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针对当前煤矿瓦斯动力学物理模拟试验中型煤材料存在低强度和高渗透率问题,建立了一套热压型煤成型条件优化试验研究方法.首先,自主研发了热压型煤试验系统,并对试验系统优势和今后改进方向进行了汇总,同时基于Horsfield致密堆积理论创建了型煤材料最优配制方案,最后形成了以马氏距离度量法和黄金分割法相结合的成型条件优化方法.为了验证试验方法的效果,通过控制成型温度为 311.8℃、升温速率为 5℃/min和保温时间为 5.3 h,开展了不同成型压力条件下热压型煤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成型压力条件下的热压型煤微观结构、物理力学特性和渗透特性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增加成型压力,总孔隙度逐渐减小,单轴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破坏形式以块状剥落和纵向破裂为主,初始渗透率呈先减小后增大、最小渗透率则呈先减后增再减的变化趋势.以各成型条件的具体数值为试验点、热压型煤和原煤的关键参数为评价参量构建样本矩阵,计算各成型条件下热压型煤和原煤之间的马氏距离,再结合黄金分割法对试验区间进行优化求解,优化后的最佳成型压力为 80 MPa,在此成型条件下制作的热压型煤密度、单轴抗压强度和初始渗透率分别为 1.137 g/cm3、12.21 MPa、1.32×10-15 m2,与原煤的1.132 g/cm3、12.83 MPa、1.08×10-15 m2 相似性极高,达到了提高型煤强度、降低型煤渗透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几种快速加热手段和方法的比较,不锈钢丝网加热器在快速加热过程中可以同时准确地获得样品质量和颗粒温度,是比较实用有效的手段。新型的快速加热装置——铂膜反应器,不仅满足快速加热的测试要求,而且避免了不锈钢丝网由于氧化造成的质量测量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内的钢丝热处理几乎都是采用铅焙炖处理方法 ,即将钢丝加热到900~950℃ ,然后在500~550℃的铅浴中(铅淬处理)保温一定的时间 ,从而得到索氏体组织。经焙炖处理的钢丝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经过拉拔后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韧性。因此 ,长期以来 ,普遍认为这是一种较好的热处理方法。但是 ,对于直径较粗的矿用振动筛网钢丝 ,难以得到更高的强度和韧性 ,在筛网编织及使用过程中常出现脆断现象 ,也限制了生产更多牌号振动筛网用合金钢丝的可能性。钢丝直接导电加热处理方法 ,是一种快速加热处理方法 ,即合金钢丝在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之间… 相似文献
6.
对以光引发剂IHT-PI910和TPO与丙烯酸酯树脂组成的紫外光固化树脂体系的固化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光引发剂树脂体系的临界曝光量和透射深度系数,抽提测定了树脂体系曝光时间与凝胶含量的关系,并用FTIR分析了体系中C=C双键的转化率.结果表明:对光引发剂IHT-PI910的树脂体系,曝光量对数与固化厚度的线性相关性差,透射深度系数非常数,随曝强度增加而变大;对光引发剂TPO的树脂体系,曝光量对数与固化厚度有好的线性相关性,测得体系的临界曝光量和透射深度系数分别为2.65mJ/cm2和0.24mm;光引发剂IHT-PI910比TPO对紫外辐射更敏感,但TPO可得到高的凝胶率和C=C转化率. 相似文献
7.
8.
运用合适的算法实现零件模型的分层轮廓数据文件到填充扫描线文件之间转换和填充扫描线到数控驱动PMAC运动程序之间的转换过程。实时生成直接用来图形仿真的填充扫描数据文件和由填充扫描数据文件转换为数控驱动格式的文件,并自动下载到PMAC缓冲区,驱动数控平台模拟扫描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9.
弱含水条件下半煤岩巷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巷道掘进速度慢、采掘接替紧张是制约矿井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针对鸳鸯湖矿区梅花井煤矿回采巷道弱含水条件下巷道快速掘进问题,以112201工作面顺槽为研究对象,统计了正规循环作业各工序的作业时间,通过对工序时间分析,得出了制约快速掘进的因素,提出了适合该条件下巷道快速掘进技术.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弱含水条件下半煤岩巷掘进速度,使得顺槽掘进速度由6.5m/d提高到8.9m/d.对指导该矿和类似条件下巷道快速掘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40kg捣固小焦炉配煤试验研究与生产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缺少主焦煤的情况下,为寻找生产二级冶金焦的最优配煤比,降低炼焦生产成本,依据炼焦配煤研究理论,通过采用40 kg捣固小焦炉,以气煤、1/3焦煤、瘦煤为原料煤进行了配煤试验研究,成功试验出生产二级冶金焦的最优配煤质量比:众维精煤25%、音西原煤15%、新兴原煤40%、榆树沟原煤20%。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此配煤比生产的冶金焦抗碎强度M40达到79.9%,耐磨强度M10达到8.0%,焦炭热反应性CRI为50%,反应后强度CSR为42%,吨全焦配煤成本下降143.26元,降幅达15.06%。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为了实现连采工作面充填采场巷道的快速密闭,提高充填效率,解决充填与采煤接续紧张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国内常用密闭砖墙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密闭砖墙的利弊,分析了充填采场巷道端头的断面结构特征,提出了模袋式快速成型密闭挡墙的试验思路,进行了模袋式密闭墙的结构、速凝剂与充填料浆混合工艺以及模袋式密闭墙井下施工工艺的设计研究,进行了模袋的试制与井下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袋式密闭墙安全可靠,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制约6503运输巷快速掘进的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围岩性质以及煤层厚度等,结合现场条件对巷道设计支护参数进行改造,并提出通过引进EJM340/4-2H掘锚一体机提高破岩、运输及支护效率,通过掘锚一体机与锚杆转载机前后平行作业提高围岩支护效率、减少支护耗时。6503运输巷快速掘进技术应用后,巷道月掘进进尺可达到480~560 m,围岩变形量较小,掘进迎头无顶板冒落、巷帮大变形或者顶板变形量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19.
随着煤矿开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综采工作面开采强度及产能不断提高,采准巷道的掘进速度明显落后于综采工作面的推进速度,采掘衔接的紧张局面越发严峻,已严重影响了煤炭生产。为了提高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半煤岩巷掘进速度和机械化水平,本文在分析复合松软顶板条件下综掘工作面快速掘进的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依据红柳煤矿41采区辅运巷工作面综掘实际,提出了实现快速掘进的技术措施:选用新型掘进装备,保证快速切割,修正锚网支护参数,缩短支护时长,引入连续辅助运输,提升运渣效率,优化工序配置,实现了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