇的蕴含意义,探讨英汉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随着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场网络的拓展,牙人牙行作为贸易中间商,迎来了自身发展史上的顶峰,对当时的商品贸易、社会生活都产成了巨大的影响。拟从牙人牙行数量、经营范围、出身背景、行业分工、职能等五个方面论述明清时期牙人牙行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