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净棉酶GX-1用于棉织物酶氧退煮漂-浴法工艺。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取最优工艺的基础上,探讨尿素对棉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比不同前处理工艺对染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织物酶氧-浴最佳工艺条件为:净棉酶4.5g/L,双氧水12mL/L,温度95℃,处理时间60min,pH值10~10.5,浴比1:30;经净棉酶处理后棉织物的白度和毛效优于碱氧退煮漂-浴法工艺,而且织物的强力损失少;在棉织物酶氧-浴法工艺中添加尿素,有助于提高织物白度、毛效,并能减小强力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从白度、芯吸效应、织物强力3个指标分析了精练剂LHC、氧漂稳定剂SM-313和螯合分散剂SM-9等助剂对尼龙/棉交织物退煮氧漂-浴法染整前处理质量的影响,并对退煮氧漂-浴法、退煮→氯漂及退煮→亚漂3种不同的前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以探讨适合于尼龙/棉交织物的染整前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3.
茶皂素可代替烧碱和精练酶应用于棉织物前处理煮漂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经茶皂素工艺处理后棉织物的白度、毛效较经烧碱煮漂工艺和酶氧工艺处理的好,强力损失在可控范围内,经茶皂素工艺处理后棉染样Procion活性染料表观色深K/S值较经烧碱煮漂工艺处理的高,较饱和艳丽,且对染色牢度无明显影响,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缩短工艺流程、节省汽蒸时间及生态环保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章琴蔡再生  李云峰 《印染》2004,30(16):16-18
试验并确定精练剂KF-110用于纯棉织物退、煮、漂一步法前处理的工艺条件。处理浴浴比为1:20(精练剂KF-1103.0g/L,30%双氧水12.5mL/L),加热至95℃,煮漂50min。处理棉织物白度达到80以上,毛效11.0cm/30min以上,强力损伤小。  相似文献   

5.
从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优化的棉织物酶氧退煮漂一浴法工艺条件为:净棉酶GX-14.5g/L,双氧水15mL/L,95℃处理80min.探讨了净棉酶GX-1对棉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用XRD、TGA、SEM测定并分析了酶氧退煮漂一浴法处理对棉纤维形态结构、结晶形态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酶氧退煮漂一浴法处理后,棉纤维表面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粘附在棉纤维表面的杂质被去除;表面变得整洁光滑,棉纤维的结晶度与热稳定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棉/毛/丽赛混纺休闲面料的前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毛/丽赛混纺织物前处理工艺有较高的难度,在保证坯布处理效果良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羊毛纤维的损伤。通过试验得出,采用退煮酶L1和L2的轧堆,加上高效精练酶T的煮漂,基本上可以满足后道染整工序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再加一道复漂工序,能够进一步提高前处理坯布的白度和毛效,同时保证羊毛纤维基本没有损失。通过实验得出:采用退煮酶轧堆并辅以高效精练酶T的煮漂工艺可以充分发挥棉/毛/丽赛织物特性。  相似文献   

7.
张龙生 《印染》1993,19(11):14-16
鉴于粘棉混纺织物练漂加工难度大,“轻煮重漂”的传统工艺难以尽如人意,文章提出双氧水/尿素工艺进行退煮漂一浴加工,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经该工艺处理的粘棉织物,白度优于传统工艺,润湿性试验小于1s,强力损伤甚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高效精练剂SB-3和H_2O_2用量、处理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棉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效果的影响,确定棉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最优工艺为:高效精练剂SB-3 1.5 g/L,30%H_2O_2 6 ml/L,浴比1:40,处理温度90℃,处理时间40 min。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毛效良好,强力损伤小,得色量高。  相似文献   

9.
顾东雅 《丝绸》2012,(7):10-12,24
对莫代尔/棉混纺针织物进行了酶氧一浴法前处理研究,通过对练漂前后织物的失重率、毛效、白度、顶破强力的测试比较,得到酶氧一浴法前处理最佳工艺为:酶质量浓度1.5 g/L,双氧水质量浓度5 g/L,pH9,练漂温度70℃,练漂时间50 min。采用此工艺对莫代尔/棉混纺针织物进行前处理,织物失重率为1.1%、顶破强力为510.6 N、白度为88.6、毛效为10.3,既能保证混纺针织物的白度和润湿性能,又使得失重和强力损失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10.
以棉织物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碱氧退煮漂一浴一步法和DM-8654精练酶退煮漂一浴两步法两种工艺对其进行印染前处理,通过测试相关指标,分析比较印染前处理的效果,然后利用四种活性染料进行上染,结合上染百分率和匀染性等染色指标,探讨DM-8654精练酶前处理过程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棉织物经M-8654精练酶前处理后其退浆率、白度和毛效略低于碱氧前处理,但强力保持率和手感要明显优于后者。精练酶前处理后的棉织物上染率不及传统碱氧工艺,但染色的均匀性好于常规碱氧前处理。  相似文献   

11.
从白度、芯吸效应、织物强力3个指标分析了精练剂LHC、氧漂稳定剂SM-313和螯合分散剂SM-9等助剂对尼龙/棉交织物退煮氧漂一浴法染整前处理质量的影响,并对退煮氧漂一浴法、退煮→氯漂及退煮→亚漂3种不同的前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以探讨适合于尼龙/棉交织物的染整前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苎麻织物的酶退煮前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萍 《印染》2008,34(7):18-21
分析了酶退煮二浴法和一浴法各工艺因素对处理苎麻织物效果的影响.测试处理后织物的毛效、白度、断裂强力、强降率、失重率和手感等指标表明,二浴法效果优于一浴法,精练酶301L一浴法退煮工艺较碱退煮强降小,且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退浆酶DM-9652对全棉毛巾坯巾进行酶氧一浴法前处理,探论了退浆液pH、酶退浆温度和时间、退浆酶和过氧化氢用量、练漂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前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采用退浆酶DM-9652对全棉毛巾织物进行酶氧一浴法前处理后,织物毛效7.3 cm,白度77.0,断裂强力312.6 N,相比传统碱氧前处理,毛效、白度相差不大,而断裂强力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14.
染苑精粹     
《印染》2013,(20):59
环保型棉前处理:一浴法酶退浆、精练和活化漂白2013191漂白活化剂N-[4-(三乙基铵甲撑)苯酰基丁内酰胺氯化物](简称TBBC)和α-淀粉酶用于棉的退煮漂一浴二步法前处理。TBBC与双氧水反应生成过氧酸,其氧化活性更强,可在50℃、pH近中性条件下进行漂白。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织物的白度优于传统退煮漂工艺,棉籽壳和浆料去除较净。虽然吸水性较传统工艺差,但织物强力提高,工艺时间缩短,蒸汽和水的消耗减少。  相似文献   

15.
EBL氧化退浆剂在中厚全棉织物退煮一浴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有PVA浆的中厚全棉织物退煮—浴法不同工艺处方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上有PVA浆中厚全棉织物退煮—浴工艺中加入EBL氧化退浆剂,其前处理可以退煮—浴短程处理;PVA浆的退浆效果明显改善;织物的白度、毛效指标均得到提高;强力下降也较温和。小样和大生产表明EBL氧化退浆剂是该工艺较为适宜的氧化退浆剂。  相似文献   

16.
将多功能精练剂JF-100用于粘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前处理工艺中,通过JF-100用量、双氧水用量、浸渍温度、浸渍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化工艺参数是:多功能精练剂JF-100用量3.0 g/L、30%双氧水用量7.0 g/L、浸渍温度75℃、浸渍时间45 min,退煮漂后织物的白度83.40、毛效14.9 cm/30 min、经向强力310.2 N,和碱氧短蒸工艺相比,工艺简单易操作。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组合煮漂一浴复合助剂、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棉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助剂对棉针织物煮、漂一浴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助剂15.5 g/L,浴比1∶20,在95~100℃下浸渍处理60 min。与传统碱精练-氧漂工艺相比,煮漂复合助剂处理后织物白度和毛效更好,还具有工艺简化、操作简便、废液pH值较低,环境污染小、产品有效成分高、便于运输和储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棉织物的酶煮漂-浴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邓冰  陈国新  陈暖卿  吴明华 《印染》2003,29(9):13-15
对棉织物精练酶煮漂一浴工艺与传统碱剂煮漂二浴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精练工艺前处理半制品品质(毛效、白度和得色量)均优于传统碱剂煮漂工艺。大生产试样证明,棉织物精练酶煮漂一浴法具有工艺简单、有效和环境友好特点,可以取代传统碱剂煮漂工艺。  相似文献   

19.
棉氨纶弹力织物的前处理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德强  蔡如月  邱正和  谭慧贤 《印染》2006,32(13):13-14,17
棉氨纶弹力织物采用酶煮练-轻碱煮-常规氧漂三步法和酶煮练-高效练漂两步法,进行连续长车轧蒸前处理,测试了处理后织物的毛效、白度、强力和退浆效果。生产实践表明,三步法工艺效果好,且生产成本可控。  相似文献   

20.
夏建明  贺静  温明君 《印染》2013,39(1):39-41
前处理剂净棉素DX-720A系由改性酶制剂和多种表面活性剂等复配而成,只需配合双氧水即可实现退煮漂一浴工艺。采用净棉素DX-720A退煮漂一步法对纯棉府绸和防雨布进行前处理,结果表明,该产品可以缩短工艺流程,与传统的精练工艺相比,处理后织物的白度、毛效均能达到染色要求,强力损失小,工艺残留废水更易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